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

更新时间:2024-10-22 04:33

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又名Astar,由百度公司发起创办于2005年,旨在为广大程序设计爱好者搭建一个比试身手、切磋交流的平台。

大赛简介

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亦称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由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简称百度公司)举办,是一项旨在展示学生创新能力和编写程序、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年度竞赛,从200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20届,累计参赛选手三十余万名,覆盖数千所院校,成为中国最具知名度、最有影响力的程序设计大赛之一,大量优秀人才通过大赛脱颖而出,被誉为国内程序员的“黄埔军校”和“造星工厂”。大赛已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竞赛项目榜单。百度之星是百度500万大模型人才培养计划的组成部分,长期致力于搭建一个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程序设计和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平台,推动中国互联网和AI领域人才成长。

大赛流程

(一)参赛要求

参赛资格:初赛选手国家/地区、年龄不限,可为在校生或非在校生/社会人士。总决赛选手须为具有正式全日制学籍的在校学生(以初赛报名时学籍状态为准)。非在校生/社会人士有机会获得决赛“打星”名额。

违纪处罚:参赛选手须独立完成题目,无任何作弊和欺诈行为。违纪作弊者将被列入不诚信数据库。

(二)赛题介绍

任务:初赛和决赛均为算法设计类题型。每场初赛时长3小时、8道题;决赛时长5小时、12道题。

选手使用程序设计语言解决挑战性算法问题。比赛期间,参赛选手登录比赛页面进行答题,每人使用1台电脑,需要在规定时间内使用C、C++、Python、Java等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解决规定数量的问题。程序完成之后提交运行,系统自动判定程序为正确或错误并将运行的结果反馈给参赛者,根据答题AC数量和耗时进行排名晋级。重点考察选手的基础算法和程序设计能力。

(三)参赛规则

1、测试练习

参赛选手可登录比赛平台提交测试练习,不计排名,便于选手熟悉比赛平台。

2、初赛(省赛)

1)常规晋级名额

每场初赛公布约300位晋级名额:成绩前200名大学生、前50名高中生、前50名小星星(初中生或小学生)。已被公布晋级的选手,可自愿参加后续场次的初赛(如有),但不再占用相关场次晋级决赛名额。 若有放弃决赛名额的情况,组委会将通知有关选手及时确认顺延递补晋级。三场初赛合计共约900人晋级决赛。

2)“外卡”晋级名额

组委会将根据各单位组织报名情况和历史合作情况(如百度松果人才培养实践基地/菁英班等)综合考量,给予约100个“外卡”晋级名额,让参加了初赛但未晋级的同学“复活”进入决赛。该政策不改变选手初赛获奖情况。

3、总决赛

总决赛线下举行,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四)赛制规则

赛制规则:ACM赛制

1、传统ACM赛制,每题提交后可查看反馈且不限制提交次数,获得AC后本题通过;赛中可查看实时排名,通过相

同题数的情况下按照答题时间+罚时进行排名。

2、罚时情况不包含以下内容:未通过题目、已AC题目、(系统)内部错误、编译错误。

计分规则: 比赛总用时 =解题时间之和 +提交错误次数x20 分(单次罚时/分钟)

(五)奖项设置

1、初赛(省赛)奖项

1)3场初赛,每场分别按照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国外院校的选手全部纳入“海外赛区”统计)实际参赛人数的约5%、10%、15%比例(总计约30%)依次设置省赛金银铜奖(不分组别)。AC数为零的不予得奖。

2)社会人士可参与初赛排名及省级奖项角逐,但不进入总决赛名单。获得省赛铜奖及以上的社会人士,发邮件有机会申请到决赛“打星”名额,组委会酌情遴选不超过50人。

3)三场初赛结束后,对成绩严格审核后统一发放电子版获奖证书。初赛获奖选手指导教师自动获得省赛优秀教练荣誉证书。

2、总决赛奖项

1)分别按照大学组、高中组、小星星组三个组别的参赛人数的大约10%、20%、30%比例(总计约60%)依次评出总决赛金银铜奖。同一选手在三个组别奖项中不可兼得。总决赛结束后,对成绩严格审核、去重后发放获奖证书。

2)成绩(不分组)排名第一的选手,获总冠军荣誉。

3)给予“打星”成绩优异的选手相关荣誉激励。

4、决赛获奖选手指导教师自动获得优秀教练荣誉证书。

5、价值数十万元的奖金/奖品。

3、组织奖项

1)根据各院校/指导老师/教练组织参赛情况,颁发相应的组织奖项。

2)上述教师有机会优先获得百度支持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编程竞赛实践基地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