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鸫

更新时间:2024-10-11 21:11

乌鸫(学名:Turdus merula)是鸫科鸫属的鸟类,体重55-126克,体长210-296毫米;。雄鸟上体包括两翼和尾等呈黑色,下体呈黑褐色,颏部缀以棕褐色羽缘,喉亦微有此色渲染。雌鸟上体包括两翼和尾黑褐色,背部较浅,颏和喉均呈浅栗褐色,缀以黑褐色纵纹,下体余部亦为黑褐色,但稍沾栗色;虹膜褐色,鸟喙橙黄色或黄色,脚黑褐色。

形态特征

乌鸫雄鸟全身大致黑色、黑褐色或乌褐色,有的沾锈色或灰色。上体包括两翅和尾羽是黑色。下体黑褐,色稍淡,颏缀以棕色羽缘,喉亦微染棕色而微具黑褐色纵纹。嘴黄,眼珠呈桔黄色,羽毛不易脱落,脚近黑色。嘴及眼周橙黄色。雌鸟较雄鸟色淡,喉、胸有暗色纵纹。虹膜褐色,鸟喙橙黄色或黄色,脚黑色。

幼鸟上体自额至尾上覆羽,包括两翅的内侧覆羽均棕褐色,各羽具浅白色羽干纹。颏、喉中央棕白,缀以少许褐色斑,喉侧、胸和上腹等棕白微染栗色,各羽端缀以棕褐色矢状斑;两胁、下腹和覆腿羽均乌棕色,微缀以棕白色羽干纹;尾下覆羽暗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55-126克,♀84-121克;体长♂230-296毫米,♀210-296毫米;嘴峰♂20-26毫米,♀20-28毫米;翅♂138-160毫米,♀140-158毫米;尾♂94-130毫米,♀89-120毫米;跗蹠♂35-41毫米,♀33-40毫米。(普通亚种)(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乌鸫主要栖息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中,包括次生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尤其喜欢栖息在林区的外围、林缘疏林、农田地旁的树林、果园以及村镇附近的小树丛中,这些栖息地可以覆盖从数百米的低海拔地区到高达2300米的高海拔地区。除此之外,它们还会进入城市公园、乡村居民房前屋后和厕所附近进行活动和觅食。

分布范围

世界

非繁殖地: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科威特、巴勒斯坦、沙特和阿联酋;

留鸟: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波黑、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丹麦、爱沙尼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德国、直布罗陀、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约旦、拉脱维亚、黎巴嫩、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摩尔多瓦、黑山、摩洛哥、荷兰、北马其顿、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欧洲区)、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叙利亚、突尼斯、土耳其、乌克兰、英国和西撒哈拉;

繁殖地:中国和挪威;游荡:巴林、加拿大、埃及、格陵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利比亚、卡塔尔、俄罗斯(中亚区)、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美国和乌兹别克斯坦;

引进(留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灭绝与引进:圣海伦娜、特里斯坦·达库尼亚。

中国

在中国分布于西北、华北、青藏高原边缘、西南、华中、东南和华南的广东大区域。新疆西部的喀什、阿克苏、巴楚、乌什(在平原为冬候鸟、在天山为繁殖鸟),新疆罗布泊,青海柴达木盆地,西藏樟木、江孜、当雄、羊八井、塔木齐、东久、那约丁、比姆比山口、朗贡、特拉肯山口、江罗、曼曲河谷、曲宗、日喀则和亚东,贵州罗甸、遵义、兴义、望谟、贵定、贵阳,河南新乡及河南南部以南,湖南常德、耒阳、会同、宜章、沅陵、武岗,上海,浙江宁波,安徽芜湖,江西新军,福建福州、南平,重庆、南充、苍溪、达县、邻水、城口、江北、筠连、叙永、宝县、都江堰、成都、乐山、巴县、峨眉、嘉定、汶川,云南保山、江川、宁蒗、昆明、永善、巧家、建水、石屏、蒙自、富宁(留鸟);广东三水、揭阳、连县,海南及台湾(冬候鸟)。

生活习性

迁徙

乌鸫是一种留鸟,但有些地方的亚种也会进行迁徙。每年3月乌鸫会大量出现在中国北方各类绿地中。至十一二月间,一些食物条件优越的区域,会吸引大量乌鸫短暂停留。一旦天气转冷,尤其是降雪之后,大部分乌鸫会开始南迁,以逃避严寒。在隆冬季节,仅剩下零星的乌鸫个体留守。

集群

乌鸫常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会集结成小群。平时,乌鸫多栖息于乔木之上,而在繁殖期间,它们则常常隐匿于高大乔木的顶部枝叶丛中,并会不停地鸣叫。

交流

乌鸫鸣叫声清脆悦耳,叫声复杂多变,通过鸣叫进行交流。乌鸫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调整自己的音高和音量,在嘈杂的市区附近,其叫声的音高会更高。当乌鸫准备进行战斗时,它们会改变鸣唱的音调和模式,以此向对手传达自己的态度和意图。

食性

乌鸫食性广泛,多在地面上觅食。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如蝇蛆、蝼蛄、鲱蠊、金龟甲、蜻蜓、螳螂、毛虫、蚂蚁、蟋蟀、蚜虫、蝗虫、象甲、甲虫、叶虫等。这些昆虫涵盖了鳞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和鞘翅目等多个昆虫类群。除了昆虫,乌鸫还会捕食其他无脊椎动物,如马陆、蚯蚓、蠕虫、蜗牛和小螺等。乌鸫也会摄取小型脊椎动物,如蛙类。在秋冬季节,乌鸫会更多的摄取植物性食物,如樟、女贞、枸、野蔷薇、寒莓和胡颓子等。

天敌

乌鸫在自然界中面临着多种天敌的威胁,欧亚雀鹰是乌鸫的主要天敌之一。乌鸫常在开阔且无遮挡的地面上觅食,因此容易被欧亚雀鹰发现和捕食。尤其在繁殖季节,雌性乌鸫因需长时间外出觅食,更增加了被欧亚雀鹰捕食的风险。除此之外,家猫、鼬类和狐狸等捕食者不仅会直接攻击成年乌鸫,还会利用乌鸫的巢穴作为捕食目标,捕食其中的雏鸟或卵。欧亚喜鹊、欧亚松鸦和园睡鼠也是乌鸫的巢穴天敌。它们会破坏乌鸫的巢穴,捕食或危害巢内的幼鸟。

繁殖方式

交配

乌鸫实行一雌一雄的交配制度,一些雄性黑鸫可能会尝试追逐已经有配偶的雌性。乌鸫的繁殖期始于3月下旬,此时它们开始配对并出现求偶行为。雄鸟会站在树冠或屋脊上鸣叫,以吸引雌鸟。交配前,雄鸟会发出特定的叫声,并在追逐后与雌鸟进行交尾,每次交尾时间约1秒钟。

营巢

乌鸫交配后便开始开始选巢,一直持续到6月末。乌鸫在选择筑巢地点时,通常偏好于村寨附近、房前屋后和田园中的乔木主干分枝处,或棕榈树的叶柄间。巢穴呈碗状,结构坚固且结实,主要由苔藓、稻草、植物根、茎、叶等材料编织而成,同时还会掺杂棕丝、猪毛和泥土进行加固。巢的底部则混有稀泥,以增加其稳定性。筑巢的过程通常需要7-9天的时间完成。然后便开始产卵,繁殖期可延续到8月初。

产卵

部分乌鸫一年会繁殖两窝,第一窝多在4月初至5月中旬产卵,卵数为5-6枚;第二窝则在5月下旬到7月初产卵,卵数为4-5枚。第一窝的卵通常较大且重,而第二窝的卵则较小且轻。卵为卵圆形,少数为长卵圆形。卵的颜色为淡蓝灰色或接近白色,布有赭褐色斑点。雌鸟单独承担孵卵任务,雄鸟则在巢附近警戒。孵化期为14-15天,期间雌鸟非常恋巢,不易惊飞。

育雏

雏鸟出壳时需用卵齿在卵壳上戳缝,然后撑开裂缝破壳而出,整个过程约需90分钟。雏鸟属于晚成性,雌雄亲鸟会共同哺育雏鸟。雏鸟出生时全身没有羽毛,大约8天左右,雏鸟就开始在翅膀的主要和次要区域长出羽毛。

寿命

乌鸫,其野生状态下最长的已知寿命可达21.8年,但平均寿命仅为2.4年,这种鸟类并不适合在人工环境中饲养。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10月1日——无危(LC)。

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

种群现状

在欧洲,繁殖种群估计为54,800,000-87,100,000对,相当于110,000,000-174,000,000只成熟个体(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年)。全球物种数量很可能落10,000,000-500,000,000只成熟个体的范围内。

趋势判断:在欧洲,从1980年到2013年的总体趋势正在增加(EBCC,2015年)。

主要威胁

虽然乌鸫的整体种群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但在部分地区,乌鸫仍然面临威胁。在英国,乌鸫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与农业强化有关,尤其是在农田区域,乌鸫的数量减少更为明显。而在西班牙的坎塔布里亚山脉,狩猎活动可能是导致乌鸫稀少的主要原因。在荷兰,乌鸫数量的减少则可能与繁殖成功率的降低有关。在其他西北古界地区,乌鸫还面临着捕食者、人为干扰、恶劣的天气条件、巢穴崩塌以及饥饿等多重威胁。

保护措施

乌鸫的欧洲分布范围内,根据欧盟鸟类保护指令附件二,尚未实施任何已知的保护措施。为了在欧洲范围内保护乌鸫,有人提议推广和维持低强度农业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被认为对乌鸫有益。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乌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乌鸫在种子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通过食用樱桃等果实,然后将种子反刍出来,帮助植物进行远距离的种子传播,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和植物种群的扩散。乌鸫还是多种寄生虫的宿主,包括鸟蛆蝇和蜱虫等。这些寄生虫虽然对乌鸫的巢穴和雏鸟构成威胁,但它们也是生态链中的一环,通过捕食和寄生关系,维持着生态平衡。乌鸫还能帮助控制一些害虫的数量。例如,它们会捕食一些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文化价值

在古希腊传说中,乌鸫象征着珀尔塞福涅,与因吃了哈德斯的石榴而堕入地狱的冥后一样,传说乌鸫吃了石榴就会死。此外,乌鸫也经常出现在许多的欧洲民间文学中,《六便士之歌》即其中之一。英语圣诞颂歌《圣诞节的十二天》中的歌词“four calling birds”(四只唱歌的鸟)在18世纪时作“four colly birds”(四只黑色的鸟),即指乌鸫。

与其他一些黑色的鸟(如乌鸦)不同,乌鸫在欧洲并不被认为是厄运的象征。在悲剧《马尔菲公爵夫人》中,它的叫声反而被当作对灾难的预警。

乌鸫是瑞典国鸟,曾被印在1970年30欧尔的邮票上。此外英国、爱尔兰也有发行印有乌鸫的邮票。据说塞尔维亚语中的科索沃一词也来自乌鸫(kos),科索沃波尔耶的意思就是“有乌鸫的地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