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20 18:36
皇家展览馆(Royal Exhibition Building)位于维多利亚州首府墨尔本(Melbourne)城市商业区网的东北边缘,与墨尔本博物馆(Melbourne Museum)同处卡尔顿花园(Carlton Gardens)中。
遗产名称:皇家展览馆和卡尔顿园林
Royal Exhibition Building and Carlton Gardens
入选时间:2004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
地理位置:S37 48 22.0 E144 58 13.0
遗产面积 : 26 ha
缓冲区面积: 55.26 ha
遗产编号:1131
皇家展览馆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心商业区东北角的卡尔顿园林内部,皇家展览馆比邻墨尔本国立博物馆,也是博物馆维多利亚中最大的珍藏。它是现存唯一的一个19世纪的展览馆,也是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的19世纪展览馆之一。2004年,皇家展览馆和周围的卡尔顿园林一起被评为世界遗产,是澳大利亚第一座被评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建筑。
2004年六月,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墨尔本皇家展览馆和卡尔顿花园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作为工业宫殿的主要现存幸存者,皇家展览大楼和周围的卡尔顿花园共同反映了19世纪和20世纪初国际展览运动的全球影响。这场运动展示了技术创新和变革,通过知识和思想的交流,促进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澳大利亚皇家展览馆及其周边的卡尔顿园林,是为1880和1888年墨尔本的盛大国际展览而特别设计的。展览馆由约瑟夫·里德(Joseph Reed)设计。整个展馆和园林由砖、木头、钢和石板等材料建成,风格则融合了拜占庭式、罗马式、伦巴第式以及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展览馆专门用于举办国际展览活动,从1851年至1915年,有50余场来自巴黎、纽约、维也纳、加尔各答、牙买加金斯敦、智利圣地亚哥等地的展览在此处举办。所有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和目的:通过对各国工业的展示,记录物质和精神进步。
宏伟庄严的皇家展览馆(Royal Exhibition Building)位于墨尔本市中心北部,被卡顿公园(Carlton Gardens)环绕其中。
皇家展览馆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现存展馆之一,由著名建筑设计师约瑟夫·里德(Joseph Reed)设计,最初是为了1880年在墨尔本举办的盛大的国际性展览会而特别设计的。自1901年起,它成为第一届英联邦议会(Commonwealth Parliament)的办公大楼,2004年,皇家展览馆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筑。
皇家展览馆和园林由木头、砖、钢和石板等材料组合而成,整体风格融合了拜占庭式,甚至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元素。展馆的大厅(Great Hall)里精心修复的内饰、宽敞气派的画廊和高耸的穹顶令人印象极其深刻,它也已俨然成为举办贸易展览、展会、文化和社区活动的场所。每年的国际花卉和园艺展(The International Flower and Garden Show)都在这里举办。
皇家展览馆是一个成功的永久建筑,筑有坚固的墙壁和屋顶,一百多年的风雨岁月使它那维多利亚式的风雅愈发令人神往。
在墨尔本的城市建筑中,皇家展览馆的影响力堪比定海神针。一百多年后,皇家展览馆的停车场建成了墨尔本博物馆。作为20世纪后期的城市建筑大手笔,墨尔本博物馆在高度上并没有超越古老的皇家展览馆。这说明了当代的澳大利亚对皇家展览馆这座纪念碑式的建筑仍然怀有深深的敬畏。
1880年澳大利亚,已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羊毛和黄金出口地,在政治上进入由英属殖民地到民族国家的转折时期。1880年墨尔本世博会,在深深的“维多利亚”烙印下,焕发着19世纪后期澳大利亚高速发展阶段蓬勃生机。这届世博会的内容包括了工业、农业、制造业和艺术。经典的展馆,影响至当代。
1880年墨尔本世博会的展馆是地处卡顿公园的皇家展览馆。众所周知,澳洲本土并不存在皇室,这“皇家展览馆”中的“皇家”,就是指英国维多利亚皇室。
皇家展览馆对墨尔本的影响跨越了三个世纪,是世博会对城市发展产生悠远影响的见证。
它的辉煌时期在公元1915年前,共有来自巴黎、纽约、维也纳、牙买加、智利等地的50余场国际性大型展览在此处举办。1901年,澳大利亚成立联邦后,墨尔本作为临时首都,第一次联邦会议就是在皇家展览馆开的。后来联邦议会改在维多利亚州议会大厦举行,州议会就在展览馆举行。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爆发时辟为临时医院,并在二次大战时作为澳洲空军无线电基地所在。
1960年代,大楼年久失修,破烂不堪,许多人建议拆掉大楼,但在最后表决中,仅以一票优势否决了这一提议,得以保留这一重要文化遗产。
现皇家展览馆常被用作成为举办贸易展览、展会、文化和社区活动的场所,如用作墨尔本大学期末考场。
为参展1880年墨尔本世博会,画家朱尔斯·约瑟夫·莱菲博瑞挑选了一幅得意之作。让画家没有预料到的是,当《克洛伊》在墨尔本的世博会展厅登场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原来,裸模在法国已不是新鲜事儿,而当时的澳大利亚还不能接受这种被称为“本质美”的人体艺术。有人写信给当局,要求将赤裸的克洛伊挪出公众视线,或是给克洛伊画上外衣。一时间,舆论媒体大肆渲染,宗教界人士严厉谴责,普通民众议论纷纷,这幅名画在墨尔本受到了严厉的指责。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克洛伊》在1880年墨尔本世博会结束后却留在了澳大利亚。后来,一位精明的老板购买了《克洛伊》,悬挂在自己经营的旅馆大厅内。直到今天,《克洛伊》仍然为旅馆带来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当年的“克洛伊故事”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在英格兰,“克洛伊”是最普通不过的女孩名字;在墨尔本,“克洛伊”只代表一幅著名的人体绘画作品。墨尔本的“克洛伊”,是法国画家朱尔斯·莱菲博瑞创作于1875年的作品,克洛伊就是画中年仅19岁少女的名字。《克洛伊》问世后,在法国沙龙展受到追捧,克洛伊的清纯美好征服了挑剔的法国艺术评论界,为画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澳大利亚已是一片多元文化水乳交融的土地。令人联想起20世纪初李叔同在中国首倡人体艺术时曾受到同样的批评与反对,当代中国对待多元文化已经能够兼容并蓄。这些类似的历史片断,都反映出人们对人体艺术、乃至对人性在逐渐走向尊重和理解。
墨尔本世博会的《克洛伊》经历了人体艺术在异域传播的戏剧化过程。1880年墨尔本世博会,也是人类从文化冲突到文化交融的历史节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