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竹草

更新时间:2024-04-09 22:37

皇竹草(Pennisetum × sinese)是禾本科、狼尾草属多年生直立丛生的禾本科草本植物,外型及生长类似甘蔗。生长拔高节多,节间较脆嫩,节实较小。下部的节较长而上部的节相对较短,每节着生一个腋芽并由叶片包裹。株高可达5米以上。中下部的茎节能生出气根,上部的茎能长出分枝,每节着生一个腋芽并由叶片包裹。草叶如线型,叶姿弯常披垂,叶的背面有形状如针的白色短毛绒。圆锥花序,淡黄色,籽粒较小。

形态特征

皇竹草为多年生,直立丛生的禾本科植物,外型及生长类似甘蔗。生长拔高有20-30个节,地表上部植株直立丛生,高大粗壮,节间较脆嫩,节实较小。节间长9-15厘米,下部的节较长而上部的节相对较短,每节着生一个腋芽并由叶片包裹。茎高为3-4米,株高可达5米以上。

部分可开出密集圆锥花序,色呈现淡黄色,籽粒较小。茎粗可达2-3.5厘米,中下部的茎节能生出气根,上部的茎能长出分枝,生长拔高有20-30个节,节间长9-15厘米,每节着生一个腋芽并由叶片包裹。草叶如线型,叶宽3.5-4厘米,叶长60-120厘米,叶姿弯常披垂,叶的背面有形状如针的白色短毛绒。

近种区别

生长环境

皇竹草适宜热带与亚热带气候生长,喜温暖湿润气候。

分布范围

1993年中国四川省从哥伦比亚引进种植,2000年推广到宁夏并向银川郊区贺兰、盐池、灵武辐射,同年推广到内蒙古达拉特旗,杭锦旗等县和新疆、山东、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贵州、浙江等10多个省区。

生长习性

皇竹草的生物学特性类似于象草,属典型的四碳植物,它与亚热带禾本科牧草三碳植物明显不同,它们的光合速率、光合作用的生化途径、光照强度的反应值等都有所不同,四碳植物比三碳植物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在温度适宜和高光照强度的条件下,该草每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的干物质常为亚热带禾本科牧草的1.5-2.0倍;皇竹草适宜生长温度为25℃-35℃,8℃时开始生长,低于8℃生长受到抑制,5℃以下停止生长,低于0℃的条件下可能冻死,需因地制宜地采取保护措施。

栽培技术

密度:作饲料栽培,亩栽2000-3000株;作围栏、护堤,株距40厘米;作种节繁殖和作架材、观赏栽培,每亩600-1000株或株距1-1.5米;如光照不足,宜稀植,以免倒伏;

施肥:可重施有机肥和氮肥,皇竹草耐肥性强,为加快生长及提高产草量,可增加施肥次数和数量,并满足其对水分的要求。肥水条件越好,越能发挥高产优势,以宿根草计算全年产量,亩产可达20吨以上;

栽植:用较粗壮、芽眼突出的节茎、种蔸和分蘖为繁殖材料。每节(芽)蘖为一个种苗。节(芽)可平放,也可斜放或直插,入土7厘米,保持土壤湿润,10-20天可出苗。用分蘖栽植,深度7-10厘米,栽后及时追肥,以促进成活和生长;

管理:生长前期加强中耕除草,适时浇水和追肥。如用作架材、观赏、繁殖等,当植株长到2米高以后,应将下部老叶摘除,促进茎节老化、坚实硬化,增添观赏性;作为观赏、护堤、围栏,每年春季萌发前进行一次疏理,疏去部份弱小过密植株;作为青饲料栽培,当株高80-200厘米时,即可刈割利用,每年刈割4-8次,每刈割一次,施一次肥料,浇水时每亩用3-5公斤益富源种植菌液,每亩施用尿素25千克或碳酸氢铵50千克。喂饲大型草食动物,可让植株长得高大一些再刈割;喂饲小型草食动物,可刈割嫩叶或加工成草粉。

病虫防治

虫害:小苗生长前期有少量钻心虫危害,可使用水氨硫磷等农药防治。其次皇竹草属引进植物,未发现突出的病虫危害,但作为禾本科植物,必然是病虫害的对象之一,所以,必须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重点是防幼苗期的“老母虫”危害,造成枯心断窝,其办法是每亩用杀虫丹一包(100克)兑水喷施。

主要价值

饲用:皇竹草是一种高产、优质的刈割型饲草,可用于喂牛、羊等草食性牲畜和禽类、鱼类。

造纸、建材的新型原料:纤维含量26%,是甘庶的2倍;其蒸煮时间、漂白,细浆得率等均优于麦秸,甘蔗,可制造较高档的纸品,还可用于制模板,用于建筑装饰,环保。

退耕还草保护生态的理想草种:皇竹草可用于西部实施退耕还草、保护生态、提倡舍饲,牧区急需产量高的优质牧草,既可保护生态。同时又可饲养牧畜创造一定经济效益,使皇竹草即可防止水土流失,农牧民安居乐业,经济持续发展。西北地区防风固沙,保护生态,即生态与经济,社会效益相兼顾。还可降低污染,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