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21:02
如动物性蛋白(如鱼、虾、蟹、贝壳类、蛋类等)和植物或水果类(如柠檬、芒果、葱蒜等)。腐败食物、某些食品添加剂如水杨酸盐、甲苯酸盐、亚硫酸盐等也可引起荨麻疹。
各种病毒(如病毒性上呼吸道病毒、肝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扁桃体炎、慢性中耳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真菌及寄生虫感染均可引起。
常见的有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呋喃唑酮、磺胺类药物等。
呼吸道吸入物及皮肤接触物
常见吸入物有花粉、动物皮屑、粉尘、尘螨、真菌的孢子及一些挥发性化学品等,皮肤接触物有某些植物、动物毛发、昆虫叮螫、毒毛虫刺激等。
如摩擦、压力、冷、热、日光照射等。
如情绪波动、精神紧张、抑郁等。
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等。
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可存在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异常。
荨麻疹临床表现为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发作形式多样,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多伴有瘙痒,可自行消退不遗留痕迹。病情严重的急性荨麻疹还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及喉梗阻等全身症状。
荨麻疹患者早期可在接触诱因,如过敏原或物理、化学刺激后,先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后出现风团,或以全身各部位风团(以躯干和四肢近端为主)为最初的表现。
荨麻疹多急性起病,典型表现为突然自觉皮肤瘙痒,很快瘙痒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或苍白色风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可孤立分布或扩大融合成片,皮肤表面凹凸不平,类似于橘皮样外观,周围多伴有红晕。
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水肿减轻,风团变为红斑并逐渐消失,不留痕迹,单个风团的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但新风团可此起彼伏,不断发生。风团每天发作或间歇发作,持续时间≥6周即为慢性荨麻疹。
不同类型荨麻疹可有不同特点。
又称皮肤划痕症,表现为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数分钟后沿划痕出现条状隆起,伴或不伴瘙痒,约半小时后可自行消退。
迟发型皮肤划痕症,表现为划痕后数小时在皮肤上出现的线条状风团和红斑,在6~8小时达到高峰,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
又称寒冷性荨麻疹,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为家族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较罕见,可从婴幼儿开始发病,可持续终身。
另一种为获得性,较常见,表现为接触冷风、冷水或冷物后,暴露或接触部位产生风团,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手麻、唇麻、胸闷、心悸、腹痛、腹泻、晕厥甚至休克等,有时进食冷饮可引起口腔和喉头水肿。
又称压力性荨麻疹,压力刺激作用后4~6小时产生瘙痒性、烧灼样或疼痛性水肿性斑块,持续8~12小时,部分患者伴有畏寒等全身症状。
站立、步行、穿紧身衣及长期坐在硬物体上可诱发本病,常见于承重和持久压迫部位,如臀部、足底及系腰带处。
又称热性荨麻疹,分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
先天性热荨麻疹又称延迟性家族性热性荨麻疹,这类患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幼年发病。患者接触43℃温水后1~2小时,在接触部位出现风团,4~6小时达到高峰,一般持续12~14小时。
获得性热性荨麻疹又称局限性热性荨麻疹,这类患者将装有43℃温水的试管放在皮肤上,约数分钟就在接触部位出现风团和红斑,伴刺痛感,持续一小时左右而自行消退。
日光照射后数分钟在暴露部位出现红斑和风团,1~2小时内可自行消退,严重患者在身体非暴露部位亦可出现风团,自觉瘙痒和刺痛。可由中波、长波紫外线或可见光及人造光引起,以波长300nm左右的紫外线最敏感,少数敏感性较高的患者接受透过玻璃的日光亦可诱发,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头痛甚至晕厥。
青年人多见,女性多见,症状多轻微而易被忽略,表现为皮肤在被振动性刺激后几分钟内就会出现局部的水肿和红斑,持续30分钟左右。这些刺激包括慢跑、毛巾来回的摩擦、颠簸路面骑行自行车,演奏乐器如小号、萨克斯等,甚至是使用振动性机器,如剪草机、摩托车和气锤等。
多见于年轻患者,主要由于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乙醇饮料后,躯体深部温度上升,促使胆碱能性神经发生冲动而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病。
该类型表现为受刺激后数分钟出现直径1~3mm的圆形丘疹性风团,周围有程度不一的红晕,常发于躯干上部和肢体近心端,互不融合。自觉剧痒、麻刺感或烧灼感,有时仅有剧痒而无皮损,可于30~60分钟内消退。
偶伴发乙酰胆碱引起的全身症状(如流涎、头痛、脉缓、瞳孔缩小及痉挛性腹痛、腹泻)等,头晕严重者可致晕厥。以1:5000乙酰胆碱做皮试或划痕试验,可在注射处出现风团,周围可出现卫星状小风团。
在皮肤接触水的部位即刻或数分钟后出现风团,与水温无关,皮损好发于躯干上半部分,伴瘙痒,持续时间在一小时之内。
皮肤直接接触变应原后出现风团和红斑,可由橡胶、化妆品、食物防腐剂和添加剂等化学物质等引起。
患者仅出现少许风团时,有可疑病因者可先去除病因,继续观察;如风团数目不断增多,此起彼伏,瘙痒明显时建议及时就医;累及呼吸道(胸闷、呼吸困难)或消化道症状(腹痛、便血)明显者应紧急就医。
仅有皮肤表现者通常就诊于皮肤科。
有心慌、烦躁、胸闷、呼吸困难或血压降低等表现时应紧急就诊于急诊科。
慢性荨麻疹无法明确病因者,后续可就诊于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检查是否由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甲状腺疾病引起。
若合并其它过敏相关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应去耳鼻喉就诊,过敏性哮喘应去呼吸科就诊,或者去变态反应科就诊。
荨麻疹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而非化验或检查,必要时可做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来明确病因。
急性荨麻疹患者可检查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各种病毒抗体或核酸,了解发病是否与感染或过敏相关。
慢性荨麻疹患者如病情严重、病程较长或对常规剂量的抗组胺药治疗反应差时,可考虑行相关的检查,如血常规、便虫卵、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补体和各种自身抗体,肿瘤标记物等。必要时可以开展变应原筛查、食物日记、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甲状腺抗体和幽门螺杆菌感染鉴定,以排除和确定相关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除了实验室检查外,医生会详尽采集病史,包括可能的诱发因素及缓解因素,病程,发作频率,皮损持续时间,昼夜发作规律,是否合并血管性水肿,伴随瘙痒或疼痛程度,消退后是否有色素沉着,既往个人或家族中的过敏史、感染病史、内脏疾病史、外伤史、手术史、用药史,心理及精神状况,月经史,生活习惯,工作及生活环境以及既往治疗反应。
主要与荨麻疹性血管炎鉴别,后者通常风团或水肿性红斑持续24小时以上,可有灼痛感,可伴发热、关节痛等,皮损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化验结果显示血沉升高、补体降低,病理提示有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改变。
另外还需要与表现为风团或血管性水肿的其它疾病如荨麻疹型药疹、血清病样反应、丘疹性荨麻疹、接触性皮炎、大疱性类天疱疮、色素性荨麻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自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成人Still病、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等鉴别。
荨麻疹治疗的根本是去除病因,如无法去除,则应尽量减少各种促发和加重因素,特别是物理性荨麻疹,同时应避免可加重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的各种因素。
即使不能发现病因,药物治疗也是控制和治愈荨麻疹的良好措施。
病情严重、伴发过敏性休克或喉头水肿的患者需立即抢救。
1. 肌注肾上腺素,必要时每5~10分钟重复一次。
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肌内注射、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应用,或甲泼尼龙,分2~3次静脉滴注。
3. 吸氧,氧流量4~6L/分,保持呼吸道通畅。
4. 快速补充血容量,林格液、生理盐水、5%葡萄糖注射液均可,一般先输500-1000ml,以后酌情补液,输注速度不宜过快,每分钟40~60滴,量不宜过多,以免诱发急性肺水肿。
5. 经上述处理后,血压仍低者,可使用血管活性药多巴胺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使收缩压保持在90~100mmHg。
6. 对于支气管明显痉挛者,予氨茶碱加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
7. 喉头水肿严重者应酌情作气管切开。
荨麻疹患者应尝试寻找病因并避免接触致病因素。
详细询问病史是发现可能病因或诱因的最重要方法;
对诱导性荨麻疹,包括物理性与非物理性荨麻疹患者,避免相应刺激或诱发因素可改善临床症状,甚至自愈;
当怀疑药物诱导的荨麻疹,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时,可考虑避免(包括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或用其它药物替代;
临床上怀疑与各种感染和(或)慢性炎症相关的慢性荨麻疹,在其他治疗抵抗或无效时可酌情考虑抗感染或控制炎症等治疗,部分患者可能会受益。如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对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有关联的荨麻疹有一定的疗效;
对疑为与食物相关的荨麻疹患者,鼓励患者记食物日记,寻找可能的食物并加以避免,特别是一些天然食物成分或某些食品添加剂可引起非变态反应性荨麻疹。
药物选择应遵循安全、有效和规则使用的原则,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对治疗的反应制定并调整治疗方案。
以对症止痒为目的,无明确治疗意义。可选择炉甘石洗剂等止痒洗剂或艾洛松等激素药膏外用。
急性荨麻疹的治疗
去除病因后,治疗上首选第二代非镇静类抗组胺药,常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包括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阿伐斯汀、依巴斯汀、依匹斯汀、依美斯汀、比拉斯汀、咪唑斯汀、苯磺贝他斯汀、奥洛他定、卢帕他定等。
在明确并祛除病因以及口服抗组胺药不能有效控制症状时,必要时可选择糖皮质激素。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
抗组胺药
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治疗有效后逐渐减少剂量,以达到有效控制风团发作和症状为标准,以最小的剂量维持治疗。慢性荨麻疹疗程一般不少于1个月,必要时可延长至3~6个月,或更长时间。
第二代抗组胺药常规剂量使用1~2周后不能有效控制症状时,考虑到不同个体或荨麻疹类型对治疗反应的差异,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将原抗组胺药增加2~4倍剂量、更换抗组胺药品种,或联合其它第二代抗组胺药以提高抗炎作用,或联合第一代抗组胺药睡前服用。
生物制剂
高剂量抗组胺药治疗无效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可酌情使用IgE单克隆抗体(奥马珠单抗),每四周一次,皮下注射,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有肯定疗效及较高的安全性。儿童患者需要遵医嘱减量。
免疫抑制剂
抗组胺药治疗无效的患者,也可考虑选择免疫抑制药物。
雷公藤多甙片,又称雷公藤多苷片,每日分3次口服,使用时需注意对造血系统的抑制、肝脏的损伤及生殖毒性等不良反应。
环孢素,每日分2~3次口服,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只用于严重的、对高剂量抗组胺药均无效的患者。
糖皮质激素
适用于上述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或者急性发作时可酌情遵医嘱予泼尼松(或相当剂量的其它糖皮质激素)口服,好转后逐渐减量,通常疗程不超过2周,不主张常规使用。
特殊类型的荨麻疹治疗
诱导性荨麻疹首选地二代非镇静类抗组胺药物,可联合以下治疗:
人工荨麻疹在治疗上要减少搔抓,可口服酮替芬,或联合窄谱紫外线(UVA或UVB)治疗;冷接触性荨麻疹可联合口服赛庚啶或多塞平,结合冷水适应性脱敏;胆碱能性荨麻疹可口服达那唑、美喹他嗪或酮替芬,并逐渐增加水温和运动量;延迟压力性荨麻疹通常抗组胺药治疗无效,可选择孟鲁司特、糖皮质激素,难治患者可选择氨苯砜、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日光性荨麻疹可用羟氯喹口服,或结合紫外线(UVA或UVB)脱敏治疗,或阿法诺肽皮下注射。
国内外关于奥马珠单抗成功治疗各种类型诱导性荨麻疹的研究和报道,尚需大量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的治疗
原则上,妊娠期间尽量避免使用抗组胺药物。但如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必须采用抗组胺药治疗时,医生应告知患者目前尚无绝对安全可靠的药物,患者在专业医生建议下权衡利弊情况,选择相对安全可靠的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大多数抗组胺药可以分泌到乳汁中。比较而言,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在乳汁中分泌水平较低,哺乳期妇女可酌情推荐上述药物,并尽可能使用较低的剂量。西替利嗪滴剂、氯雷他定糖浆等同样是儿童荨麻疹治疗的一线选择。
第一代抗组胺药物,例如氯苯那敏(扑尔敏)等,可经乳汁分泌,降低婴儿食欲和引起嗜睡等,应尽量避免使用。
同样,在治疗无效的患儿中,可酌情使用奥马珠单抗治疗,或者联合第一代(晚上使用)和第二代(白天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但要关注第一代镇静类抗组胺药给患儿学习认知等带来的影响。
荨麻疹属于中医中的“瘾疹”,中医治疗荨麻疹有较长历史,部分也有较好疗效。采取中医药治疗荨麻疹需要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
由于目前中药治疗荨麻疹尚缺乏大规模临床研究证明其用药有效性及安全性,故采取中医药治疗时需要在中医师或中药师指导下服药,切忌自行采取中药治疗。
国外研究显示,生物制剂,如Omalizumab(奥马珠单抗)、Liglizumab等对难治性慢性荨麻疹有肯定疗效。
国外另有研究显示,部分难治性慢性荨麻疹采用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PUVA)或中波紫外线均有一定治疗作用,并以PUVA疗效更佳。
荨麻疹预后良好,大部分患者皮疹消退后不留痕迹,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彻底治愈,应树立治疗信心。
急性荨麻疹累及呼吸道的患者,可有窒息危险,应及时就医。
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本病病因多与自身免疫因素或者精神神经因素相关,病程迁延,皮损反复发作,除了极少数并发呼吸道或其他系统症状,绝大多数呈良性经过。
荨麻疹无法治愈,多呈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虽然部分患者暂时可以在去除诱因的情况下自愈,但以后接触诱因,仍可再发。
荨麻疹可轻可重,轻者症状轻微,去除病因后多自愈;重者可因呼吸道阻塞、窒息,或过敏性休克而致命。
荨麻疹出现并发症较少见,可有累及其它系统的症状,如部分患者未能及时治疗,或病情控制情况不佳时,可出现休克、呼吸骤停、消化道出血等。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