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4 16:39

皴(读作:cūn)为现代汉语二级字。部首为皮。

古籍释义

音韵参考

[广 韵]:七伦切,上平18谆,qūn,臻合三平谆清

[平水韵]:上平十一真

[粤 语]:seon1

基本字义

1. 皮肤因受冻或受风吹而干裂:~裂。~理(裂纹)。

2. 皮肤上积存的泥垢和脱落的表皮:手上全是~。

3. 中国画技法之一,涂出物体纹理或阴阳向背:~法。~笔。

详细字义

〈动〉

1. 皮肤坼裂 [chapped;wrinkled]

皴,皮细起也。——《字略》

2. 如:皴劈(粗皱龟裂);孩子的手皴了

3. 打皱;皱缩 [wrinkle]

客皴眉而俯,不复抽言。——宋· 盛均《真龙对》

〈名〉

1. 〈方〉∶皮肤上积存的泥垢 [dirt accumulated on skin]。如:几天没洗澡,满身是皴了。

2. 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淡干墨涂染以表现山石纹理,峰峦折痕及树身表皮的脉络、形态 [light-ink strokes]。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𠀤七伦切》,音逡。《说文》皮细起也。《玉篇》皵也。《梁书·武帝纪》执笔触寒,手为皴裂。

又绘法。《汤垕书鉴》曹弗兴善画,作人物衣纹皴绉。

董源画山石,作麻皮皴。

又《字义总略》杨朴诗:数个湖皴彻骨乾。陆放翁笔记谓:不知皴为何物。湖卽诗狼跋其胡之胡,兽项下县肉也。胡皴乃牛项下垂皮,言其味薄也。

又《苏轼·龙眼诗》独使皴皮生,弄色映琱俎。《注》皴皮,指荔枝

常用词组

皴裂 cūn liè

[chap] 皮肤因寒冷而冻裂

例:手足皴裂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