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23 21:01
盅盘舞(文昌盅盘舞),又称“八音舞”“贺喜舞”,流行于海南省文昌市的传统舞蹈,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
从五代开始,中原地区动荡不安,很多居民都迁入到海南地区,“世变风移,薰染进化”,使海南地区的歌舞娱乐、文化教育迅速发展。
元末明初,海南岛的东部和北部区域群众热衷于“习琴弦箫笙,为茶余酒后消遣”,在椰子树下进行娱乐,最后发展成人们熟悉的土乐曲“八音”,文昌盅盘舞出现在其后,并与之相伴。此外,据记载盅盘舞仅在每年的二月初九到十二的“闹军坡”时期内进行表演,这种“闹军坡”活动从明代就已经开始,并与琼山、文昌等地流行的民谣异常契合。
文昌盅盘舞起初缘于文昌市潭牛镇地区,当地的人们为了纪念冼夫人,在比较宽阔的坡地上闹军坡,民谣云“二月初九军坡期,军鼓咚咚响连天,奏起八音打盅盘,舞狮做戏万人迷”。后逐渐演变成民间艺术,由文昌向附近地区推广,从东向西扩散。当时,在文昌民间,每逢元宵佳节,随着送灯游村到各家各户贺年取乐的文艺小队伍,活跃在农村各个角落。
20世纪50年代,生活在琼山、定安等地区的人们,在结婚、祝寿、生日、乔迁、建房等比较重要的日子,都会邀请盅盘舞戏班子进行表演、庆祝。当时,盅盘舞的广泛流传促使当时的电影制作方将该舞蹈应用于电影中,大大提高了场面的欢快感。后来,每年春节期间,文昌有些村庄都会邀请盅盘舞队进村表演,盅盘舞队走家串户,且歌且舞,在每户人家里都要齐声大喊“恭喜发财、发财添丁”,乞求户主财丁兴旺。
进入21世纪,盅盘舞逐渐融入时代的潮流,成为文昌节庆、喜事中较常见的娱乐性舞蹈。
2012年11月27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并公布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文昌盅盘舞更名为盅盘舞(文昌盅盘舞)。
盅盘舞(文昌盅盘舞)属于打击节奏型的民间舞蹈范畴,海南八音乐为盅盘舞(文昌盅盘舞)的主要伴奏曲,演出过程中使用的伴奏乐器主要包括吹奏类的唢呐、喉管、竹箫,弹拉类的秦琴、杨琴、吊胡、二胡,打击类的京锣、堂鼓、小钹等。此外,文昌盅盘舞还在演出环节加入了可以击打发出声音的道具,如线棍、瓷汤匙等,用其敲打出悦耳的声音,以此来渲染舞蹈表演的氛围。表演时,表演人员两只手各拿两个重叠排放的酒盅,用拇指顶住下盅的底部,用无名指、食指夹住上盅的外边缘,用中指抠住上盅的内边缘,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提落一次上盅,拇指顺着盅下落的姿势进行绕腕,使两盅相互碰撞以产生声响。
在盅盘舞(文昌盅盘舞)的表演过程中主要使用的道具为瓷碟、竹筷、瓷酒盅、彩扇。生角手持小瓷盘和筷子,旦角手持小瓷盅,丑角手持彩扇等。酒盅通常表现为“击盅”,常见的击盅形式主要有提压腕击盅与压腕击盅两类。其中,提压腕击盅需要在手腕压腕、提腕时各击打一次盅,无限循环,击打出悦耳、明快的声音;压腕击盅需要下压手腕,并且两手在胸前边击盅、边画圆相绕,可将其分成“后绕盅”和“前绕盅”两种。
盅盘舞(文昌盅盘舞)是由旦角、生角打扮成新娘与新郎(传统盅盘舞中为童男童女),还有一丑角扮演“月老公公”,由三人共同表演,海南八音伴奏。通常在民间民俗活动表演盅盘舞时,演员们穿的服装是戏曲中的戏服,画的是浓墨重彩的戏曲妆容。表演时,新娘在新郎的帮助下,两手拿着重叠摆放的瓷盅,上下相互击打,翩翩起舞;新郎手执筷击打盘;丑角戴着面具,手里拿着羽扇。在表演过程中,由琴、鼓、锣以及弦等八种不同的乐器进行伴奏,故又被称作“八音舞”,又因丰富舞蹈表现力和欢快的八音伴奏效果而被称为“贺喜舞”。此外,文昌盅盘舞的动作及步法较为丰富,生角和旦角有行进步、进退步、点子穿步、弯柳挺松、欢跃步、凤鸟点水等,丑角有矮子步、塑娘步,三人动作有见音坐荷。后来,盅盘舞经过加工提炼,舞蹈表现力更加丰富,表演也由生、旦、丑的单一形式变化为人数不限,表演时,女角双手各持瓷盅上下而舞,男角手持瓷盘及筷子,与女角配合,相击而舞。
盅盘舞(文昌盅盘舞)以酒盅作为表演道具,灵活击打瓷盅,以手带动酒盅左右、上下小幅度晃动。海南人的体型相对矮小,在表演文昌盅盘舞时,手、脚较为灵活,灵动、娇小的身影跟随欢快的《盅盘舞曲》旋律呈现的舞姿。在舞蹈演出环节,重复击打较为简单的餐具,产生清脆、悦耳的主旋律。表演者上身以腰部为中心后仰、前俯,并且搭配以手部的动作,小臂“前绕盅”;双手在胸前边击盅、边画圆,往回画圆相绕时称“后绕盅”,在手下落的时候击打一次瓷盅;肋骨部位应划“8”字圆,以此带动肩部动作前后柔肩,脚下主要是左右送胯的踏步或者小碎步。在双人舞相互合作时,经常做侧身高秧歌步、背对背或者面对面的吸跳步旋转。
盅盘舞(文昌盅盘舞)表演者原始舞蹈服装为古装戏服,后为民国初期礼服,通常生角头戴礼帽,身穿浅蓝色长袍、长便裤、黑便鞋,右肩斜披绸带,胸前挽大红花,一身新郎打扮;旦角则新娘装束,身穿红色旗袍、绿彩裤、红便鞋,头挽粉红色长纱巾,头顶扎一个大红花;丑角身穿深蓝色长袍、黑便鞋,腰系红绸带(腰左前挽结),头戴黑色圆顶帽。
盅盘舞(文昌盅盘舞)是海岛文化和中原文化融汇的产物之一。从它诞生的历史渊源和漫长的传承、演变过程来看,对研究相关区域的历史文化及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皆具有现实意义。它在海南地广泛流传,成为民间重大节庆中不可缺少的节目,受到群众喜爱。
第一,研究价值。盅盘舞(文昌盅盘舞)是中原文化与海岛文化相互结合的重要产物,研究其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悠久的传承、发展历程,对探讨该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等都有较为重要的价值。
第二,鉴赏价值。盅盘舞(文昌盅盘舞)凭借自身的技艺表演、浓厚的乡土气息、较强的舞蹈展现力,向人们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有较为重要的鉴赏价值。
第三,实用价值。盅盘舞(文昌盅盘舞)发展至今,已经转变成实用型的艺术模式。其符合人们的心理诉求,其欢愉的“八音”伴奏、震撼的舞蹈展现力,较为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走进千家万户”。
盅盘舞(文昌盅盘舞)正如许多传统民间艺术一样面临一些困境,如盅盘舞队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状况。喜欢盅盘舞的人多数是中老年人,且农村弹奏八音乐器的也多为中老年人等。
2005年后,文昌市人民政府、文化馆立即启动保护与传承盅盘舞举措,请盅盘舞传承人林尤勤编写《文昌传统艺术——盅盘舞》,该书藏于文昌市文化馆。随后,林尤勤还将盅盘舞编排成广场健身舞《椰花》等新形式。海南中小学文娱汇演、比赛时也常有以传统盅盘舞创编的作品,如《说唱盅盘》《闹婚》《欢庆盅盘》等。
20世纪50年代,向民间艺人学习传统盅盘舞的林尤勤将盅盘舞提炼成为集体舞《打盅盘》,于1953年首次搬上舞台表演,曾代表广东省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民间歌舞汇演”。
196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反映海南革命斗争的电影《红色娘子军》,在电影74分40秒时,战士们吹拉着海南八音《盅盘舞曲》,表演盅盘舞。
2008年11月,文昌市组织舞蹈《盅盘舞》到江苏参加由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一首届中国农民文艺会演”,并获“丰收杯”。
2011年8月29日,首届海南乡村旅游文化节开幕式暨八门湾绿道开通仪式上进行了《盅盘舞》的表演,此后,盅盘舞也部分融入到海南地方戏琼剧之中。
2023年2月25日,在“大地欢歌”海南省乡村文化活动年启动仪式上表演了“文昌盅盘舞”;同年4月8日,在龙楼“南洋文化节”上表演了“文昌盅盘舞”;6月11日,在文昌公园举办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上表演了“文昌盅盘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