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01 09:42
盐窝以及矿物塘(mineral pool),是某一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具体表现之一,它占地面积不大,却是群落中的许多物种的关键资源,可以给野生动物提供必须的矿物质,特别是在多雨的内陆地区,对许多物种在该地区的持续生存至关重要。
由于野生动物(特别是以偶蹄动物羚牛Budorcas taxicolor为例)在野外的自然环境中,很难从其主食中取得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盐、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在野生动物千万年来的进化和演变过程中,其发达的嗅觉系统帮助其在野外发现这类地点,从而集群或者单独到该地点进行取食。
我国西南山区的盐窝一般有泥沼型、地下水浸润型、岩石型和溪流型等几种。
国外学者将盐窝称为“Salt Licks”,直译为野生动物舔食盐份的地点,也称其为“盐渍地”或者“矿物塘”。在我国四川邛崃山系地区,称其为“井”,如果该盐窝主要吸引某一种动物聚集取食,他们就将该物种冠在“井”之前,例如,如果主要是羚牛Budorcas taxicolor聚集取食之盐窝,就称为“牛井”,以此类推,就有“水鹿Rusa unicolor井”、“岩驴(即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井”、“ 猴Macaca井”等。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相当面积的生境之内,都有一个或者多个盐窝,以满足不同种类和一定数量的野生动物舔食。
有的盐窝因为所处的地形、海拔等差异,而只能为可以到达的野生动物提供舔食,而有的盐窝则分布在地势较为平缓之处,大部分野生动物都可到达。
所以,某些盐窝可供多种野生动物共同分享,某些却只能供少数物种舔食。
从保护生物学上说,盐窝是野生动物种群繁衍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为野生动物机体生长、发育提供了必须的盐、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为动物种群健康发展与延续提供绵绵不断的动力。
另外,在自然野外研究技术层面上讲,盐窝更是一种监测野生动物个体和种群的理想地点,监测人员可以在盐窝内获取的野生动物信息量是惊人的,例如,通过在盐窝及周围安装红外触发式相机,可以拍摄到大量野生动物相片和影像片段,另外,更容易收集到野生动物的毛发、粪便和其他生物学组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