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缨

更新时间:2022-08-04 11:02

盔缨,汉语词汇,拼音是kuī yīng, 意思是指头盔上的丝织饰物。

引证解释

头盔上丝织饰物。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将近吊桥,黄忠在桥上搭箭开弓,弦响箭到,正射在云长盔缨根上。前面军齐声喊起。云长吃了一惊,带箭回寨,方知黄忠有百步穿杨之能,今日只射盔缨,正是报昨日不杀之恩也。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今日两番虚拽弓弦,第三箭却止射他盔缨,如何不是外通内连。若不斩汝,必为后患

明吴承恩 《西游记》第三十五回:头上盔缨光焰焰,腰间带束彩霞鲜。身穿铠甲龙鳞砌,上罩红袍烈火然。

汤显祖 《牡丹亭·牝贼》:“选高蹄战马青骢,闪盔缨斜簇玉钗红。”

清 洪升 《长生殿·合围》:“双手把紫缰轻挽,骗上马,将盔缨低按。”

发展历史

中原王朝原本用雉翎为缨,一般两到三根,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土,就有了现在常见的矛头状尖刺底部压红色丝缨(见明朝盔甲),或者盔顶有管状物,里面添入盔缨(像新三国电视剧里那种)。

作用

1、标志:显示战将的威武;

2、标示:大将一般冲锋在前,后面的人可以看清攻击的方向;

3、目标:战将在厮杀时,可以让远处的人识别敌我;

4、风向标:如同海军帽上的飘带,感觉风向;

5、把手:头盔放在桌上拿取不方便,可解决拿头盔的问题。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