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湖

更新时间:2023-12-30 20:08

盘龙湖因传说有龙盘踞而得名,盘龙城因湖而得名;是武汉市最早的城市湖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位于盘龙城经济开发区中南部,踞府河北岸,和汉口市区隔河相望,西看甲宝山,东佑长湖,怀抱盘龙城遗址,襟带周边大湾、大邓湾、杨家嘴等自然村落。湖泊保护责任单位为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位置境域

盘龙湖是武汉市最早的城市湖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位于盘龙城经济开发区中南部,踞府河北岸,和汉口市区隔河相望,西看甲宝山,东佑长湖,怀抱盘龙城遗址,襟带周边大湾、大邓湾、杨家嘴等自然村落,面积1.13平方千米。

水文特征

2014年至2017年,当代盘龙湖水位保持在19.5-22.6米之间。

2022年3月,经武汉市水环境监测中心监测,水质为Ⅳ类,轻度富营养,水质同比变化稳定。

历史文化

地理环境

3000多年以前、盘龙湖地处云梦泽东部边缘的江河交汇水网地区,湖域广大,是连接江河航道的枢纽。后来,随着地理环境的变迁,江河改道,云梦泽逐步干涸,盘龙湖地区水网淤塞,湖泊水域面积逐步缩小。盘龙湖畔盘龙城随之兴衰。

据清同治年间《黄陂县志》记载,盘龙湖位居汉口北郊,灵钟秀毓;坐落黄陂西陲六十里,千余亩水面拥抱着盘龙古城,犹抱琵琶半遮面。

古代盘龙城是中国南方联通南北、纵横东西的“九省通衢”。从盘龙湖出发,通过古代黄金水道府河及其黄陂境内的干流摄水、潭河,穿越大别山、桐柏山的隘口,往北可直达商朝王都郑州;又可出长江,入汉水、员水,穿过随枣走廊,跨越南阳盆地,通往关中地区;往西亦可通过长江、汉江抵达巴蜀;往南则直达江汉,并借洞庭湖、鄱阳湖及其干流通往江南诸省;东乘长江一泻千里,又可沟通吴会,通江达海。得“水”独厚的优势,又面对广袤富庶的江汉平原,从而使盘龙城这座商代长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古城应运而生。

1988年,中国地质大学运用现代磁性勘探原理,在城东北面环湖山坡上,探明一处码头遗址,遗址长140米,宽近30米,勘测报告分析时称:盘龙城地处南北交通要冲,实用码头的兴建,表明当时南北转运货物、客栈等物贸,已具相当规模。

20世纪50—60年代的围湖造田,以及水利堤防建设,改变了湖区的面貌。盘龙湖一度是西湖子湖,又分成了大盘龙湖、小盘龙湖。小盘龙湖与大盘龙湖水系相通﹐被统称为盘龙湖。西湖大堤建成后,大小盘龙湖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又合二为一统称为盘龙湖。

遗址

盘龙湖因传说有龙盘踞而得名,盘龙城因湖而得名。武汉城市之根-商代盘龙城遗址被湖水三面环抱,盘龙城是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面积75400平方米。遗址城内东北部为宫殿建筑群,城外四周分布着手工作坊、民居点和小型墓地。从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精美的商代青铜器、玉器和陶器。其中一件青铜钺长41厘米,实为罕见;另一件长达94厘米的玉戈,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出主玉戈,显示出商王朝当时在南方的军事实力。

2013年8月,为保护性开发盘龙城遗址,武汉市开工修建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范围6.55平方千米。工程分三部分:核心保护区1.39平方千米,建设遗址本体保护工程和考古发掘;一般保护区2.55平方千米,为保护展示工程和遗址博物馆区;建设控制地带2.6平方千米,为配套设施区,工程预算总额29亿元,盘龙城遗址本体保护工程预计2015年完工。

传说

渔夫和小龙传说

榆树传奇

在大邓湾北,盘龙湖东,有一棵1000多年的老榆树,直径1米多。抗日战争时,日军用汽油焚烧,突然震雷,倾盆大雨,两年后又奇迹般地复活。某年夏天,雷光一闪,臭气冲天,雨停后,人们看见一条被雷打死的一丈余长的大蜈蚣。当年、日军士兵吊打地下党人压断的树枝,旁边又生出新枝。湾子里有人拿锯弓将断裂的树枝锯掉,结果锯树枝的人腿疼痛不止,只好作罢。有人在树枝上拴牛,牛受惊乱跳。水牛在树上擦痒,像触电一样倒在地上。

社会生活

3500年以前的盘龙城,商代早期是长江流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盘龙城遗址的手工作坊、盘龙湖码头,以及出土的大量青铜器、陶器等生产、生活用品,证明当时手工业生产和贸易的繁荣。盘龙湖孕育了武汉幼年城市文明。

在后盘龙城漫长的历史时期,盘龙湖处于自然经济状态。进入21世纪,盘龙湖水面由黄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管理,渔场由盘龙宏发生态科技农艺园承包,主要产品为四大家鱼,自然放养,养殖面积0.75平方千米。

2003年9月,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迁入叶店新大楼办公,盘龙湖畔成为20平方千米省级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的核心。

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原名为武汉市黄陂摄口经济发展区,成立于1992年12月,原辖区为摄口镇,国土范围157.5平方千米。

1993年,黄陂县成立摄口经济发展区管理委员会,属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

2000年4月,黄陂撤县改区后,划出42平方千米(含刘店、下集、叶店、许庙、刘古塘5个村)交发展区管委会封闭托管。

2003年5月,经市开发区管理办公室同意,更名为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履行职能不变。同年9月,区人民政府将岱黄高速公路以西另外7个村(后湖、刘集、丁店、三店、丰山、龙王庙、黄花涝)划入开发区托管,区域行政区划范围为88平方千米,12村共有140个自然湾,188个村民小组。10493户,33299人。

2005年,国家发改委和省政府重新审核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核定规划建设面积20平方千米。

2011年,汉正街整体搬迁至汉口北。

生态保护

盘龙城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的商代早期城市遗址,也是迄今中国发现的同时期保存最好的城址之一。它以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暴露在地面之上的城垣遗存而闻名中外,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

2006年,盘龙城遗址被正式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保护项目。

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对盘龙湖、破口湖区域开展了水下地形测绘、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