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01 08:18

目(拼音:mù)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目的古字形像人的眼睛,外边轮廓像眼眶,里面像瞳孔。本义指眼睛,引申表示看,用作动词。由眼睛又引申为孔眼。目也指从大项分出来的小项,或按顺序开列的目录、名目,又指事物的名称。

文字溯源

象形字。商代甲骨文(图1、2)的“目”是根据人的眼睛形状创造而来的。眼睛形状多为横向,也有的是斜向。眼珠内或添一点表示瞳孔,如图1。西周金文与甲骨文大致相同,字形一般为横向,无瞳孔(图3)。战国时的主要变化是将原来横向的目变为竖向的目,椭圆的眼眶为平行对称的方框取代,眼珠变成两横,脱离了象形变成笔划,是为主流变化(图4)。其他的主要是诡异写法,带有六国文字开放、草率、新奇的特征。《说文解字》小篆(图7)据主流变化整理。隶书(图8、9)、楷书笔势化,形体渐渐变得方正。

从字形可以看出,“目”的本义就是指人的眼睛,这方面的词语很多,如“目光”“目力”“目不暇接”“目不斜视”“怒目而视”等。到中古之后,“眼”逐渐取代了“目”,用以指代整个眼器官。

眼睛的作用,是可以观察外物,故目又指看、注视,如“注目”。这在古文中以单音节的形式出现的比较多,成语有“目无全牛”“一目十行”“一目了然”等。由用眼睛看清楚,再引申为视力、视野,如“极目四望”“欲穷千里目”等。现代汉语有双音词目的、目标,其中“目”也是眼睛“的”是箭靶子,“标”是标记,“的”与“标”都要用眼睛看,故称为目的、目标。

“目”,又引申指外形上类似于人的眼睛形状的孔、眼等,具体指像“网眼”一类的东西。如成语有“纲举目张”,这里的“目”就指网眼,常用来比喻只要抓住主要的东西。又因为网眼是以一定的数目、条理编织成的,作为一个大项中的小项,又有“条目”“数目”“项目”“目次”等引申义。这类词语还有很多,如“书目”“节目”“账目”“科目”“子目”等。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四上】【目部】莫六切(mù)

人眼。象形。重①,童子也。凡目之属皆从目。

𡇡,古文目。

【注释】①重:音chóng

说文解字注

“人眼也。象形。重,童子也”注:象形,总言之。嫌人不解二,故释之曰:重其童子也。《释名》曰:瞳,重也。肤幕相里重也。子,小偁也,主谓其精明者也。或曰眸子。眸,冒也。相里冒也。按人目由白而卢,童而子,层层包裹。故重画以象之,非如项羽本纪所云重瞳子也。目之引伸为指目、条目之目。莫六切。三部。

“古文目”注:口象面,中象眉目。江沅曰:外象匡。内象睫目。

康熙字典

【午集中】【目部】目;部外笔画:0

古文:𡇡、𥃦、𥆤

《唐韵》《集韵》《韵会》竝莫六切,音牧。《说文》:人眼,象形,重童子也。《春秋元命苞》:肝之使也。《韩诗外传》:心之符也。《礼·郊特牲》:气之淸明者也。易说卦离为目。注:南方之卦,主视。故为目。《书·舜典》:明四目。注:广四方之视,以决天下壅蔽。

又《博雅》:视也。凡注视曰目之。《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去楚,渡河,船人疑其有金,目之。

又动目以谕也。《前汉·高帝纪》:范增数目羽击沛公。

又含怒侧视也。《周语》: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又《小尔雅》:要也。《周礼·春官》:簭人掌三易,以辨九簭之名,四曰巫目。疏:是要目之事。

又见也。《公羊传·桓二年》:内大恶讳,此其目言之何远也。注:目,见也,斥见其恶也。

又称也。《谷梁传·隐元年》:段,郑伯弟也。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注:谓称郑伯。

又条目。《论语》:请问其目。注:条件也。《前汉·刘向传》:校中祕书,各有条目。

又节目。《礼·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方氏曰:节则木理之刚,目则木理之精。

又题目。《后汉·许劭传》:曹操微时,常求劭为己目。注:命品藻为题目。《晋书·山涛传》:甄拔人物,各有题目,时称山公启事。

又凡目。《周礼·天官·小宰》:师掌官成,以治凡。司掌官法,以治目。《公羊传·僖五年》:一事而再见者,前目而後凡也。《春秋·繁露》:目者,偏辨其事也。凡者,独举其事也。

又科目。《旧唐书·懿宗纪》:以宋震胡德融,考科目举人。《宋史·选举志》:宋之科目有进土,有诸科,有武举,常选外又有制科,有童子举,而进士得人为盛。

又黄目,周彝名。《礼·明堂位》:郁尊用黄目。

又晖目,鸩鸟也。《淮南子·缪称训》:晖目知晏。注:晏,无云也。天将晏静,晖目先鸣。

又比目,鱼名。不比不行。亦谓之鲽。见《尔雅·释地》。

又横目,傅草别名。鬼目,苻草别名。俱见《尔雅·释草》。

又海外有一目国,一目中其面而居。见《山海经》。

又天目,山名。《元和地志》:上有两峰,峰顶各一池,若天左右目。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河目县,属并州。

又州名。《唐书·地理志》:目州隶陇右道。

又姓。《潜夫论》:目夷氏,子姓,宋微子后。

又目宿,草名。通作𥄕。《前汉·西城传》:马耆目宿。《史记·大宛传》:作苜蓿。

又叶莫笔切,音密。夏侯湛《抵疑》:心有穷志,貌有饥色。吝江河之流,不以跃舟船之檝。惜东壁之光,不以寓贫妇之目。

近字辨析

目、眼

在上古,目、眼意思不同,“目”包括眼珠和眼眶在内的整个器官,“”指眼珠,不含眼眶等眼附器。后来目和眼都可以指眼睛。现代汉语中,眼可以单说,目不单说,只用在合成词和成语里面,如:目光、目力、目不识丁。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规范提示】“目”,框中两短横楷体都不与右侧竖笔相接。

【写法】❶“目”居中间部位。❷框内两短横分写在横中线上下。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韵书集成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