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蝽蟓

更新时间:2022-08-25 17:42

盲蝽蟓,昆虫名,为半翅目,盲蝽科。一年发生5代,主要种类有绿盲蝽蟓、三点盲蝽蟓、苜蓿盲蝽蟓等。以绿盲蝽蟓危害最严重。成虫以针刺吸附棉株汁液为害,主要为害棉花的嫩叶、幼芽、幼嫩花蕾,造成蕾铃大量脱落与破碎花叶和丛生枝叶。

简介

盲蝽蟓的种类很多,有绿盲蝽蟓、中黑盲蝽蟓、苜蓿盲蝽蟓、三点盲蝽蟓、牧草盲蝽蟓等,江苏为害棉花以前三种为主。

盲蝽蟓的成虫、若虫都能为害棉苗,顶叶被刺吸后变黄褐色到黑色,最后枯干脱落,剩下两片大子叶,约过半月,再长出几个乱权,有的地方称“破头疯”。嫩叶被刺吸后,先出现黑褐色小点,使局部组织坏死,一天后,随着嫩叶长大,受害处出现裂缝,以后随着叶子长大,破洞也就变大,使棉叶残缺畸形,破烂不堪,又啡“破叶疯”。蕾在荞麦粒大时受害后,先变黄褐色到黑色,2、3天后干枯脱落。幼铃受害造成脱落,20天后的蕾、铃被害,有很多黑点,严重时也可脱落。盲蝽蟓在6-9月都有发生,主要在6月下旬到8月为害前期花蕾,对多结伏前桃和伏桃影响较大。

危害

在我国北方棉区,棉盲蝽蟓的食性很杂,其寄主主要有棉花、洋麻、苜蓿、豆类、玉米、谷子、高梁等。盲蝽蟓危害棉花时间很长,从幼苗一直到长成青铃,危害期达3个多月,但以棉花开花期危害最严重。它以成虫和若虫用刺吸式口器吸取棉花幼嫩组织的汁液,造成种种被害状。若子叶期生长点被害变黑焦枯,就不再生新芽,形成“公棉花”若真叶出现后生长点被害枯死,侧生许多不定芽,形成“破头疯”或“扫帚苗”。若幼叶被害后,先出现黑色小点,使局部组织坏死,随着叶子长大,形成破洞,群众称为“破叶疯”、“烂叶子”。若幼蕾被害后,先变成黄褐色至黑褐色,尔后干枯脱落;若花铃被害显出黑褐色斑点,不久也僵化脱落。还有棉菌生长点被官瓣蟓危害后形成无头棉。以后又长成多头棉,这和蓟马的危害是一样的,但是盲蝽蟓危害后生长点变黑,而受蓟马危害的则不变黑,这是区别官蝽蟓和棉蓟马危害棉花的主要区别之处。

生活习性

5月份就迁入棉田为害,6-8月危害剧烈,9月中下旬飞回越冬场所产卵越冬。盲蝽蟓喜阴湿,怕光照,昼伏夜出。6-8月间降雨多、湿度大的年份危害重,干旱年份为害轻。早播、肥水充足、生长茂盛旺长的棉田则偏重发生。

危害特征

盲蝽蟓对棉花的危害时间长,从幼苗一直到吐絮期,为害期长达4个月以上,尤其是棉花幼龄期的2-3代盲蝽蟓为害最为严重。盲蝽蟓在棉花生长期的不同为害症状:在棉花子叶期被害,生长的芽尖发黑、干枯,不再生长。在棉花生长期被害,顶芽受害枯死,枝芽丛生,变成“多头棉”,俗称“破头疯”。为害嫩叶时呈小黑点状,叶片展开后大面破碎,俗称“破叶疯”。主心和边心被害,形成枝叶丛生的“扫帚苗”。花蕾受害后往往是蕾苞叶张开,先呈现黄褐色,继而干枯脱落。蕾铃被害后,轻的伤口出现水渍斑点,重的棉铃僵化脱落。

防治

防治时期

每年5月份,当温度达15℃以上、湿度高于60%时,虫卵开始孵化,也是棉花芽虫危害防治时期。一是决定了棉花能否正常生长,二是决定着盲蝽蟓日后繁衍的数量,三是决定着以后防治难度。5月中下旬是棉花枝叶伸展期,也是盲蝽蟓防治的第一个关键时期。第2代盲蝽蟓在6月上中旬出现,是危害棉花的暴发期,也是防治盲蝽蟓的第二个关键时期,直到7月上旬气温渐高,盲蝽蟓危害才渐减轻。

防治方法

1、防治方法:以化学药物为主,喷洒药液时,一定要喷到棉花叶正反两面,特别是被害棉株叶面、茎杆上下及地面周围裂缝都要喷施药液。

2、防治时间:以晴朗天气的下午5-7时最佳,防治药品要轮换使用,以防止象产蝽蟓生抗药性。喷药时应先打外围,转着圈地往里打,集中歼灭,防止迁飞。

3、苗期保顶(生长点),蕾龄期保蕾保铃。

4、要选择内吸性、熏蒸性、触杀性防治药剂,或者复配剂型。如马拉·辛硫磷、氟虫氰、氯氰·丙溴磷、毒死蜱·辛硫磷、氯氟氰菊酯等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