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4 21:39
相似性原则是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发展规律的一个基本原理。
“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三个圆圈交叉部分为“相似性原则”研究的重点。
何以见得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发展都遵循共同的规律呢?
又何以见得这个共同的规律就是“相似性原则”呢?
著名科学家高士其在为《相似论》所作的序中这样写到:
我们生活在科学的世界,我们更生活在规律的世界,每一件事都有其规律可循,科学本身就是在遵循规律,运用规律上的劳动创造。
世界上的事物,虽然千姿百态,但究其内在的本质,都有其相同的哲理,当我们摸清了事物各自迥异的个性后,就需要开始去寻找它们内在的共性,这才是一个明哲、智慧的作法,也是认识事物的最好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大自然的运动规律,从而站在哲学的高度,通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真谛。
张光鉴同志积几十年实践经验和工作方法,但他没有停留在一般的认识水平上,而不断扩大思想视野,广泛地联系各种事物,深入探讨了事物的本质,升华到理论高度,撰写了《相似论》著作。
对于相似,历史上有过不少论述。列宁曾经指出:“历史有惊人的相似。”莱布尼茨也说过:“自然界都是相似的。”然后又说:“为什么相似,是神定的先定谐和。”针对这句话,列宁正确地指出:“具有深刻的辩证法,虽然有僧侣主义的解释。”但是我们不妨站在唯物主义者的立场,把神的概念,理解为“大自然的规律”。这样就可以剔其谬误了。
总之,这两句话分别道出了相似的规律,既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在自然科学的领域。
从高士其的《序》中,我们不难得出:相似的规律,既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在自然科学的领域。
既然一代科学家高士其先生这么推崇“相似”规律;既然著名科学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先生也那么青睐“相似性原则”——他曾亲自指导张光鉴研究员从事“相似性原则”研究,并说:“老张,以后不要再叫‘相似性原则’,就叫‘相似论’吧!”“相似论”一说呱呱落地!之后,在钱学森的倡议下,张光鉴研究员出任中国思维科学研究所筹备组组长。我们不妨看看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发展是如何遵循相似性规律的。
自然界的相似性 在自然界中,大至宇宙星系之间,小至每个原子运动的形式,都存在着大量的相似之处。
自然界的相似性
先看看宇宙星系。
学过地理的人都知道,月球围着地球转,地球围着太阳转。当我们的目光远离地球,锁定茫茫的太阳系时,你会发现,与地球相似的其它几颗行星,也正辛勤地围着太阳转。它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外星人真的存在吗?其它几个行星上真的有生命存在吗?
常言道: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更何况宇宙!
俯瞰浩瀚的银河系,太阳系又和其它千千万万个相似的恒星在作高速的运转。
人们不禁要问:银河系外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色呢?是否存在跟银河系相似的系统呢?
人类思考着、探索着!
还是让我们把目光暂时投向我们视线所及范围。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苹果、鸭梨相似它们的父母亲,张老师、马老师长得跟她爸她妈一个模样,说明什么?
一个道理:生物之所以相似它的父辈,乃是由于它们都是以父辈的DNA为样板进行的相似运动、相似联系、相似创造。
当代颇受争议的克隆技术,不就是在搞相似性的创造吗?
或许你会说,在我们周围的植物中,高至参天的松柏与小至原始的藻类就有本质的不同。
No!
所有的植物共同拥有相似的叶绿素。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来改变植物内部的碳、氢、氧、硫、氮、磷的不断排列组合,生成各种脂肪、蛋白质、糖、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植物才得以茁壮成长。
或许你会说,在动物界,精明强悍的人类与低等的软体动物有本质的不同。
No!
所有的动物共同拥有赖以生存的相似的血红素。它们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在体内不断产生氧化还原反应,与此同时,它们所吃的植物或其它低等动物被消化后转变成动物得以生存的能量。太阳能正是这样通过植物传递给所有动物的。
这正应了“文化大革命”期间那句话:“万物生长靠太阳!”
万物是如何“靠”的呢?
就是如此靠的。
我们为什么要吃饭?
因为我们要活着。
人要活着,就需要别人提供能量。
这能量,谁来提供?
只有太阳!
太阳是一切能量之源!
我们吃饭、吃菜、吃肉,都是在吸纳太阳能啊!
许多民族对太阳顶礼膜拜,把太阳供为祭祀的图腾,有的甚至还把太阳作为国旗的图案,其蕴意大抵如此。或许你会说,动物与植物有本质不同;叶绿素与血红素有本质不同。
No!
动物的线粒体呼吸链和植物的叶绿体非环状光合氧化还原链的化学原理是基本相似的。英国科学家彼得·米切尔为此在197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现代科学进一步证明,叶绿素与血红素的化学结构也是相似的,都是卟啉络合物。叶绿素是卟啉结合了镁元素,血红素是卟啉结合了铁元素。客观世界中看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和植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核前生物体变异而来。
相似,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
人类社会的相似性
人类社会的相似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似性也无处不在!
你看,大多数民族都不约而同地经历了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社会都经历了原始部落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为什么会是这样?自然界的相似性使然。
在人类社会的初始阶段,人们天天接触的就是石头,由于自然界作用力是相似的,由此,诞生世界各地大同小异的石针、石斧、石刀等工具,石器时代来临。到了后来,由于火的出现,人们发现陶土烧硬能制作各种各样的容器,说也怪,谁也没约定好,世界各地所有的容器都是底朝下,口朝上,为何?地球引力的相似性。自然,陶器时代接踵而至。此后,火继续烧,温度继续升,尤其是火山迸发后火山灰展现的千姿百态,人们发现,金属在熔化过程中,铜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于是,铜器大量出现,铜器时代悄然而至。此后,铁器时代才姗姗来迟。
人为什么喜欢绿色?
人为什么见到大海就心旷神怡?
人的动物性使然。
由于人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人长期与绿色森林为伴,对绿色产生偏爱,这种偏爱,已经内化为基因,代代相传,以至,我们今天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绿色了。
做一个实验:你把一只兔子放在一块水泥地与绿地的交界处,看看兔子往哪儿跑?很显然,兔子往草丛中跑。为什么,同理。
孩子为什么喜欢到户外去玩?
孩子为什么喜欢听故事?
孩子为什么喜欢听动物之间的故事,而不太喜欢听成人之间的故事?
孩子为什么喜欢看卡通片?
孩子为什么喜欢伙伴?
老师给孩子上课,总喜欢编个故事,为什么故事的主人公大都是动物?
对于这些司空见惯的问题,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那我们就不可能变不自觉的行为为自觉的行为;如果幼教研究经常被“天性”拒之门外,那我们将很难有大的作为。
英国动物园哺乳动物馆馆长戴思蒙·莫瑞斯,在他那本惊世骇俗的《人这种动物》一书中这样写到:
那些学会直立行走的猴子,大概花了100万年的时间,才从采集植物果实为生的弱小族类演变成食肉的人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形成一些小部落,一般不超过100人。然后,大约在距今1万年前,部落的模式发生了转变———农牧取代了狩猎,食物被贮藏起来,部落扩张成村落,村落变成了城镇,土制茅舍变成了高楼大厦,人类正在向想像中的天堂迈进。然而,科技成功带来的飞速进步,却使人类陷入空前的拥挤和焦躁,他们还来不急摆脱狩猎猿求偶和哺育的原始冲动,却已经在大城市川流不息的陌生人群中感到迷茫。新的刺激伴随着古老的欲望,人类时而感觉自己是主宰者,时而又害怕和担心,他们从来没有享受过如此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又在他们自诩为神圣的精神世界经受着冷漠和孤独。
人类不朽的灵魂到底在哪里?这个答案对我这个动物学家而言是十分清楚的:男人的灵魂存在于他的gaowan中,女人的灵魂存在于她的卵巢中。因为只有在这里,人类得以构成他不朽的要素———基因传递。
人是动物,我们有时很可怕,有时很伟大,但总是动物。我们也许一厢情愿自诩为堕落红尘的天使,但实际上我们只是站直了身子的猴子。
不同的文化对我们的生物基础经常造成无比巨大的影响,以至于将人类的基本共同点都掩蔽了。这经常导致不必要的不幸冲突及损害,使我们自以为每一个社会都是一个完全不同种族的集合体,彼此水火不容。过去许多人类行为方面的研究,都专注于观察各地的风俗习惯及各类细节。这些研究往往强调我们表面上的差异而忽略了我们更为基本的共同点。尽管我们的肤色、宗教信仰及社会风俗有所差异,但从生物学观点看来,我们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如果你对上述说法有所怀疑的话,请想想看:众所周知我们和黑猩猩的遗传结构有98.4%是相同的。如果我们的基因和遭受我们鄙视多年的那些无法说话、曳足而行的长毛猿类只有1.6%的差别的话,那么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又会多大呢?
我们来自于动物的遗传远比我们平常愿意承认的要多,但是我们并不应该以我们的动物天性为耻,而应以尊重的态度来对待它。如果我们肯了解、接受这个事实,我们反而能驾驭它;如果我们企图否认或压制、扭曲它,我们就可能会在自身及我们的社会造成紧绷的压力,将来终会爆发。如果我们不理不睬的时间过久,更有可能造成人类销声匿迹的危险。
都知道四川人爱吃辣,为什么?跟当地潮湿的气候搞相似。
朝鲜人为什么喜欢穿白裙?跟长白山皑皑白雪搞相似。
什么叫方言?相似的地方语言。
什么叫习惯?多层记忆积累过后相似行为模式的固化。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何谓“真理”?跟实践、跟规律相似的道理。
文学、艺术中,相似性比比皆是!
文学中强调的典型,修辞中强调的譬喻、摹状、对偶、排比,绘画中强调的神似、形似,音乐中强调的重复、再现,诗、词、歌、赋和戏曲中强调的音韵、曲调、格式,都离不开相似这个核心。
比如:
比喻,找到两种事物之间现象的相似!比如,象雪一样的白。
隐喻,找到两种事物之间性质的相似!比如,毛主席,象太阳。
排比句,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的句子。
对偶句,两个结构相似句子的连用。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背唐诗?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结构相似、韵律相似,情景相似,所以很美,也琅琅上口。
如果改成“疑是地上盐”或者“疑是地上棉”,感觉如何?就不美了!
再看李白的另外一首诗: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简直就是一个伟大的相似论实践者。
我们都有站在一泻千丈的瀑布前的那种痛快感;
我们都有停在潺潺小溪旁的闲适温情;
我们都有观赏暴风雨时获得的气势;
我们都有在柳条迎风时感到的轻盈;
我们都有在布置会场时要求的严肃端庄……
何以有这些感觉?相似的共鸣。
至于说舞蹈、音乐,那更是跟相似性结合得紧密。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于是,便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教,断机杼。”
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何以“性相近,习相远”?生活学习条件、环境不同。
相似的基因(人),不相似的条件、环境(教育),必然导致不相似的学习结果。
美国未来学家阿·托夫勒略带嘲讽地说:在一个集中的学校(工厂)集结大群学生(原材料)让教师(工人)加工的思想是工业时代天才们的一个高招。
学校的诞生,标志着按相似性原则大批量培养人才的开始!
谈到教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对于学习中的问题,教师不要拿出现成办法,而要指导学生,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联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利用这种经验、联想去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相类的经验,相似的经验 看了陈道明、斯琴高娃主演的《康熙王朝》,都说好!好在哪?好在“相似性”!你看,电视剧里许多对白,大家听了频频产生共鸣,试问,你怎么就共鸣了呢?哦,原来电视剧表面上是说古人的事,实际是在讽刺当今社会你天天所见所闻的事。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相类的经验
再举一个例子。在当今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怎么样?似乎底气不足!日本怎么样?比咱们强!想当年,在唐朝,中国曾经也让日本羡慕过。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带去中国多少灿烂的文明!现如今,我们对日本那种骨子里其实挺恨,可直面它们那琳琅满目、品质卓越的电视机、摄像机、汽车时,又不得不低下我们高傲的头颅,抠抠缩缩掏出自己的积蓄,有时,在自己的同胞面前,还情不自禁地炫耀起自己的日本产品来,那种复杂情感,至今仍是一种痛!
一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国家花那么多钱,让你们天天盯着地底下那些破碗破罐,到底价值何在?人为什么要学历史呢?”
他的回答是:学历史,首先让我们有根的感觉。一个人,若不知道自己的历史,双脚踩在地球上,是不会有踏实的感觉的。这也正是为什么人老了都有叶落归根的情结的原因。其次,学历史,让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美国在我们的领土上把咱们的飞机撞下来,气不气?当然气!以牙还牙,行不行?当然不行。实力相差太远!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承受这种屈辱!只有我们今天的屈辱、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才能换来我们下一代人的扬眉吐气!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历史总是在给我们讲着“相似性”的故事!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天天在演绎着尊严与屈辱、忠诚与欺骗、欢乐与悲伤、富裕与贫穷、奢华与寒酸的故事。俗话又说:“一个人家,穷,穷不了三代;富,也富不了三代!”环顾我们的周围,难道不是吗?回忆一下你所看的电影、电视,哪一个主人公不是为“情”所困、为“钱”所困?不同的主人公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演绎着相似的主题!也正如列宁曾经指出的:“历史有惊人的相似!”还是一个相似性。
有的国家为什么免除死刑?因为,有些人的犯罪,部分原因在于社会。是相似的社会问题使然。
人为什么喜欢看短信?
韵律的相似性、内容的相似性、感情的相似性、对社会不公的愤恨、对腐败的不满相似性,同时,充分利用手机屏幕有限,需逐行看,抖包袱的地方往往在结尾,让你会心一笑。倘若你笑后没几天再有人给你发此消息,你便觉索然无味。
思维的相似性 孔子问子贡:“我今天的成就是学习多的结果吗?”
思维的相似性
子贡:“是也!”
孔子:“非也!”
子贡不解。
孔子曰:“吾乃一以贯之啊!”
《黄帝内经》: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
老子《道德经》:多则惑,少则得。
老子还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荀子:“千变万化其理一也。”
儒家道德观的主要表述:
仁者爱人。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道生之,德育之。
法国彭加勒指出:“世界上如果只有个体的异而无相似的类,我们便不能生活,更无科学可言了。”
H·哈肯在《协同学》里描述到:“系统从无序状态变为自序状态时,它们的行动显示出引人注目的相似性。”
你觉得某个女孩漂亮,为什么别人并不这样认为?为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奥妙就在客观对象只有和你大脑中已有的概念和存储的信息(比方说,你对美的理解)相互和谐共鸣时才能产生美的感受,否则就无动于衷!所以我们说,美是相似的共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原因就在此。
所谓的某某某很善解人意,也是在说搞相似性。
中国申奥成功,著名导演张艺谋所拍的申奥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没有看过该片,如果你就是张艺谋,你想在该片中展示给国际奥委会官员什么样的一个中国呢?告诉你,时间还有限,不能超过一刻钟。我曾就这个问题问过很多老师,大家众说纷纭。有说,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说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有说展示中国环保、中国全民健身运动的。于是,这些画面语言被提炼出来:长城、故宫、武术、中国服装、中国戏剧、上海浦东开发区的高楼大厦、大连绿化、东北扭秧歌等等。张艺谋之所以为张艺谋,我们之所以成不了张艺谋,关键就在于张艺谋是“相似性”运用大师,而我们不是。张艺谋在创作的时候,始终把握与他的观众搞相似。面对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国际奥委会官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消除他们对古老同时也并不富裕的中国的顾虑呢?如何迅速打动他们的心呢?试图打文化牌,短时间肯定不能奏效。因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了解,需要时间,需要积累。那张艺谋提取的是什么元素呢?微笑!他从寻找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人之间的相似性入手。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人类的喜、怒、哀、乐,不管肤色如何、也不管文化、语言差别多大,都是相似的。著名导演张艺谋所拍的申奥片,所提取的主要元素就是各个层次、各个年龄段中国人的微笑,创作思路就是与外国人找相似,而非找相异。因为,微笑,是陌生人初次见面表达友好的一种最天然、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中国上海申博成功,著名导演张艺谋为上海所拍的申博宣传片,也获得广泛美誉。其创作思路,如出一辙。他在该片中所提取的主要元素为歌曲《茉莉花》。他也是试图借助外国人对传统上海的印象,拉近外国人与现代上海的距离,并暗示改革开放的新上海在新世纪同样能带给世界一份惊奇。
请看中国代表团申博最后时刻的报道:
附: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8年后,我长大了,你们来上海,我再唱给你听。”伴随着稚嫩的童音,申博宣传片中那曲优美的旋律久久回荡在会场上空,空气中仿佛都散发着茉莉花那股清新又浓郁的芳香———昨天(2002年12月3日),在摩纳哥,中国代表团最后一个登台亮相,精彩的陈述博得满堂喝彩。
摩纳哥蒙特卡洛当地时间11点半左右,李岚清、吴仪、陈良宇步入会场就座,立刻成为全场记者关注的焦点,代表团成员谈笑风生,洋溢着轻松的气氛。
12时28分,主持人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以一段精彩的开场白,拉开中国陈述的序幕。
吴大使的开场白说得很有艺术。“三人行,必有我师。”他一开始就用法语引用孔子的名言,表达对竞争伙伴们的敬意,“前面四个国家的陈述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他紧接着又立刻充满信心地表示:“但毫无疑问,上海将是最好的选择。”
12时30分,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走上讲台,以流利的英语发表陈述。
李岚清代表中国政府郑重承诺:如果中国申办成功,将兑现所有承诺,举办一届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举办世博会,是中国人民由来已久的梦想,中国正敞开博大的胸怀,迎接各国人民。”铿锵有力的话语,充分展现出泱泱大国雍容大度的底气。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芽……”12时35分,优美的歌声响起,大屏幕上极富感染力的申博宣传片立刻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牙牙学语的儿童,洋溢着青春活力的青年,中华大地的各族人民,还有金发碧眼的老外,人们唱着同一首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强烈地表达出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存,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理念。画面上,从故宫、天坛、兵马俑、城隍庙到现代化的高楼群,时而京剧表演、时而交响乐团,从云集的世界名牌,到古老的太极拳,乃至各种人们的生活与微笑……精心编织、交替出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多元文化交融尽在其中。
12时43分,当人们还沉浸在宣传片带来的强烈视觉和声觉冲击当中时,陈良宇市长又登上讲台,发表充满激情的陈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必将书写崭新的记录,成为国际博览业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盛会。”陈良宇最后表示:“中国人民欢迎你们”。
当时是12时50分,屏幕上出现中国人民热烈期盼申博的画面:浦江两岸,来自全国各地的人群在呼喊:中国申博,中国申博,祝福中国申博成功!
一分钟后,吴建民向全场观众介绍中国最后的一位陈述者:国务委员吴仪。“中国有句话,妇女能顶半边天,今天,吴仪国务委员是代表中国的男女公民讲话,就不是半边天,而是整片天了。”幽默的话语引起全场人士会心的微笑。吴仪身着天蓝色上装,显得格外精神。“中国人民翘首等待各位的选择。他们对世博会的热情和渴望,可能远远超出您的想象。”吴仪最后举起双手,作出欢迎拥抱的姿势,表达中国对世博会的强烈期盼,“给中国一个机会”。当时是12时56分,中国代表团结束精彩的陈述,赢得全场热烈掌声。
激动而幸福的一刻
当地时间下午2点半,会议中心的大厅里,到处是等待的人群。记者们围在安全门前,但保安却固执地宣称:3点钟才能让记者进去。
大约2时45分,大厅里突然爆出欢呼声。“是韩国人。”有几个中国记者着急地冲了过去。幸好,当时传回的消息是:第一轮中国36票,韩国28票,俄罗斯12票,大家松了一口气。但不久,韩国人又发出热烈欢呼。消息传来:“中国38票,韩国34票”,差距已经相当接近。这时,保安开始让记者进入会场。记者冲到会场门外,却发现里面的消息还不如场外快。这时,看到身着旗袍的袁鸣兴奋地欢呼。第三轮结果出来了,“我们44票,韩国32票。”这时,记者再匆匆赶回场外,发现大玻璃房内,中国人已经都聚在一起,很多人都露出兴奋和期待的神情。
突然间,最靠近会场的中国人开始发出巨大的欢呼声,整个会议中心顿时成为沸腾的海洋。很多人已经无暇再问多少票数,只知道“中国赢了!”尖叫声、欢呼声响成一片,现场内外,已经无法听见任何其他声音。在最后一轮,中国以54票胜出!
会议中心外的广场上,千里迢迢赶来助威的上海制皂集团的员工,他们拿出了大大小小的国旗,不停地挥舞。会场内,一家媒体的记者,专门带来两面大幅国旗,五星红旗四处飞扬,鲜红的色彩与人们的心情交相辉映,热烈的场面已经很难用语言表达。
我们成功了!当中国申博代表团步出会场时,受到人们的夹道欢迎。各国代表竞相对在现场的中国代表团成员,特别是陈良宇市长,表达了热情的祝贺。
在紧接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陈良宇市长表示,我们的心情难以用语言来表达。今天,对上海,对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对于世界博览事业,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我们向所有支持中国,支持上海的国际展览局成员国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觉得这是一次非常激烈的竞争,我们向竞争伙伴学到很多东西。特别让我们感动的是,每一个竞争伙伴都向我们表示祝贺,我们也希望与这些竞争伙伴一起共同努力,继续为世界博览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随后陈良宇向上海人民发表了电视讲话。
会场外,常务副市长蒋以任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人物。接受记者采访时,蒋以任表示,第二轮的时候确实有点紧张,但我们还是充满信心的。中国申博能取得胜利,最主要的是由于中国国力的强盛,有巨大的市场,当然,也是因为上海这几年的快速发展。
这是一个不眠夜。宁静的蒙特卡洛,成了中国人欢乐的海洋。
相似性,在日常人们的生活中,也比比皆是。
做个实验。如果你新买了一辆车,要上牌,你选哪个号?为什么?第一组:
京A-00000
京A-15632
第二组:
京A-E2008
京A-E2003
第三组:
京A-88888
京A-44444
结果出来了吗?
仔细回味一下你刚才选号的思维过程,你难道没发现,人的思维,就是这样不自觉地搞相似性?
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请你闭上你的眼睛。我说一句“电冰箱”。你头脑里出现电冰箱没有?是谁家的?是张老师家的?还是王老师家的?肯定都不是。肯定是你天天在家里见到的那台电冰箱。你绝对不会浮现出你没有见过的电冰箱。为什么?这就是相似性在作怪。相似你已有的记忆。
常言道:“他这个人,三句不离本行!”什么意思,说明他这个人看问题总是拿他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来参照、来搞相似匹配!
科学家贝弗里奇说:“独创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点。”
著名哲学家培根说:“类似联想支配发明。”
瓦特自从观察到炉子上的水壶被蒸汽扑腾扑腾往上顶,便潜心研究,发明了蒸汽机;后人将蒸汽机装在汽车上便出现火车;将蒸汽机装在船上,便出现了轮船;将蒸汽机装在纺织机上,便出现自动纺织机。
古代人发现树叶的齿状边缘会割破皮肤,于是模拟创造出锯子。人们看到蝴蝶等昆虫在空中飞舞,便设计制造出风筝,并认识到风筝可以借助于风力升空,又进一步联想到鸟儿的翅膀;通过相似性类比,终于仿制出初级的飞机;再通过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使得飞机制造技术大大发展起来。通过大量生物原型的观察与研究,知识不断积累,认识逐步深化、发现可模拟的对象越来越多,于是形成和发展了生物模拟学,即仿生学(Bionics)。
若能模拟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就能实行工厂化生产粮食。
又如,开辟“生化能源”是可持续性能源供应的新途径之一,利用与模拟某些细菌作用,从有机垃圾中得到可燃气体并制造“生物电池”等。
再如,利用分子仿生学和医学仿生学的新成果,可以设想未来的“人造细胞”就像今天的“人工喉”或“假肢再植”一样方便。
人的创造,一刻也离不开相似性。
美国著名创造心理学家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指出:“相似性表明,在世界上存在着某种重复发生着的、因而是有规律的现象。正是由于对这些规律的认识,人的思维才能去理解宇宙、才能去理解自身的内在现实。在精神病态、正常状态和创造状态当中,留心注意相似性的能力是一种共同的指导原则——它是一支颤抖而微弱的烛光,用它去探索和收获,用它去攻破宇宙之夜的秘密,用它去获得对我们自身部分的某种理解。人类最终的兴衰就是依赖于对相似性所做出的不同反应。”人的大脑,不管是显意识还是潜意识,都是按照相似性进行激活、联系、匹配和重组的。这是大脑信息加工的必然运动形式。
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锻炼、应用、造就这种相似性的识别能力、重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大自然经常把宏观的现象展示给人们,而将其相似的基因和原理隐藏着,让人们去寻找、去研究,谁找到了这些现象的根本原理,谁就会取得更多的成果。
你会发现:纵向相似导致学科出现,横向相似导致交叉学科出现。
我们的思维一定要符合形式相似、结构相似、过程相似、关系相似、功能相似。综上所述,“相似论”,既是本体论,又是认识论,更是方法论。
记得有位高人说过,对任何概念,精确的定义不在研究之前,而在研究之后。
在我们充分了解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发展都在共同遵循“相似性”规律之后,我们来看看“相似”的定义。
那什么是“相似”呢?
科学地讲,相似就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同与变异的辩证统一。在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同和变异。只有同,才能有所继承;只有变异,事物才能往前发展。相似绝非等于相同。
相似块 为了研究及表述的方便,我们把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而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称之为“相似块”。人们对外界的认识常常要依赖它的存在。人们大脑中的“相似块”不是静止的,它一方面和感觉器官输入的信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和其它“相似块”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产生新的“相似块”。这些新的“相似块”的组合,就是形象思维中经常出现的想象、直感的基础。
相似块
“变异”与“差异”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相似定义为同与变异,其变异不是差异。差异是变异的结果,变异是差异产生的原因。我们认为,要研究事物之不同或差异,正要从事物由相同到变异的相似过程中去研究。万变不离其宗。从这也可看出,相似论为方法论提供了深层次上的依据。
“变异”与“差异”
差异:比较论。
变异:相似论。
子女与父母相似。
比较论只研究子女哪些方面与父母相似,哪些方面有差异;
相似论研究你为什么与你父母相似。研究同与变异的原因。
相似论认为,子女与父母相似,不是你比较的结果,而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由于它们都是以父辈的DNA为样板进行的相似运动、相似联系、相似创造。
“个性”与“共性”
“个性”与“共性”
有人说,搞相似性就是只研究共性,不研究个性。这是对相似性的不了解。个性从何而来?根据相似性加上一些变异。父母遗传、言传身教的相似性,同学、伙伴的相似性,知识结构的相似性等,锻造了一个人自己的个性。还不是相似性吗?搞相似性正是更好地搞个性。
相似的三个关系 现象相似与本质相似的关系
相似的三个关系
静态相似与动态相似的关系
宏观相似与微观相似的关系
研究相似性,不仅要研究现象的相似,还要研究本质的相似;不仅要研究静态的相似,还要研究动态的相似;不仅要研究宏观的相似,还要研究微观的相似。
惟有如此,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才能更准确!
相似的三条规律 相似运动律:不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的思维,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都是在相似的同与变异中进行的。
相似的三条规律
相似联系律:一切事物都是以相似性为中介而联系的。
相似创造律:一切创造,无论是自然界的创造还是人类的创造,都是基于某种相似性而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