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井

更新时间:2023-02-22 20:46

相国井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西段井亭桥边,为唐建中年间(781-783)杭州刺史李泌所开,因李泌曾任宰相,后人取名为相国井以纪念,现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造沿革

杭州自隋代以来,城市日益发展,至唐开元年间(713-741),人口已近10万户,但杭州城区是由浅海湾演变成的陆地,地下水很咸,以传统方式凿井,井水不能饮用。李泌任杭州刺史后,发动民工自涌金门至钱塘门分置水闸,在城内市民聚居处开挖大池(井),水闸至大池间挖深沟,沟内砌石槽,石槽中安装竹管(后改瓦管),填平深沟,开启水闸,西湖水源源不断流入城内。

李泌在杭州市区建造了六口井,分别为相国井、西井、金牛池、方井、白龟池和小方井。相国井。在“甘泉坊”侧,即位于今天的浣纱路、井亭桥西侧。这是六井中最大的一井。

文物遗存

后来,由于杭州地下水质变好,人们就地掘井涌出的井水也能饮用,原有6井的功能逐渐减退。到了明代,6井中有4口井坏废,只有相国井和西井还存在。到了清代,相国井和西井也都废弃而被填埋。辛亥革命杭州光复后,人们在井亭桥畔相国井(井上有亭,井旁之桥称为井亭桥,横跨于清湖河<今浣纱路>之上,民国时一度称迎紫桥)原址用红砖砌了一个大井栏,留下了相国井的标记,使后人记住李泌的功绩。1987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在原址修建了相国井,用白色大理石井圈护栏,并在旁边立石碑记其事,并将相国井定为杭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