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

更新时间:2024-11-05 13:52

相声(Crosstalk),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它以说、学、逗、唱为形式,突出其特点。

相声溯源

发源者

俳优

春秋战国时期,在周王朝和各个诸侯国的宫廷内,有一种被称为“俳优”的艺人,他们是专为统治者逗笑取乐的。俳优与歌舞艺人不同,他们虽然也会表演歌舞,但主要是以滑稽的言语和动作来博取观众的笑声,有人考证,俳优为相声界的发源人。

东方朔

汉朝时期,汉武帝统治期间,当时宫廷里有着一个官员,名叫东方朔,常在武帝身边说些俏皮话,供皇帝谈笑取乐,他经常想出一些点子和怪招,劝阻皇上不要去干无益的蠢事,因此后人称颂他为演滑稽戏与说相声的“祖师爷”。

参军戏

五代十六国时期,后赵有个担任参军的官员周延因贪污入狱,国王石勒就令个优伶穿上官服扮作参军的模样,让别的优伶在一旁戏弄他,以此达到讽刺贪官和惩戒群臣的目的。以后,这样的表演就被称做“参军戏”,又叫“弄参军”,并从一个角色固定为两个角色,其中,被戏弄的叫“参军”,另一个叫“苍鹘”。在吴晓铃的《略谈相声的创作问题》中写道:相声是由参军戏发展、演变出来的。

张三禄

清朝道光年间,出现了一位名叫张三禄的艺人,又被称为“管儿张”,北京人,是目前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根据相关记载并推测,张三禄本是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他被公认为“第一个说相声的人”。

朱绍文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出现了一位艺名“穷不怕”的艺人,本名朱绍文,朱绍文十分喜爱张三禄的表演,就尊称比他年长40岁的张三禄为“老师”,向张三禄学习口技和笑话,并在模仿人声及鸡鸣犬吠的口技的基础上掺入故事,发展成单口相声对口相声、三人相声,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曲种。从朱绍文一代开始,行业上有说相声这一行道了,有师徒关系和行业观念了,从而有了相声宗谱。

发源地

相声表演最早出现在北京天桥一带,天桥是民间杂耍艺人卖艺求生之地。清代朱一新所撰《京师坊巷志稿》记载:“永定门大街,北接正阳门大街,井三,有桥曰天桥,街东井五,东南侧天坛在焉。”清末,相声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项目,并由单口相声向对口相声发展。清末,北京形成了以朱绍文、阿彦涛、沈春和为代表的3个相声流派。他们广收门徒,扩大了相声的影响力。

发源词

像生

“像生”一词古代早已出现,但并不是指表演技艺,而是像真的、像活的的意思。宋代百戏中,出现了“学像生”“乔像生”,指模拟的技艺。

像声(象声)

到了明朝时期,“像生”一词逐渐演变成了“像声”(有的写作“象声”),“像生”中摹拟自然和人的声音这一特长,慢慢转化成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即口技。“像声”明代即以盛行,沈德符野获编》、张潮虞初新志》等书均有记载。

相声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从一个人模拟口技的“像声”演变成单口笑话,就改称之为相声。

相声大事记

1862年(同治元年),咸丰帝驾崩,勒令百日之内不能动乐演戏,迫于生计,朱绍文改行到北京天桥一带“撂地”说相声。

1902年( 光绪二十八年),21岁的“万人迷”李德钖应邀进入石头胡同的“四海升平”茶社等杂耍园子演出,这是相声创立以来第一次由撂地演出转到园子。

1908年,百代公司为“万人迷”李德钖和“张麻子”张德泉合说的相声《对对子》《交租子》《灯谜》《怯封钱粮》等录制了唱片,他也成了录制相声唱片的第一人。

1927年7月,张寿臣陶湘如在天津广播无线电台直播,表演相声《对春联》,这个表演是“相声上电台”现有可查证的最早记录。

1956年2月11日,侯宝林与郭启儒参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节目《春节大联欢》,并表演了相声《夜行记》,这是新中国最早的“春节联欢晚会”,也是相声第一次登上春晚的舞台。

1961年初,中央广播说唱团将挖掘、记录的传统相声印成内部资料,共四册。它是最早的一部传统相声脚本的总集。1961年1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派人分赴沈阳长春哈尔滨天津济南、汉口、南京等地寻访老艺人,挖掘传统曲目,历经6个月,前后共录了近三百段,迄今保存完好。

1980年,侯宝林等人应邀赴日本访问,与日本学者进行交流,这是相声界的第一次国际交流。

艺术特点

表演形式

相声的表演形式主要分“说”“学”“逗”“唱”四点,这四门口技,就是模仿曲艺“八角鼓”里的特点,这个曲种从它的形式上讲,是以唱为主以说当先。不管它是学,或者是唱,在它的正题开始之前总是先说一个铺场的小段,说完之后才进入正题,所以它占有“说”字。它的“学”是双学一人,名叫双簧”,前边也使用铺场小段(是又说又学),学是主科。“逗”,是用熟练的艺术语言技巧引出丰富多彩的幽默滑稽笑料。“唱”,是它能唱出各地不同的各种曲调,声拥不着乐器伴奏,所以它只用“八角鼓”里的“说”“学”“逗”“唱”这四门口技来充实和丰富上演的节目。具体说来,“说”“学”“逗”“唱”的内容是这样的:

“说”包括“说” 、“批”“念”“讲”四种手法。“说”,指吟诗、对对联、猜谜语解字意、绕口令、反正话、俏皮话、短笑话、趣闻逸事等。曲目主要有《熬柿子》《五星楼》《天王庙》等。“批”的曲目主要有《批生意》《歪批〈三国〉》《批〈聊斋〉》等。“念”,指“贯口”,作品主要有《菜单子》《地理图》《洋药方》等。“讲”的曲目主要有《讲帝号》以及单口相声解学士》《化蜡扦》等。

“学”各种口技、双簧,模拟方言、市声以及男女老幼的音容笑貌、风俗子惯礼仪。作品主要有《学四省》《学四相》《规矩套子》等。模拟方言,又叫“倒 中,过去也叫“怯口”, 是为表现人物的愚昧憨厚。最初大多是模拟河北省深(泽)、武(强)、饶(阳)、安(国)一带的方音。当时,某些北京人讥讽从这些地方来永做工的人“怯”,诬为“一嘴蚂蚱籽,两腿黄土泥”的“怯勺”,带有明显的鄙视成分。后来发展到模拟山西话胶东话天津话宝坻话唐山话。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又扩及上海话苏州话广东话,四十年代中期以来,又增加了学英语。 新中国成立后,又出现了模拟外国味的中国话、华侨说普通话等。学做小买卖的吆喝喝又叫“货声”,主要模拟卖大小金鱼、卖茶鸡蛋、卖熏鱼炸面筋、卖硬面饽饽、卖馄饨、卖布头、卖估衣、卖包子的吆喝声。

“逗”就是抓哏取笑。“甲”“乙”二人,一宾一主,一智一愚,以滑稽口吻互相捧逗,褒贬评论,讽刺嘲谑。作品主要有《论捧逗》《找堂会》《老老年》等。

“唱”演唱 “发四喜”“弦子书”“太平歌词”以及“农家乐”“算了又算”“十二月探梅”等民间小调,还有学唱各种戏曲、曲艺,统称之为“柳活”。

常用服饰

旧时代的相声艺人身着肥袖长衫,利于传统相声特别是学唱戏曲的“柳活”的表演。新相声中有时演员进人人物,特别是化装相声,则按所扮演的角色化装。

作品结构

关于相声的结构方式,一般都把相声结构分为“垫话”“瓢把”“正活”“底”。随着相声艺术不断革新,相声结构也在变化,上述规律之外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是全局性的。变化主要集中于“垫话”和“瓢把”。为了适应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欣赏习惯的变化,相声篇幅大大缩短,直接影响到“垫话”。三言两语,就得进入正题,再容不得东拉西扯、长篇大套,有时干脆取消了“垫话”。与之配套的“瓢把”变得可有可无,不再成为相声结构中的独立构成成分。

常用道具

●醒木:来自评书,经常在长篇单口相声中也会用到。

折扇:在表演过程中可以虚拟为其他物品:刀枪棍棒(《大保镖》)、笔(《杨乃武写状》)、鼓槌(《口吐莲花》)等。

手绢:可以在化妆时作为道具使用:《学四省》《武松打虎》《捉放曹》。

●桌子,传统相声中常用的道具。表演对口相声时为逗哏站在桌外,捧哏站在桌子里边。表演“腿子活”时则以桌子区分前后台和上下场门。

御子:唱太平歌词时伴奏的乐器,一般是两个竹板

相声术语

术语特点

相声建立行业以后,相声艺人之间相互交流日益频繁,逐渐使用了一些本行专用的特殊词语,俗称“行话”。行话的产生和流行是有其社会根源的。旧时代,民间艺人靠卖艺糊口,既需要同行的帮助和支持,又需要与整个社会相抗衡,为了保护同行和自身,逐渐积累起成套的行话,用来说明门户,联络感情,互相关照。他们管受过传授熟悉行话的人称之为“内行”,强调“在家义母春典”,江湖中有“南春北不用,北春南不用”之说。出于竞争的需要,旧时代的艺人十分注重行话的保密性,没有 师承关系,概不传授,有所谓“宁赠一锭金 ,不赠一句春”之说。 相声艺人和鼓曲、杂技艺人的行话基本一样。

术语内容

艺术流派

参考资料

相声分类

按人数

●单口相声,由一个演员表演。长篇单口相声,通常分为数次表演,类似于评书,但更注重笑料。

●对口相声,演员人数为2人,演员为一捧一逗。依甲乙二人说表内容的轻重与语言风格之不同,可分为“一头沉”“子母哏”和“贯口活”三类。

(男女相声,对口相声的一种)

群口相声,演员人数在3人或3人以上。甲称“逗哏”,乙称“捧哏”,丙称“腻缝”。

按内容功能

●讽刺型相声:可讽刺自己或别人。如侯宝林的《夜行记》(讽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姜昆的《如此照相》(讽刺文革时期的社会现象)。

●歌颂型相声:主要在中国大陆,通常要配合政府方针、政策。如马季的《新〈桃花源记〉》(歌颂社会主义农村新面貌)、侯耀文的《京九演义》(歌颂京九铁路建设者)。

●娱乐型相声:《说方言》《爱情歌曲》之类。

按著作时代

传统相声:清末民初时期到1949年。

●新相声:1949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

●当代相声:20世纪80年代以来。

经典剧目

传统相声

现代相声

区域发展

台湾相声

1949年,国民政府退守台湾,一批相声演员也到了台湾。当年,魏龙豪(魏苏)和吴兆南结识,在中国广播公司警察广播电台等广播电台一同主持相声节目。随后在1967年起,开始收集资料灌制“相声集锦”“相声选粹”“相声捕轶”以及“相声拾穗”。

最初,相声的主要听众是以眷村为主的外省人。而后由表演工作坊(简称“表坊”)于1985年推出舞台剧“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由李立群李国修主演)之后,造成了轰动。

接着,“表坊”于1989年推出了《这一夜,谁来说相声》(由李立群金士杰陈立华三人主演),1991年推出《台湾怪谭》(李立群单口相声),1993年年推出《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由李立群、冯翊纲重新诠释),1997年推出《又一夜,他们说相声》(冯翊纲赵自强卜学亮三人主演),2000年,推出《千禧夜,我们说相声》(赵自强、金士杰、倪敏然三人主演)。最后,在2005年,推出了《这一夜,Women说相声》(方芳、邓程慧、萧艾三人主演)。

在1988年4月,冯翊纲宋少卿组成相声瓦舍(随后加入黄士伟),开启了舞台剧融合相声艺术的创作表演。在2004年7月8日,辅佐“可以演戏剧团”推出第一部作品“给我一个胶带”。

1993年,台北曲艺团成立,除了相声以外,同时推出许多中国特有的说唱艺术,如双簧数来宝快书京韵大鼓梅花大鼓、河西大鼓、单弦等。

在2004年,倪敏然和艺人夏祎乾德门合演《大宅,门都没有》,同年和倪嘉升父子二人共同推出《没大没小说相声》,于2005年5月,获得第16届金曲奖传统暨艺术音乐作品类最佳曲艺专辑奖。

新马地区

1949年之后,一部分中国南部的演出团体前往马来亚地区发展(当时新加坡马来西亚尚未独立)。相声艺人冯翔、白言、路丁在马新地区表演相声。因为马新地区所独有的多元语言环境使得“马新相声”较“大陆相声”和“台湾相声”别具一格,但也因为中文并非主流语言的问题使得马新相声界的职业演员很少。

粤语相声

粤语相声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但大众一般以为粤语相声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对于粤语相声的身世,大众已较少争论。但是普遍认为,粤语相声是黄俊英在向相声演员马季唐杰忠等人学习以及借鉴北方相声后,逐渐将其发展壮大的。

相声演员马季对粤语相声的发展与成长甚是关怀,他对整个粤语相声有着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黄俊英与马季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粤语相声始盛于20世纪90年代左右,在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黄俊英杨达这对粤语相声搭档最广为人知。在此之前,较为人知的粤语相声演员有林兆明张悦楷等。之后的粤语相声演员有何宝文陈坚雄等。

粤语相声以生活趣事、粤语文化、语言方言等为主,贴近大众,发展到现代,在粤语地区已有很大一群拥趸,甚至影响了一代以粤语为母语的年轻人。

像北方相声一样,粤语相声也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但在2016年5月开始,粤语相声效仿“德云社”驻点演出,开创一个名为“浄心堂”的平台,为重新竖起粤语相声的地位取得较好的效果。

传承保护

代表人物

总人数见相声师承关系总表

入选非遗

2006年12月21日,经过3个多月的公示调查,北京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对外公布。第一批市级“非遗”名单,相声位列其中。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正式对外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声”。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相声项目保护单位北京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曲艺团、中国广播艺术团(中国电影乐团)评估合格。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