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6 00:24
《看不见的客人》是奥里奥尔·保罗执导,马里奥·卡萨斯、阿娜·瓦格纳、芭芭拉·蓝妮、何塞·卡罗纳多主演的悬疑电影。该片于2017年1月6日在西班牙上映,同年9月15日在中国上映。后在西班牙、欧美、中国台湾地区陆续公映,并被中国台湾观众评为“满意度第一”的影片。
多里亚·艾德里安(马里奥·卡萨斯饰)是一名事业蒸蒸日上的企业家,家中有美丽贤惠的妻子和活泼可爱的女儿,事业家庭双丰收的他是旁人羡慕的对象。然而,野心勃勃的多里亚·艾德里安并未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生活,一直以来,他和一位名叫劳拉·维达尔(芭芭拉·蓝妮饰)的女摄影师保持着肉体关系。某日幽会过后,两人驱车离开别墅,却在路上发生了车祸,为了掩盖事件的真相,两人决定将在车祸中死去的青年丹尼尔·加里多连同他的车一起沉入湖底。之后,劳拉遇见了一位善良的老人(何塞·卡罗纳多饰),老人将劳拉·维达尔坏掉的车拉回家中修理,然而令劳拉·维达尔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老人竟然就是丹尼尔·加里多的父亲。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2017年8月29日,片方发布“环环相扣”版海报;8月30日,片方发布超长“狼人杀”版预告及“各怀鬼胎”版人物关系海报;9月1日,官方确认导演奥里奥尔·保罗将来华出席北京首映礼,及成都、广州、杭州、上海、南京等多地的电影宣传活动;9月4日,片方发布了“烧脑40s”版中文预告;9月7日,影片曝光了“谎谎相扣”版终极预告和“最后的审判”版终极海报;9月12日,在北京举行中国首映礼;9月15日,在中国公映,同时曝光“父母之爱”主题预告。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谈到拍摄影片的灵感,导演奥里奥尔·保罗透露,他从小读阿加莎·克里斯蒂、柯南·道尔、迪克森·卡尔的作品长大,对其中的密室杀人题材尤为感兴趣,因此希望拍摄一部纯粹的悬疑电影向经典致敬,“这个影片也是以谋杀悬疑为一个开头,情节当中不断有真实和谎言进行交叉,最后把真相揭露出来。”奥里奥尔还透露,奥托·普雷明格的《劳拉》(1944年)对他创作《看不见的客人》也有很大影响。
除了从小受到经典侦探小说的熏陶,奥里奥尔·保罗的电影创作还受到了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影响,他透露,诺兰是他现阶段最喜欢的导演,《记忆碎片》对他的启发一直很大。奥里奥尔·保罗表示,“诺兰在电影元素中最强调一点就是‘时间’这个词,所以我在‘时间’上被他影响很大。”
这一点在片名上也有所体现。《看不见的客人》在西班牙的原名叫做Contratiempo,这个词很难用任何一个英语单词翻译,它本意上是讲不幸的事情,另一层意思就是对抗时间。“片中律师古德曼反复提到,只有180分钟来想办法证明你的清白,怀表一直转的时候就相当于电影名Contratiempo。因此,针对于西班牙市场取了这个名字”,奥里奥尔谈到片名的含义解释道,“在西班牙以外的市场使用invisible,因为影片的开头是一个密室杀人案,凶手像人间蒸发,这就是我所谓的‘看不见’。”
《看不见的客人》的故事是保罗自己创作的,他坦言写剧本时非常有难度:“这个剧本我写了一年,最大的困难就是反转,因为每一次反转就要创造一个对案件的全新解释,而每一次解释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保罗透露,在自己的第一个版本剧本中,片中的律师角色是个男的,“大家看到片中的父亲戴着眼镜、留胡子,其实是很方便易容的。但最后我没有这么做,因为我觉得母亲的角色能把对儿子的情感渲染得更足,所以还是交给母亲来完成这个故事”。该片剧本改了13次,创作了一年多,其中每一次反转都意味着构建起新的逻辑和故事。
音乐原声资料来源
影片的结构从内容上分为以下六大部分:第一部分艾德里安的视角展开,叙述了他为洗脱自己罪行而编造的故事;第二部分在金牌女律师的质疑下艾德里安重新虚构了另一一个故事;第三部分,金牌女律师揭示了艾德里安叙述的纰漏,并运用伪造的证据使艾德里安说被害者的沉车地点;第五部分,女律师推断出杀案事件真实的发生过程;第六部分是该影片最大的反转部分,与艾德里安对峙的女律师是被谋杀者的母亲埃尔韦 所扮演的,她与丈夫托马斯策划了取证的全部过程。
《看不见的客人》就运用了非线性中的套层叙事结构,每一层中“叙述者”所言是真是假都有待考证。就如同玩一把高手如云的狼人杀,每个人都隐藏的很深,身份难辨。《看不见的客人》中,导演更是大胆的使用了两个套层结构:男主角与律师的谈话,嵌套了他叙述的车祸案;而车祸案里,又嵌套着情人向男主角叙述的另一个故事。这样一层套一层的结构,和逐渐加快的镜头切换节奏,为剧情中的43次反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看不见的客人》的片头,影片利用夜内城市外景的拼接,以多个空镜头,辅以悬疑感十足的音响垫乐,意图营造一种紧张而富有悬念的环境氛围。随着一个女人的下车入楼,镜头从外景实景转切至内景实景,以主观引导的方式,并通过电梯等道具,将环境逐步深入,直至到达故事的主要发生地:男主人公多里亚的房间——一个完全的内景实景环境,一个室内空间。
随着女律师与多里亚对话的展开,开始出现以记忆为载体的闪回镜头,环境再次由内景切换至外景实景。通过多次相似的镜头组接,影片快速地将现实与过去的双线叙事拼接起来,还原回忆场面,使影片的悬疑感和紧张感再次提升。
影片中,场景与环境不断在过去与现实这两个时空之间的切换,打破了原有的时间线。通过叙事结构的改变,影片的场景与环境分切也被处理得十分复杂而细致,使整部影片的节奏更加紧张,人物性格也在镜头的环切下表现出旗帜鲜明的差异性。
该片两个非常明显的叙述层似乎暗示了电影的这些叙述特征,并在艾德里安与埃尔韦拉的叙述层中,俩人的叙述具有复调性。影片有两种讲述机制,一是由声音讲故事,另一种是影片之后看不到的大叙述者的讲述。影片中出现多个叙述者,进而形成叙述分层的现象,对此,不仅应该分析叙述分层的构成方式,更应该分析这种叙述分层对于主题构建的意义,尤其要意识到电影创作者如何利用叙述分层形成各叙述层次之间的对话,进而扩展影片的主 题内涵。
不同的叙事视角确立不同叙事的叙事视野与范围,该影片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并且导演运用了两个主人公的视点,进行相互关照,第一人称叙述范围有限的弊端被遮盖了起来。
艾德里安与埃尔韦拉两个叙述视角的切换,展现了不同层次的故事,体现出一种类于全知的总观,这样多角度叙事使影片增加层次感。电影对于叙事学整体来说,看起来具有一种示范的价值,因为,与词语叙事的主导情形相反,电影中的大影像师、大叙述者这个第一机制的在场较难完全隐迹,尽管有第二叙述者的介入。
在《看不见的客人》中看到限知所带来的反差效果,艾德里安与埃尔韦拉叙事视角的变化使凶杀的真相反差呈现出来,当事人的感受所造成观众意向性错乱也在叙述角度的置换中消解。
影片从密室杀人案牵涉出车祸案,导演通过男主角与女律师的每一次对话不断拆解案件。两起命案,两具尸体,整个过程中的“受害者”和“加害者”屡屡确认,却又不断否定。男主角努力想洗脱自己的嫌疑,然而面对案中案的现实,女律师告诫他:“没有痛苦,就没有拯救。”在女律师多次提醒注意“细节”的情况下,观众不断猜测到底谁才是凶手,可是不看到最后一番绝对无法肯定。因为在影片中,导演通过打火机、钢笔、服装等小细节埋下了诸多伏笔,只有案件终结,才能将蛛丝马迹串联成章。
《看不见的客人》通过画面构图的巧妙设计描绘出艾德里安和“弗吉尼亚”的人性对决。创作人采用对称构图、分割构图、静态构图等表现出对决双方在针锋相对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过程。影片采用多角度的构图手段,通过不同的构图技巧表达出不同的感情色彩和人物内心世界。
影片中对于人性的探讨尽显深刻,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说,《看不见的客人》将女性放置于与男性平等的对话台上,彰显了属于女性的话语权。每个人都有一副面具:艾德里安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被墨水浸透的衬衫,隐喻了他内心的腐烂,但同样的面具下,埃尔韦拉是正义的守护者,真正的善依然守望着人性的光辉。这不仅仅是电影隐藏的叙事逻辑,也是创作者所要传达的隐藏的女性主义话语。
人声可以直接准确的表达人物思维,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同时还可以弥补画面信息。人物通过语言的语调和声音的变化同样可以营造不同的感觉。弗吉尼亚知道艾德里安将自己垂死的儿子推入水中见死不救时候的对峙(属于人声对白),此时的弗吉尼亚既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同时还无法隐藏自己的愤怒。二人的情绪同样都不稳定,声音颤抖、音量抬高使得这段对白直击观众的内心。
影片中的音乐便是古典乐器的表现,无论是音乐的节奏还是风格,都紧扣悬疑二字,这样音乐效果也为电影本身附加了一层神秘色彩。在影片伊始,空镜头与音乐Goodman的声画结合,音乐同画面的色调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带入色彩,一下子吸引住了观影者的目光。
影片的音乐设计巧妙,围绕电影情节的推动而出现,这部影片中,音乐作为不缺或缺的一部分与电影的剧情和画面相辅相成。它使得电影的情节与画面更加富有深意和内涵,同时也加深了悬疑氛围。
影片中所有人都是正常人,只在偶发的不正常中,被挤压、不断变形,又在变形中产生新的挤压、裂变——这样的过程,除了让人享受神经紧攥,也感受被自己心中同类质黑暗“吓到”的真实感,产生后怕绵延的况味。故事在男人和律师的不断虚与委蛇中,层层剥茧,呈现出一个又一个版本。观者也随着讲述的反转,对故事的理解不断进入下一层。西班牙导演编剧奥里奥尔·保罗把故事布局安排得很精致,细节有铺有垫有收,氛围凄惶黯淡,却并非一惊一乍的邪乎。(大众日报评)
全片悬疑氛围的塑造,毫无破绽的逻辑,让不少观众看到手心发汗。该片以“剥洋葱式”层层反转包裹感人至深的父母之爱,呈现出一部会令人流泪的悬疑片。影片结构精巧,丝丝入扣,推理有条不紊,逻辑严丝合缝。影片通过“剥洋葱式”的层层反转和“抽丝剥茧般”的极致细节,在扑朔迷离的案件中剖析复杂的人性。其中,不但展现了正宗的悬疑范,而且还通过父母之爱的内核将其高度升华。(1905电影网评)
《看不见的客人》虽然在现实的时空中仅仅经历了几个简单的内景与街景,甚至主要情节均发生在一个简单的房间之中,但影片通过多角度的记忆回溯,将许多外景画面与人物臆想中的虚拟画面拼接起来,且分切得细致精妙而不破碎,将一个较单一的情节线表现得复杂而悬疑性十足。而影片通过对场景蒙太奇手法的多次使用,从场景拼接的角度,利用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与艺术作用,将影片的吸引力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而影片中亦有许多精妙的构图与光影关系运用,黄金分割和前后景的运用在影片中屡见不鲜。因此,从场景蒙太奇和影视美学的角度考虑,不论是对整体影片画面风格的塑造还是对情节发展的推进作用考虑,这部影片无疑是一部值得中国电影产业与创作者借鉴和学习的佳作。(《戏剧之家评》)
《看不见的客人》讲述了一对夫妻为揭示儿子死亡真相并寻找凶手作案证据的故事,独特的叙述分层以及叙述视角的转换是该影片最大的亮点。影片由艾德里安与埃尔韦拉所假扮的律师两个叙述层相互交织,凶杀的真相在 两人对话的交战中得以展开,通过不可靠的叙述事件真相抽丝剥茧般显露,使观众从中获得一种心理体验与观影快感,达到消遣功能;导演独具匠心地采用两个叙述视角,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同时体现出十足的悬疑感。这些叙述手法的运用,构造出了多维的观影角度并给予了观众拓展探紊影片的意义空间。(《新闻研究导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