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珍藏

更新时间:2023-10-26 11:54

《看不见的珍藏》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924年。

内容简介

收藏家赫尔瓦特,六十年来,不喝酒,不抽烟,不旅行,不看戏,将所有的钱都买了画。他的藏画有二十七本,每本专门收藏一位大师的作品,这些大师有荷兰的伦勃朗,德国的丢勒,意大利的曼台涅。……当他因战争引起的激动双目失明后,唯一的乐趣就是“每天下午能把他的画夹子翻上三个钟头,跟每幅画都象跟人似地说上一阵。”这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唯一内容和生命的唯一寄托。但是在“钞票的价值象逸出的煤气似的,转眼化为乌有”的年月,他一个月的养老金还维持不了一家人两天的生活。为了一家人的性命,为了妹妹那四个在战争中失去父亲的孤儿,他的大女儿连同他的妻子,瞒着他将收藏中的珍品,用极便宜的价钱一幅幅地卖了出去。就这样,他的珍藏,“早已随风四散荡然无存”了。可是对于他这个盲人来讲,它“还完整无缺地存在着”。

因此当古玩商人突然来访,引起了母女二人的惶乱与惊恐。在说明真相之后,古玩商人受母女二人的请求,为了不摧毁老人的最后幻想,为了不剥夺老人生活中的唯一乐趣,答应不打破这场骗局。于是在盲人收藏家在请他共同欣赏这些看不见的珍藏时,演出了动人的一幕。

创作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德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许多人在前线阵亡,或受伤至残丧失了劳动能力。同时,这场战争严重地破坏了德国经济,生产急剧下降,因战争失败而出现的负担,也都转嫁到劳动人民肩上。战后德国垄断资本集团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用不断降低工人和职员的实际工资, 削减救济金、养老金和抬高物价,对劳动人民实行残酷的掠夺以保持其高额利润。再加上由于战争带来的食品及生活必需品的严重匮乏而造成的黑市的猖獗,和20世纪20年代末由美国蔓延而来的经济危机,使通货膨胀趋势更加高涨, 劳动人民生活状况更加恶化,千千万万的人在饥饿战线上挣扎。

茨威格并未直接地正面地去反映德国这场持续了十数年之久的社会大灾难和人民生活的惨状,也未厉声谴责造成这场灾难的根源——帝国主义战争。而是依照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独特感受,在《看不见的珍藏》里,叙述了一个外省盲人收藏家的倾家荡产。

人物介绍

收藏家

主人公沉溺于一个自己所营造的精神世界而不能自拔,早已偏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他所沉溺的精神世界与他所处身的现实世界的巨大反差,衍生出巨大的悲剧性,而处于旋涡中心的悲剧主人公却全然不知。更富有意味的是:盲人收藏家的现实虽然脆弱得不堪一击,但他的精神世界却充实而美丽。“因为一个人用来局限自己的范围愈狭小,他在一定意义上就愈接近于无限”(茨威格语)。而这个既狭小又无限的空间正好给作者提供了尽兴地施展自己心理分析才能的天地。

老人的亲属

与盲人收藏家不同,老人的妻子和女儿是生活在现实中的清醒的人。她们用柔弱的身体为老人支撑起一个虚幻的世界,以老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圆合着老人的梦。她们象征着人性和道德的感召力量,体现着作者一贯推崇的温柔、善良、仁爱和牺牲精神。这些基督式的人物与那些偏执型的人物同样缺乏真实性,但在作者的笔下却同样具有感染力。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看不见的收藏》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为背景,借一位艺术古董商对外省一位盲人艺术收藏家的一次拜访,描写了收藏家一家的不幸生活,从一个很特别的角度来反映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不幸和损害。小说的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由于战争,整个国家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通货膨胀让很多人家倾家荡产,生计无着,如小说里的那个双目失明的名画收藏家,他的养老金还不够一家八口人两天的生活花费。在作品中,当盲人收藏家要古董商参观他的名画收藏时,摆在眼前的竟是一张张白纸。事实上,在物价飞涨、家境困窘的情况下,盲人收藏家的妻子和女儿把家中可以变卖的东西全都变卖完了之后,早已经背着老人偷偷地把他的收藏给变卖一空了,否则全家就得饿死。

小说通过对比,控诉了战争对社会造成的极大损害,揭示了普通人被残酷的社会现实所践踏的心灵痛苦,从而更加突出了作品的主题,充满着人道主义精神。

从主题的多义性来考察,确切地说,它不是一个纯粹的悲剧。就赫尔瓦特的个人命运而言,他是悲剧式的;就那些古代名画的大批散失而言,也是悲剧式的;但是,从这位热爱古画的老人身上,从他那种宁肯饿死也决不随便卖掉古画的行动中,可以看到艺术在人们心中产生的伟大力量。法西斯战争可以毁灭成千上万的艺术珍品,战后的经济危机可以使成千上万的艺术珍藏散失,但毕竟无法毁掉像赫尔瓦特老人那样的古代文化珍藏者的心。野蛮的战争终究无法毁掉一切人类文化。“看不见的珍藏”——赫尔瓦特辛辛苦苦搜集起来的那些古画珍藏,确实是“看不见”了,在人家中消失了;但对于赫尔瓦特来说,却又是“看得见”的,因为这些古画早已牢牢地“珍藏”在他的心中。

艺术特色

叙述

这篇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截取了最富于包孕性的一个生活片段,用鲜明的对比感染着众多读者。艺术古董商到名画收藏家家里要看名画,看到的却是被换掉的一张张白纸;盲人收藏家“看画”时心醉神迷的神情与古董商迷惘、慌乱的善意的“欺骗”;盲人收藏家约请古董商看他的藏画时盛情、激动的心情与他妻子和女儿惶恐不安、凄凉哀伤的表情等皆形成强烈的反差,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

人物形象

作者把主人公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致力于人物灵魂的开掘,表现了人物独特的精神力量。在古董商参观盲人收藏家的收藏时,作品通过盲人收藏家的语气、动作、神情等,一层层写出了他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展示了老人对艺术的巨大热情。作品结尾,老人用看不见的双眼目送“我”离去的特写镜头,更加突显老人因收藏艺术品而产生的自豪、幸福感。作品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深入的挖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老收藏家的形象。

双目失明的老收藏家要古玩商参观他的艺术收藏。事实上,在物价飞涨、家境每况愈下的困窘中,他的妻女为了一家人和四个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能够活下去,早已悄悄地把这批收藏变卖一空了。因此,老人要古玩商看的只是一片空白。作品把主人公置于这一特定的情境,淋漓尽致地表现他对艺术珍藏的痴情。随着人物内心世界逐步丰满,完成了视艺术为生命的老收藏家形象的塑造,从而突出了主题。

作品从参观收藏前前后后老人的语气、动作、情态,一层一层地写他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当听到来访的不速之客是柏林大古玩行老板时,他那情不自禁的大声喊叫,那“用来表示不容置疑的高兴和衷心欢迎的亲切手势”,那“猛力的亲近得有些吓人”的频频握手和一再重复的问候,极其生动地渲染出一种意外的惊喜。由于经济拮据,多少年来,他不得已中断了同这家古玩店的往来,尽管他这个“又穷又老靠养老金过活的人”根本没有可能再向古玩商购置任何艺术品,但毕竟勾起了往日美好的记忆。待到古玩商言明他这次来并非为推销藏画,而是看望他这位旧日的“老主顾”和“德国最大的收藏家之一”的时候,他的面部立刻“现出高兴和自得的神情”。在深受感动和深感欣慰之余,他用“一种温和的甚至可以说对人很亲近的语调”约请古玩商看他的藏画。这种盛情,显然出自对艺术的深情,观赏自己几十年含辛茹苦节俭成癖买来的古画,已经是他生活里唯一的享受了。失明以后,他“每天下午还是把画册全部取出来,至少要摸摸这些画。他总是按照他多年来已经记熟了的次序一张又一张地去摸它们”。“只要他还能摸和数这些画,他就跟睁眼看见这些画一样快乐。”遗憾的是无人分享他的快乐,他认为在他住的小城镇里,“没有一个人配看他那些珍贵的收藏”。他的心是寂寞的。现在“懂行的”古玩商来了,怎么能不让他一饱眼福,不一起畅游一次艺术王国呢?他迫不及待地要向古玩商展示自己的稀世珍品,他为不得不把时间推迟到午后而怏怏不乐,他无法午睡,把二十七卷画册早早摊在桌子上,侧耳倾听楼梯上的脚步声。古玩商终于如约来到时,他没有一句寒暄,而是说:“好,现在我们就开始看吧!”这一系列细节突出老人对看画的兴奋、焦灼,也就是突出了他对艺术的热情。

接着从老收藏家“看画”时的心醉神迷,进一步深刻地展现他对艺术的巨大激情。作品用细针密镂的笔法描述他怎样小心翼翼地拿起他心目中的《大马图》,怎样全神贯注地用“心”去观赏,“一下子从他那两颗早已瞎了的不再转动的眼珠里显出一阵光明和一种智慧上的满足”;又描绘他怎样兴致勃勃地在一张白纸上准确无误地指点着并不存在的收藏章,眉飞色舞地大加夸赞,以及怎样由于摸不到《安提莪普》上的凹纹而顿生疑窦,直到古玩商凭着记忆谈论和称赞了这幅蚀刻画上的各个细节,他才重新高兴起来。他得意洋洋地告诉家里人,在他死后,这些画可以使她们“成为这个城里最有钱的人”。……他记得每一张画的色调,对每一张画都有深刻的理解和深深的眷恋。他眼前是沉沉的黑暗,记忆里却埋藏着无限丰富的珍藏,一经触及就进发出不可遏制的欢乐,和高贵动人的心灵呼唤。看画之后对自己的收藏作出的安排更加深化了他对艺术的挚爱。古玩商带给他一个美好的下午,使他心理上感到极大的满足,作为对“知音”的答谢,他郑重其事地宣布要在遗嘱中写上把全部收藏的出售委托给这位古玩商,唯一的请求是印一份美丽的藏画目录作为自己的墓碑。得到古玩商的许诺后,他死沉沉的眼窝里又现出了喜悦的神情。他亲切地诚恳地握着古玩商的手,他死而无憾了。

作品着意突出老收藏家由热爱艺术而产生的幸福感,和现实的残酷形成对照。对艺术的挚爱写得愈真、愈深,作品的悲剧色彩愈为浓重。老人热情洋溢地赞美珍藏,而在作为见证人的古玩商面前,那些美的珍藏早已被搜刮一窄。老人衷心为珍藏感到骄傲,认为自己为亲人们留下了一笔可观的财富,其实他留下的只是一堆废纸。他心满意足地自以为对身后珍藏的归宿做了妥善处置,他哪里知道占玩商答应的是永远无法兑现的事情。在作品的结尾,老人把身子从窗口探出来很远,用那双看不见的眼睛目送古玩商离去,他“高高兴兴的笑脸,凌驾于大街上愁眉苦脸、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人群之上,由一片善意幻觉的白云托着,远远脱离了我们这个严酷的现实世界”。这个特写镜头浮雕似的再次凸现出沉醉在虚假的幸福中的老收藏家形象,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和悲凉辛酸。

作品对老人妻女的刻画,也主要从心理活动着手。她们对老人满怀爱心,可正是她们夺去了他的珍藏,而且不得不千方百计地欺骗他,这该有多少隐痛。就在这次看画过程中,她们一时紧张不安,一时稍得安慰,一时为亲人的喜悦而喜悦,一时又为目睹亲人喜悦的虚幻而惨痛难言,种种感情全都通过具体场景表露无遗。例如,老人提出请古玩商看画时,他的妻子突然“举起双手”向古玩商“表示恳求,一边猛力摇头表示不同意”。与此同时托词要求推迟看画时间。恐惧和焦虑之情,不言自明。为掩盖无画可看的真相,她必须在“看画”之前做出安排,请求古玩商的合作。但是要向一个陌生人吐露家庭的秘密,又该是何等尴尬难堪。因此,她举止“不知所措”,说话“结结巴巴”。再如看画时,母女二人看着老人神采飞扬地炫耀那早已荡然无存的珍藏,“她们一边笑着,一边流下了眼泪”,一句话写出了她们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听到老人要把不复存在的藏画印出目录作为墓碑,自是心痛欲裂,“她们两人互相支持着,一阵阵寒颤从一个人的身体传到另一个人的身体去,她们不约而同的反应就好像是从一个身体上发出来的一样”。

作品影响

1984年,江苏电视台将《看不见的珍藏》改编成电视小说。

作品评价

河北省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教授朱红素《世界著名作家艺术个性研究》:茨威格强烈谴责了投机商视奇货可居囤积的丑恶现实和亵渎行为,严正控诉了罪恶的社会对文化的毁灭和对人们精神的戕害。同时又深情饱蘸地歌颂了盲人收藏家对艺术的至诚热爱,执着追求的崇高精神。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是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一九三四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一九四二年在孤寂与幻灭中自杀。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