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6 15:10
《看世纪末向你走来》的另一个向度,当然是21 世纪迎面而至。龙应台提出的问题不但是质疑世纪末,也诘问了21 世纪。
龙应台的《野火集》造成风潮,一把火延烧到解严,而其势甚至不可停遏。 1986 年6 月,龙应台等不到蒋经国的死亡,等不到台湾群起打破党国体制,就举家迁到瑞士。告别了她的故土。
对龙应台而言,她错失了台湾四、五十年来最大的变局,也错失了做为一个批评者最能发挥影响力的时机。然而,她投身进入景深更广的世界变局之中。离台之后成为《中国时报》驻外记者的一员,从而进入到新闻的第一线力,使她的评论增添了记者报导的色彩。她目睹了欧洲的变化,亲历东西德的合并,更深入苏俄,探访中国大陆……
《看世纪末向你走来》的另一个向度,当然是21 世纪迎面而至。龙应台提出的问题不但是质疑世纪末,也诘问了21 世纪。
台北的书店明亮华丽,纸张昂贵、设计精致的书映眼满坑满谷,有点排山倒海的架势。新书上市不到一星期,已经被下一波更新的书淹上来,覆没,不见了。隔天的旧报纸还可以拿去包市场里的咸鱼,书,连被卖掉的机会还没有就已被卸下、遗忘。那被卖掉的书也都是速食品,匆匆吞下,草草抛掉,下一餐速食又来了。
每次跨进那明亮华丽的书店,就难免自疑:我写书,在这廿世纪末的时空里,究竟有什么意义?这些文章,我知道,既不能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什么太平,也不能教人如何“游山、玩水、看花、钓鱼、探梅、品茗”,享受人生的艺术。但是如果把我当作廿世纪末中华文化里的一个小小的典型,这些文字也许在有意无意间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焦虑。
焦虑,意味着面对问题追索答案而不可得的一种苦闷。
面对——序
辑一 人在欧洲
给我一个中国娃娃
清道夫的秩序
番薯
想念草地郎
烧死一只大螃蟹
斜坡
打开二二八的“黑盒子
台湾素描
视大奖?必藐之
——与马悦然谈诺贝尔文学奖
桃色之外
可以原谅,不可以遗忘
思想栏杆
丑陋的美国人
德国,在历史的网中
泰国来的?
瑞士人
人道难为
猫川幼儿园
阿敏
人的味道
辑二 都是过客
一个美国人死了
谁的公园?
莫斯科有条街
在一条泥土路上
都是过客
当国家统一的时候
毒药
我的手里有一块钱
陕乐四号
柏林来的亲戚
帮手
走,跟我到小冷去!
效率就是等待
敞开的俄罗斯家门
“婚礼”前夕
双城记
历史的一刻
末代总理:
统一的奇异果
——一年以后
辑三 大陆印象
吵架
电梯小姐
打架
故乡异乡
北京派出所
路口
寻找一个岛
高老太太
我不站着等
山间小路
辑四 看世纪末
发现台湾发现我
妈妈讲的话
重回旷野
遇见阿土的那一天
见证者
秩序还好吗?
人吃人的西方
在疯狂中保持清醒
三百与三十万
背着包袱的驴子
国破山河在
——知识分子的心灵流亡
附录
一只白色的乌鸦
三个和一个
——龙应台杂文散议
龙应台,作家、社会批评家、思想家。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生于台湾高雄,1974年毕业于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深造,攻读英美文学,1982年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纽约市立大学及梅西大学外文系、并任台湾中央大学外文系副教授、台北市文化局长等。现任香港大学传媒及新闻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著有《野火集》等作品多种。在欧洲、中国两岸三地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