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鉴定

更新时间:2023-03-31 18:55

检查前准备

1.向患者交代病情,告知患者检查目的,帮助患者放松心情。

2.标本采集前了解患者有无用药史,需在应用抗生素前取样鉴定。

操作方法

1.常见标本主要有各种分泌物,皮肤的角质性物质,如毛发、指(趾)甲、鳞屑,及脓汁液、穿刺液等,粪便和尿液,组织块,环境中的各种标本材料等。

2.采集标本应新鲜,最多不超过2h,如不立即送检则必须放入冰箱保存,尽速送检;应在用药前采集标本;标本采集量应充足,血液和脑脊液不少于5ml,胸腔积液不少于20ml,活体组织应采2份标本,1份送病理科、1份送镜检和培养。

3.对常见致病真菌应掌握的鉴定原则是首先区分酵母菌和霉菌。如在初代培养基上培养出酵母样菌落,在鉴定前应进行分类纯化。在排除细菌和其他真菌污染、区分混合感染后,对纯菌落进行鉴定。

4.霉菌鉴定较为复杂,传统鉴定方法主要依据分生孢子的个体发生过程结合其他特征进行鉴定。初代培养后根据形态学特征可鉴定至属的水平,再依据不同真菌的鉴定要求,采用标准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一步完成菌种鉴定。目前真菌手工鉴定系统及自动化真菌鉴定系统正逐步应用于临床。

临床意义

1.可通过培养真菌进行正确分类。

2.进行真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有助于治疗。

3.对于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有一定意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