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05 13:41
睹货逻国中亚古国。位于嵚岭(Pamirs,即帕米尔高原)西南,乌浒(Oxus)河上游,自古为联络印度、中国、西亚、中亚诸地区的交通、贸易中心,也是政治、文化重镇。又称睹佉罗国、吐火罗国、吐豁罗国、兜呿罗国、兜佉勒国、都佉国。据《大唐西域记》卷一所载,此国东西达三千余里,南北距千余里,东阨嵚岭,西接波剌斯(波斯),南有大雪山(即兴都库什山),北据铁门(撒马尔罕南方)。
(梵Tukha^ra、Tuh!kha^ra、Tus!a^ra,藏Tho-gar、Thod-dkar)
气候温和,多疾疫。由于冬末春初霖雨不断,故僧徒每年自十二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皆行安居。其人民志性恇怯,容貌鄙陋,但粗知信义,甚不欺诈,多衣叠,少服褐。以金、银等为货币。又,其语言称睹货逻语,由阿耆尼(焉耆)语、龟兹(库车)语二种方言构成,属印欧语系,与邻近之印度、伊朗语系不同。
此地原为伊朗民族所居,属古波斯帝国的一部分,后为亚历山大大帝所征服,成为希腊人的殖民地。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出现大夏国。汉武帝时,大月氏(西方所谓Tokharoi或Tokhari的民族)夺取大夏的统治权,故两汉三国时代皆称其为月支国。尔后此地建立贵霜王朝,大肆扩展疆土。然西元320年后,陆续遭受印度笈多(Gupta!)王朝、波斯萨珊王朝、■达(又称挹怛,Ephthal)的入侵或统治,至六世纪末臣属突厥(Tu|rk)时,境内已分成二十七国。隋唐时,此地曾多次入贡中国,七世纪左右更内附于唐,后为阿拉伯回教徒所统治。
佛教在此地自古即颇盛行,依《阿育王法敕》、《善见律毗婆沙》卷二等载,阿育王曾派遣传道师来此。多罗那他之《印度佛教史》第五章亦述睹货逻王闵那拉(Minara,当系《那先比丘经》中之弥兰王)时,提多迦(Dhi^-tika)率五百阿罗汉前来弘法。同书第十三章又谓迦腻色迦王时代的妙音(Dbyan%s-sgrogs)为睹睹货逻人。另据《俱舍论光记》卷一、《出三藏记集》卷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及《开元释教录》卷九所述,撰《阿毗昙心论》的法胜、译《增一阿含经》与《中阿含经》的昙摩难提、译《阿毗昙毗婆沙论》的浮陀跋摩、译《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的弥陀山,以及在义净之译场任证梵义的达磨末磨,亦悉为睹货逻人。另外,依库车附近之克孜尔(Kizil)千佛洞壁上的藏文记载,可察知睹货逻人曾致力于此洞窟壁画的完成。
此地之佛教徒常往来于迦湿弥罗地方,禀承小乘说一切有部的教法,并将之广传至库车、吐鲁番、中国等地。近代在中亚出土的睹货逻语佛典断片,据考定系作于六至八世纪间,且几乎全译自梵语原典,多属说一切有部典籍,而未见有大乘经典。又,佛典中大部分是故事性浓厚,以在家信徒为对象的经典类,而以出家众为对象的论书及戒本数量则甚少。
◎附︰季羡林《大唐西域记校注》卷一〈 睹货逻国〉注(摘录)
睹货逻一名译法甚多,东晋·释道安《增一阿含经》序称前秦·建元(365~384)中有兜佉勒国僧昙摩难提来居长安;僧伽跋澄(383年到达长安)译《鞞婆沙论》中作兜佉勒国。此外,汉译佛经中还有兜呿罗、兜沙罗等译法。《魏书》作吐呼罗,《隋书》、《唐书》作吐火罗,《新唐书》作土豁罗。藏语文献作Tho-kar、Tho-gar、Thod-gar、Thod-kar、Thod-dkar;粟特文献中作'tw'r'k;回鹘文献中作twry、twxry、twqry。关于吐火罗或睹货逻名称的讨论,参阅下列论文︰痕宁〈Ttaugara〉BSOS,第八卷第四期,1937年;贝利〈Recent Work in Tokharian〉,《语言学研究集刊》(TPHS),1947年卷;痕宁〈Argi and Tokharians〉,BSOAS,第九卷第三期,1948年;痕宁《粟特语杂考》,1940年,伦敦。玄奘以‘睹货逻’三字校正吐火罗的译法,或许意在强调梵名原文Tukha^ra第二音节为长元音。
据《通典》、《太平寰宇记》引用之《魏书》〈西域传〉文,睹货逻国或吐火罗国都是薄提城,薄提当即薄底延或拔底延城。
睹货逻或吐火罗不仅为国名,而且被人们用为地名。玄奘称,睹货逻国故地南北千余里,东西三千余里,东阨嵚岭,西接波剌斯,南大雪山,北据铁门。……自数百年,王族绝嗣,……分为二十七国。然据《西域记》本文分述诸国情况来看,卷一之呾密国至揭职国十六国、卷十二之安呾罗缚国至达摩悉铁帝国十三国,皆位于睹货逻国故地,凡二十九国。看来在所谓睹货逻国故地之境内,‘依川据险’,‘各擅君长’的林立小国实不止二十七之数。玄奘所见之睹货逻国,当指臣服于西突厥阿史那氏叶护可汗的吐火罗国,非吐火罗人当年独自立国的吐火罗。是以玄奘名之为睹货逻国故地,自不足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