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0 23:52

知(拼音:zhī、zhì)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从“口”为形,“矢”为声。“知”的本义指晓得、了解、识别。引申做使动用,表示使知道。又作名词用,指知识、知觉。知引申指人的认识能力、智慧,此义后写作“智”。“知”又由掌握知识引申为主管。

字源演变

“知”与“”是同源字。甲骨文中有图1的字形,由“子”“大”“口”“册”四部分组成;或作图2,省去“口”;或作图A,“大”变作“矢”;或作图3,从“口”不从“册”;或作图B,“子”变作“于”。商代金文作图C,从“大(矢)”“口”“子”。学界多认为这些字形是“知”与“智”的初文。“大”表示大人,“子”表示儿童,“册”表示简册,整个字形表示大人对儿童说话的情景,下方“册”可以理解为说话内容就是简册中所记。字形所揭示的意思是:成人按照简册记载的内容来教育儿童,而简册记载的内容是智慧,是知识。构形上还有一种理解:“知”的会意字起初就如金文〔图B〕所示,只由“大口子”三个符号构成,表示大人教给儿童知识;下方的“册”或“口”是后加累增的表意符号,加“册”意在突出简册之意,而加“口”意在突出口说之意,“于”是指发出可用来交流的声音,构形虽各有侧重而音义并无区别。

从西周至战国的金文材料看,上述商代文字诸形,以上作“大、口、于”,下作“曰”形居多,如西周晚期毛公鼎作图D,战国晚期中山王壶作图4,以形而论,应该都属于“智”字之形。至于“知”字,根据现有材料,大概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晚期的汤鼎有字作“图5”,从矢从口,上下结构。《说文》小篆字形变上下为左右结构(图7),后世的汉隶、楷书基本沿袭小篆字形。

“知”字所从的“矢”字,应是根据读音音化的声符。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认为“矢”另有作用:“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矢”是箭。箭射出去是极快的。这段话的意思是,知道、认识的事物,就能像箭射出去一样脱口而说出。

智慧之“智”与知识之“知”本无严格区分。“智”既用为智慧之“智”,也用为知识之“知”;“知”除了用为知识之“知”,也常常用为智慧之“智”。大约到汉代用法分工才逐渐确定,分化为两字。

知(智)字在造字时,既可表示智慧,又可表示知道,二者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知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知道,二是让别人知道。所以“知”又表示“使人知道”。如“通知”就是把某件事情让别人知道。

知道、了解、理解人和事物,是通过眼看、耳听、鼻嗅、口尝、手摸和大脑思维而获得的,因此引申为知觉、感觉。如《诗经·桧风·隰有苌楚》:“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诗人羡慕羊桃树青春茁壮,枝繁叶茂,没有知觉,也就没有痛苦。

有智慧有知识便会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尊重、赏识、优待。《管子·四称》:“昔者有道之臣,委质为臣,不宾事左右,君知则仕,不知则已。”大意是古代有原则的臣子,自从下拜为臣之后,不去巴结君主的近臣。君主赏识他就做官,不赏识就退隐。

有知识有智慧,适合于主持某一范围内的重要事务,故引申为主持,即掌权。宋代以来的县长叫“知县”,本是“知某县事”的简称,意思就是管理某县的行政等事,又称“县知事”。其他如“知府”“知州”等,都是管理或主持一府、一州的长官。

因为彼此的交情,只有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加深厚。所以“知”引申指“交好”。“知己”是最好的朋友,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其他如“知心”“知音”“知交”都指要好的朋友。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五】【矢部】陟离切(zhī)

词也。从口从矢。

说文解字注

“词也”注:白部曰:“𣉻,识词也。从白,从亏,从知。”按此“词也”之上,亦当有“识”字。知、𣉻义同,故𣉻作知。

“从口矢”注:识敏,故出於口者疾如矢也。陟离切,十六部。

广韵

陟移切,平支端 ‖ 矢声支部

知,觉也。欲也。陟离切。六。

康熙字典

【午集中】【矢部】 知;部外笔画:3

(zhī)《唐韵》陟离切。《集韵》《韵会》珍离切。《正韵》珍而切,并智平声。《说文》:词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

又《玉篇》:识也,觉也。《增韵》:喻也。《易·系辞》:百姓日用而不知。《书·臯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

又汉有见知法。《史记·酷吏传》:赵禹与张汤论定诸律令,作见知法。注:吏见知不举劾为故纵。

又相交曰知。《左传·昭四年》:公孙明知叔孙于齐。注:相亲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适郑,鬷蔑一言而善,执手遂如故知。《楚辞·九歌》:乐莫乐兮新相知。

又《尔雅·释诂》:匹也。《诗·桧风》:乐子之无知。注:匹也。

又《广韵》:欲也。《礼·乐记》:好恶无节於内,知诱於外。

又犹记忆也。《论语》: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又犹主也。《易·系辞》:乾知大始。《左传·襄二十六年》:公孙挥曰:子产其将知政矣。魏了翁《读书杂抄》:后世官制上知字始此。

又扬子《方言》: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谓之知。《黄帝素问》:二刺则知。注: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为知。

又药名。《日华志》:预知子,取缀衣领上,遇有蛊毒,则闻其有声。

又地名。《左传·昭二十七年》:公徒败于且知。

(zhì)又《集韵》《韵会》知义切。《正韵》知意切。并与智同。《易·临卦》:知临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谓之知。

又姓。《左传》:晋有知季,即荀首也。别食知邑,又为知氏。

又《谥法》:官人应实曰知。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规范提示】“矢”的末笔捺改点。

【写法】“矢”宽“口”窄,顶部“矢”高,底部“口”高。“矢”,各笔右端都抵竖中线;两个横笔上短下长,下横起笔偏左,收笔于田字格中心;末笔点收笔于竖中线。“口”,上宽下窄;㇕(横折)的横段写在横中线上侧。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上中古音

(参考资料:汉典)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汉典)

方音集成

注意:下表所列为“知道”之“知”训读。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