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3 20:58
战友成了兄弟姐妹,战场成了第二故乡!火热青春情义无价,铿锵信念感天动地!
时隔十余年,“知青文学”代表作家梁晓声再次推出力作《知青》。与之前的知青题材小说相比,本书首次全景式地展现了知青生活。作者在写作这本书时,对知青往事已经有了多年的沉淀,叙事中加入了更多成熟、冷静的思考。作者以平实质朴的语言描绘了那一代青年人对理想的追求,对命运的反抗,以及在苦难面前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小说以史诗般的宏大叙述和细腻的情节描写展现了知青一代的热血青春,跌宕的情节和丰富的意蕴使小说处处体现着苦难中不灭人性光辉。总之,这是一本使人温暖、给人力量的书,既适合经历过知青岁月的人凭吊往昔,又可以让现代的青年人了解那一段历史,从阅读中获得更多对生活的思考。
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被一种不正常的“红色”所笼罩。
赵天亮和全国千千万万知识青年一起,背起“上山下乡”的行囊,去“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知青们在一场瓢泼大雨中来到北大荒,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员,开始了火热的垦荒生活。一望无际的麦海是他们的主战场,收割、赶羊、养马、灭火、修电线、砸石头、边境巡逻、夜斗群狼……异常艰苦甚至充满危险的劳动生活锻炼,使赵天亮、周萍、齐勇、孙曼玲等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迅速成长,并结下了兄弟姐妹般的深厚友谊。
在陕北坡底村,知青们的插队生活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文革”极左思想毒害了一些当地干部,使本就贫穷的村民日子过得更加艰难。赵曙光、冯晓兰、武红兵等知青,不负老支书、王大爷等老党员的信任和重托,带领群众打机井、搞副业、分钱富民、迁村避险,与淳朴善良的人民群众生死与共、命运相连。
从城市到乡村,从乡村回城市,知青们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爱恨交织、一次又一次生离死别,生命轨迹从此改变。他们用青春亲吻着土地,亲近着人民,挑战着命运,思索着时代……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祖籍山东荣成,出生于哈尔滨。1968年秋赴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1974年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就读。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浮城》、《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发表有长篇小说《生非》,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知青》第一册目录
第1 章 闪电的光耀下,大雨冲刷着知青们一张张年轻的脸。
第2 章 人永远也不想说的事儿其实很少,多半是暂时不想说的事儿。
第3 章 麦收队伍排成长长的横列,站在麦海的边缘。
第4 章 青年想将那一拎包书仍藏回筐堆,可分明又怕失去,孤注一掷地拎起了包。
第5 章 屋里看起来再也没有什么可藏东西的地方了,一切一目了然。
第6 章 不知什么时候,一些人已经悄悄包围了他俩。
第7 章 其实,有时候我又觉得好孤独,这会儿就是。
第8 章 囤子却没再次扇他,反而拥抱住了他,拥抱得很紧很紧。
第9 章 武红兵呆站在门前,伸出手欲推门,却又缩回了。
第10 章 慌不择路的三个人跑进了死胡同。
第11 章 你跟我认识不是一天两天了,多少总该受我点儿影响吧?
《知青》第二册目录
第12 章 黑暗中,他能感到,那些狼就从他身旁蹿过来,又蹿过去。
第13 章 方婉之被困在黑暗冰冷的雨夜里,惊慌失措。
第14 章 天快黑了,团长伫立在海边,心事重重地凝视眼前的波涛翻涌。
第15 章 他抱着涛涛扑倒在船上,将涛涛的头护在身下。
第16 章 周萍忽然睁开了眼睛,双眼亮晶晶的,满是幸福。
第17 章 总之我发过毒誓,这辈子再也不到那条街上去了。
第18 章 赵天亮赶紧放下碗,跑到卫生间门口,轻抚她的后背:“怎么了?”
第19 章 我希望看到今年的春节,大家能用自己挣的血汗钱,过得像点儿样子。
第20 章 你们就当着我的面,再好好美一次,再让我好好感动一次吧!
第21 章 你如果不记住,老了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活得很没劲儿!
第22 章 青春是如此美好,即使在茫茫荒原上,在凛冽寒风中,也散发着快乐的本性。
第23 章 忽然,魏明放在冰窟窿旁的桦树枝被拖动了。
第24 章 相信我,只要那原因是应该原谅的,我保证原谅你。
第25 章 插有苏联国旗的一艘大许多的巡逻艇快速开来。
《知青》第三册目录
第26 章 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树林金灿灿的叶子闪烁不止。
第27 章 它们一动不动,是那么地镇定,仿佛不失尊严地听天由命了。
第28 章 大家看得目瞪口呆。
第29 章 她一甩袖子,将藏在身后的画甩了出来,展开在大家面前。
第30 章 箱子里的衣服散落了一地。孙曼玲发泄地将衣物踢得东一件西一件。
第31 章 你走哪儿,我跟哪儿。你就是走向地狱,我也跟向地狱。
第32 章 周萍从慌乱中反应过来,搂抱着书包跳下车厢,喊:“来……”
第33 章 维吾尔族汉子再一次催马靠近车厢,再一次用长竿递送。
第34 章 赵天亮慌慌张张打开木箱子,取出一支枪,压上子弹夹,将车门拉开一道缝,朝外开了一枪。
第35 章 门旁站着一名陌生的持枪民兵,见赵天亮跑来,往门口一站,把枪一横,挡住赵天亮。
第36 章 马婶已盘着一条腿,稳稳地坐在一只黑色大木箱的箱盖上了。
第37 章 你想让我们孙家怎么做,你们才能原谅我们孙家的孩子,你只管说……
第38 章 赵天亮家里,戴黑眼镜、缠黑纱的赵父大发脾气。
第39 章 我对于我们这个国家的希望那就在于,看民间还有没有善的种子。
第40 章 宁落一屯,不落一人,这么个道理你都不懂啊!
第41 章 齐勇举叉在手中,大叫着向群狼冲过去……
第42 章 人的生命比粮食宝贵,比土地也宝贵。
第43 章 人命关天的事,你俩要积德!
第44 章 如果她不肯原谅我,那我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了。
第45 章 吴敏:“你认错人了。”她绕过沈力,无心再看画,匆匆而去。
作家梁晓声的“青春如歌——《知青》上海见面会”2012年8月17日上午上海书展上海展览中心的中央大厅举行。梁晓声十分耐心和读者一一交流、为购书者签名,并嘱咐工作人员实在来不及可以再找时间签。
作者谈《知青》
时隔20多年,梁晓声再度提笔写《知青》,其实来源于电视剧的创作邀约。他表示,自己起初还是有些犹豫,因为从1980年代以后,知青题材的禁忌就越来越多,直到现在有些禁区还是不能触碰,况且“再写至少不能低于前几部”。最后,让梁晓声下定决心再写知青的是一位领导的一句话:“作家应该有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责任。”
“写知青十年就是‘文革’十年,我没法绕开‘文革’的背景写作这个题材,也没有任何其他题材能够像知青题材这样自然而然地展现‘文革’那十年的历史。如果把这个背景过滤了,那还不如不写。”梁晓声说,这部《知青》其实也是对“文革”的反思。他也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年轻人更清楚、更深刻地了解那个时代。
电视剧《知青》于2014年5月底在央视一套播出,立即引起了不小争议。有观众认为美化了知青生活,也没有把当时复杂的时代背景写透,但梁晓声表示自己的这次创作带有非常大的诚意,在这部作品中,人物和故事都是虚构的,却最大限度地接近那时候知青的思想状态。在昨天的见面会上,梁晓声反复提及,他原来的电视剧本写了59集,但最后播出是45集,缺失的那14集,虽然基本保留了原貌,但多少还是破坏了整部作品的完整性。
小说《知青》其实就是根据电视剧剧本改编而来,也是对电视剧的一种补充。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共计100余万字。梁晓声说:“这本百万字的小说才是唯一保留了创作原貌的原著。包括我着力描写但在电视剧中被删除的,其中最多就是关于上海知青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