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尾大眼鲷

更新时间:2023-08-31 00:35

短尾大眼鲷(学名:Priacanthus macracanthus)是大眼鲷科、大眼鲷属鱼类。体略高,侧扁,呈长卵圆形;体最高处位于背鳍第VI棘附近。眼特大,瞳孔大半位于体中线下方。吻短。口裂大,近乎垂直;下颌突出,颌骨、锄骨和腭骨均具齿。前鳃骨后缘及下缘具锯齿并具有一枚后向之长强棘。头及体部皆被有粗糙坚实不易脱落之栉鳞;侧线完全。背鳍单一,不具深缺,具硬棘Ⅹ棘,软条12~13;臀鳍与背鳍几相对;背鳍及臀鳍后端圆形;胸鳍短小;腹鳍中长,短于头长;尾鳍截形或中央略突出。体背呈鲜桃红色,愈近腹部颜色渐渐变淡,腹部呈银白色;背鳍、腹鳍和臀鳍均有明显之黄色斑点,尾鳍一般则无。

形态特征

成鱼

背鳍Ⅹ-12~13;臀鳍Ⅲ-14;胸鳍17;腹鳍Ⅰ-5;尾鳍16。侧线鳞87~90,侧线上鳞11,侧线下鳞36~38。鳃耙4~5+20。体长为体高3.0~3.2倍,为头长3.4~3.6倍。头长为吻长3.4~3.7倍,为眼径2.1~2.2倍,为眼间隔4.1~4.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8~2.0倍。

体长椭圆形,侧扁,背缘和腹缘浅狐形,体以鳍棘中部处为最高;尾柄短,侧扁。头大。吻短钝,约为眼径1/2.眼巨大,上侧位,距吻端与距鳃盖后上角约相等,眼上缘达头背缘。眶前骨边缘具细锯齿。眼间隔宽平。鼻孔每侧2个,紧相邻,近眼前上缘。前鼻孔小,圆形;后鼻孔大,裂缝状。口大,上位,几垂直。下颌稍长于上颌。上颌骨后端扩大,伸达眼前缘下方。上下颌齿细小,上颌前端具6尖锥牙,斜向内侧,下领两侧牙较上颌牙大。犁骨、腭骨具绒毛状齿,舌上无齿。前鳃盖骨边缘具细锯齿,隅角处具一强棘鳃盖骨无棘。鳃耙细长,约为眼径2/5。

体被细栉鳞,鳞粗糙,不易脱落。侧线完全,上侧位,与背缘平行。

背鳍1个,鳍棘部和鳍条部相连,无缺刻,起点位于胸鳍基部上方,鳍棘尖锐,各棘顺序向后增长,最末的鳍棘最长;鳍条部基底短于鳍棘部基底,边缘圆形。臀鳍与背鳍鳍条部同形,起点在第八背鳍棘下方,具3鳍棘,鲭棘边缘具细锯齿,以第三鳍棘最长。胸鳍短小。腹鳍较大,伸达臀鳍起点。尾鳍浅凹形,上、下叶不延长。

全体赤色,腹部浅色。各鳍浅红色。背鳍、臀鳍、腹鳍鳍膜间具棕黄色斑点,斑点有时消失。

幼鱼

初孵仔鱼全长1.38毫米,卵黄囊椭圆形,油球位于吻下方,前端有4~5黑色素丛,肌节8~9+17对;1天仔鱼全长2.30毫米,口窝出现,鳍膜增高,胸鳍芬出现,消化道尚未突出体外,眼开始有黑色索,肌节7+19对;2天仔鱼全长2.23毫米,口裂形成消化道2曲,眼及晶休基本呈黑色,卵黄囊及油球均消失,肌节6+18对。

全长2.40毫米仔鱼,头部显得很大,眼显著增大,鼻孔1个,口斜位,眶前骨外缘出现锯齿,颅顶中央出现半圆形隆起嵴,头后出现1冠棘,尾鳍出现弹性丝,尾部下缘有一列10~13个黑色素胞、约等距排列,肌节6+19对;全长3.95毫米仔鱼,鳍膜退化、尾下骨形成,颅顶色素增多,鳃盖棘基部出现菊花状色素,尾下骨出现4~5个色素,肌节7+16对。

全长4.65毫米稚鱼,吻钝短,口斜位,上颌骨边缘有刺突,前鳃盖骨有4棘,臀鳍出现鳍条,尾上下叶出现数鳍条,尾部腹缘有5~6个色素胞,约等距排列,肌节7+15~16对;体长5.15毫米稚鱼,尾鳍发育完善,胸鳍鳍条生出,背鳍后部棘膜间出现数个放射星状黑色素,鳍条部背缘有一列色素,鳍条间有少数色素排成一列,臀鳍基部出现1列色素,鳍条上一列7~8个色素;全长10.15毫米稚鱼,颊部下缘出现1隆起嵴,鼻孔2个,眶上骨外缘呈锯齿状,各鳍基本发育完成,尾鳍楔形,颅顶、眼前后缘、鳃盖骨基部色素增多,躯干前半部胸鳍上方出现较大菊花状色素胞。

生活习性

短尾大眼鲷为暖水性中小型近底层鱼类,基本不作长距离洄游,主要栖息于水深80~120米,以100米海区较集中,底层水温16~18℃,盐度为34.5‰以上。有昼夜垂直移动习性,昼沉夜浮。幼鱼夜间趋光结群。济州岛东至中国台湾北部,水深70米以深大陆架边缘海域,偶尔进入长江近海。

短尾大眼鲷属杂食性,主要摄食小乌贼和浮游甲壳类,其次是小鱼和短尾类。平均饱满系数,春季最高,夏季、冬季次之,秋季最低,昼夜摄食节律以拂晓最高、午前稍降,午后急剧下降,黑夜最低。

分布范围

海域范围:分布于东印度洋至西太平洋,西起印度尼西亚,东至菲律宾,北至俄罗斯大彼得湾,南至澳洲。在中国分布于东海、台湾海域、南海,在台湾主要分布于各沿海及澎湖等海域。北纬30°以南、浙江南部分布较集中,在北纬25°30′~27°00′、东经121°30′~125°30′一带,并延伸至北纬28°、东经125°~126°附近,以2~4月数量最大,在闽南和浙江北部外海亦有分布。

国家地区:澳大利亚、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缅甸、新喀里多尼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东帝汶、越南。

繁殖方式

中国东海产卵期为5~8月,盛期为6~7月,产卵场位于北纬27°~29°30′、123°~126°之间。水深50~200米等深线内,以渐江南部和福建北部外海为主东海南部产卵场水温为17~20℃,盐度34.04~34.50‰,底质为沙泥。性比接近1:1,属分批排卵类型。绝对生殖力变动于49.64~374千粒,绝对生殖力R(粒)与体长L(毫米)和体重W(克)的关系式为R=29.2L1.649,R=5580W0.6524。

卵圆球形,彼此分离,浮性,卵膜薄而光滑,无色透明,卵周隙中等,卵径0.65~0.75毫米,卵黄粒细而均匀油球1个,直径0.17~0.20毫米。受精后50分钟发育达4细胞期;受精后7小时30分钟后神经沟形成;受精后9小时40分钟后胚体形成,视囊出现,原口封闭,克氏泡出现,胚体上出现星状黑色素胞;受精后12小时30分钟,克氏泡消失,尾芽形成,胚体围绕卵黄约2/3,水晶体和听囊出现胚体上黑色素胞移聚、黑色素从在嗅囊形成1对、听囊前后两侧各2个背脊成斑块状但不达尾端,肛门两侧各有4~5个黑色素,油球上方开始出现黑色素胞3~8个,卵黄上色素消失;受精]3小时30分钟后,胚体围绕卵黄约4/5周,嗅叶有1较大黑色素丛,眼后上方有斑状黑色素1块,肛门上方尾部两侧各有1黑色素丛油球上黑色素2~3个,油球位于吻下近吻端。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5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该种鱼为高经济价值的鱼种,可为底拖网、延绳钓及手钓所获,渔期全年皆有。肉质细嫩唯鱼鳞很难处理,可连皮一起剥除,油炸、煮味噌或姜丝汤皆适宜。其肉质坚实,以鲜食为主。中国民间食法多以红烧、清炖为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