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9 10:57
短尾蝮(学名:Gloydius brevicaudus)是蝰科亚洲蝮属的一种头侧具有颊窝的中小型管牙类毒蛇。体型短粗,头略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头侧具1条黑色或黑褐色眉纹,上、下缘镶白边。通身背面黄褐色、灰褐色、黑褐色或肉红色。身体两侧各具1行大圆斑,圆斑在脊部交错或并列,少数融合。
短尾蝮以及其同属的其他物种曾经归隶美洲的蝮属(Agkistrodon),Hoge等人认为该属亚洲与美洲的种类在头骨、外翼骨、尾下鳞等特征上有明显不同,因此将亚洲种类分出建立新属——亚洲蝮属(Gloydius)。蝮蛇的分类一直存在争议和分歧,主要集中在种和亚种之分。Stejneger在1907年根据日本的蝮蛇命名了日本蝮指名亚种,并根据韩国釜山的蝮蛇命名了短尾亚种。1977年,Gloyd根据中国安徽的标本命名了扬子亚种,根据北京和河北的标本命名了东陵亚种。后来赵尔宓等人将日本蝮短尾亚种提升到种级,称短尾蝮。国内外许多学者将扬子亚种和东陵亚种作为短尾蝮的同物异名,但也有学者同意它们的有效性。同时研究发现中国不同地区曾经被认为是“日本蝮”的蝮蛇都是短尾蝮分化形成的居群。
头背具左右对称的深色斑,略呈“八”字形。枕部具“()”形斑纹。头侧具1条黑色或黑褐色眉纹,上、下缘镶白边,比眼径稍宽,始自颊窝,贯穿眼睛,直达颈部。头腹前部具1对黑色或肉红色长形斑,位于颔片和下唇鳞之间。通身背面黄褐色、灰褐色、黑褐色或肉红色。身体两侧各具1行大圆斑,圆斑边缘色深,中间色浅,近腹侧常不闭合、形似马蹄。圆斑在脊部交错或并列,少数融合。体侧近腹面具不规则深色斑,略呈星状。腹面灰白色,密布黑褐色、灰褐色或肉红色点斑,中后段更密,甚至全黑。尾腹后段黄色,尖端常黑。
体型短粗,雄性最大体全长478(414+64)毫米,雌性最大体全长392(344+48)毫米;尾长与体全长之比约为0.12。头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头背大鳞前置,约占头背面积的一半。吻鳞宽略大于高,上缘约为鼻鳞宽的一半;鼻间鳞宽大于长,后外侧缘尖细,略向后弯,形似逗点;前额鳞相对较大;额鳞和眶上鳞约等长,顶鳞比前两者略长。鼻鳞较大,分前后两半,前半一般大于后半;颊鳞1枚,略呈方形,高和宽约相等;眶前鳞2枚,上枚明显大于下枚;眶后鳞2~3枚,上枚小,下枚呈新月形,向前延伸至眼后下方。上唇鳞7(2-1-4)枚,个别一侧6或8枚,第1枚与鼻鳞完全分开,第2枚较小,不构成颊窝前缘,第3枚最大且入眶,之后各枚逐渐变小。下唇鳞9~12枚,以10~11枚居多,前3~4对接颔片。背鳞21(23)-21-17(15)行,仅中段最外行平滑或全部起棱。雄性腹鳞134~147枚,雌性腹鳞137~153枚;肛鳞完整;雄性尾下鳞29~44对,雌性尾下鳞28~43对,少数个体有数枚单行。
头骨长宽比约为2.04。顶骨背部呈三角形,骨嵴明显;后额骨与额骨接触;鳞骨后末端超出脑匣。基蝶骨和基枕骨突起发达;外翼骨前端分叉深,外侧突细长。腭骨三角形,具齿4枚;翼骨齿11(11~14)枚;下颌骨齿12(10~13)枚。
半阴茎外翻时长达第5~8对尾下鳞,分叉于第2~5对尾下鳞。远端为萼区,近端为刺区,萼区长度是刺区长度的1/4~1/2,两区分界不明显;萼片边缘被刺;28~30枚大小相近的刺分散于刺区,但无明显增大的刺。精沟分叉于第2对尾下鳞,直达两叶顶端。半阴茎大牵引肌起于第10~17对尾下鳞,分叉于第3~4对尾下鳞。
栖息于海拔11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和低山。常见于灌草丛、乱石堆、稻田、沟渠、耕地、路边等。凡是有能供其隐蔽及摄食对象的场所,都可发现它们。短尾蝮居住的洞穴,多系利用天然的坟堆、树洞或其他动物如鼠类的洞穴,洞口多向南或东南,直径1.5~4.5厘米,洞道长短可从数十厘米到数米。
受到人为干扰时,常盘曲不动,昂首注视干扰方向,并颤动其尾部。食性较杂,食物包括小鱼、泥鳅、黄鳝、蛙类、蜥蝎、其他小型蛇类和鼠类等,视所栖环境食物对象有所不同。还曾观察到幼蛇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春秋季多在白天活动,炎热夏季多在晚上活动。冬眠的入蛰和出蛰的日期由于各地的纬度等因素不同而不同,冬眠并不是连续的,而是往往被温度回升所打断。
分布十分广泛。在中国分布于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中国以外分布于韩国、朝鲜。
卵胎生。5~7月份交配,每窝产仔4~13条,初生仔蛇体重3.3~3.8克,全长140~198毫米。仔蛇脱出卵膜后10分钟左右开始蜕皮,蛇蜕较为完整。
参考资料: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年6月30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近危(NT)。
短尾蝮毒液为混合毒,其中以血循毒为主。被咬后伤口周围剧烈疼痛、红肿、皮下淤血。临床表现为头晕、视物模糊及复视、恶性呕吐症状,严重者会出现休克、呼吸麻痹和急性肾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