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3 00:35
短期支教是相对于时长一年及以上的长期支教,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新的支教模式,通常是一种民间自发组织,也有学校或志愿服务团队有序组织,由大学生主体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前往落后地区支教的行为。
短期支教符合大学生的时间安排,能为希望支教的大学生提供机会,也能坚定打算长期支教大学生的信心。但短期支教容易对支教客体造成负面影响。
(—)心理层面
1.支教时间过短,师生情感易失衡
调查结果显示,84.3%的学生希望在支教活动结束后能够与支教老师继续保持联络,但仅有23.3%的学生表示与支教老师还存在一定频率的联系,15.6%的学生对活动结束后支教老师的表现满意。可见,支教活动结束后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支教教师与学生之间并没有建立长久联系。但对于支教老师而言,心理比较成熟,且城市生活节奏往往较快,因而他们能够更容易走出支教情感;而对于受教学生而言,心理正处在发展阶段,生活中也缺乏娱乐条件,因而受到的情感伤害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经调查,43.5%的学生表示支教活动结束后内心会产生失落感,且有28.6%的学生表示这种失落感难以调节或持续时间超过1周;此外,16.3%的学生表示因此产生了厌学心理,其中8.5%的学生表示厌学心理持续时间超过1周;更应该引起重视的是,4.8%的学生因与原来的支教老师失去联系而对支教活动产生抵触情绪,6.1%的学生后续学习热情有所下降。这种情感失衡的现象不利于中小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尤其是贫困山区那些较孤僻、敏感以及脆弱的学生,易导致其形成回避型人格,产生社交障碍。
⒉.视野差距较大,价值观培育较生硬
短期支教活动的覆盖区域往往教育资源匮乏,本土教师的数量有限,因而更为注重文化课传授。因此,除了传授文化知识,支教老师往往也肩负着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任务。价值观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考虑到短期支教时间短、任务重,价值观的培育逐渐演变成价值观的灌输。一般情况下,支教团会通过讲授专门的思想道德课程或开设主题教育班会的形式落实此项任务。调查结果显示,96.3%的学生参与过相关课程或班会,但15.3%的学生表示对该项课程或主题班会不感兴趣,22.9%的学生表示并不能完全理解支教老师讲授的相关内容。究其原因,价值观灌输通常基于灌输者的个人阅历,但支教老师与学生的视野差距较大,加之缺乏针对性的系统训练,这种价值观的灌输往往显得比较生硬,导致学生吸收效果并不好。
(二)学业层面
1.教学能力有限,浪费学习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16.4%的学生认为参与短期支教活动对自己并没有太大帮助,且9.6%的学生认为支教老师能力有限是主要原因。在知识储备方面,参与支教的大学生是可以完全胜任教学任务的,该调查结果实质上反映了现阶段大部分的支教老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存在一定不足。这主要是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指导和教育学的理论知识,不熟悉中小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不能够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尤其是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合理的引导其进行系统的查缺补漏,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⒉.教学模式有别,扰乱学习节奏
短期支教活动结束后,53.1%的学生表示回归原来的课堂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且有15.6%的学生表示难以适应或适应过程超过1周。此外,6.7%的学生表示对原有教学模式产生了厌恶心理,且4.9%的学生表示厌恶心理的持续时间超过1周。究其原因,支教教师的身份具有非正式性,授课形式同样具有非正式性。且支教老师往往为大一、大二的学生,与受教学生多为平辈的关系,经常打成一片,教师的威严路弱。同样,作为老师,支教老师相对于本土老师对学生“朋友式”教育居多。这种教学的非正式性,易打乱学校固有的严肃教学秩序,活动结束后学生再回到正常严苛的教学环境时,不宜适应固有的学习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