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25 13:54
鉴别特征 鼓膜被鳞,无喉褶,尾长不到头体长的两倍,后肢贴体前伸最长趾端不 到口后角,体背有5个褐色椭圆形斑;背脊两侧各有一行大棱鳞排成纵行。
形态 依据Gressitt(1936: 117)台湾1雄2雌描述。头体长71 mm,尾长 141mm,前肢长31mm,后肢长47mm。头背浅棕色至黑色,有2-3行不完整的淡绿色 横斑,上睫脊有五条自眼辐射的黑色线纹,从鼻鳞到鼓膜区上方有一不规则的黑线纹,头侧及头腹面、身体的大部分呈浅蓝绿色到白色;体背有五个椭圆形大褐斑,第四个最宽;颈及体两侧有一些不规则的斑点,后肢及尾背面横斑褐色或黑色。头略呈卵圆形,吻宽而钝,吻棱波状。吻鳞低,上缘与5-7枚小鳞相接;鼻鳞较大,与第一枚上唇鳞不相接,头背鳞片粗糙而不规则,多数是大鳞;枕部、前额及顶中部两侧的鳞片最大。上睫脊后端有一粗的棘,鼓膜区及颞部有几个疣状鳞;鼓膜被鳞;上下唇鳞均为8-9枚;头腹面前端的鳞具弱棱,侧面一行扩大的鳞较光滑,从颏部到口角与下唇鳞平行。 喉两侧口角后方有一些扩大的棘鳞;颈鬣微弱,由6或7枚侧扁的鳞片组成;背鬣不发达,由小而具棱的鳞片组成,在背脊两侧有一行平行排列的大棱鳞延伸至整个体长,外 侧大鳞排成纵行或斜行;背部其余鳞片小而具弱棱;腹鳞棱强,鳞端突出;四肢短小,后肢贴体前伸最长趾端不到口后角,趾短小,第IV趾略长于第III趾。尾长不到头体长的两倍。
栖息于山区阔叶林边缘。捕食甲虫,多足类、蜘蛛类。于6月8日及 7月13日采到标本。6月8日采集之雌蜥怀卵5枚,卵纵径15-16mm。周文豪、林俊义(1992: 17)报道一雌蜥产卵8枚,卵长径9. 6-10. 4mm,卵重0.79-0.96g。 垂直分布:1100-2500m(吕光洋、赖俊祥,1991: 31)。
国内分布:
台湾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