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目鲔

更新时间:2023-08-31 00:31

大目鲔(学名:Thunnus obesus),俗称短鲔,又叫短墩、大目串、大眼金枪鱼。分类上属于鲈目、鲭科、鲔属。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头高眼大。

简介

大目鲔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域,为大洋性洄游鱼类。是可食用的鱼类之一,在日本,常做成生鱼片。参见鲔鱼。以鱼类、头足类为食,体长最大可达200公分、体重200公斤以上。大目鲔可食用,其肉色鲜红柔软,在日本,常做成生鱼片。参见鲔鱼。

形态特征

体纺锤形,肥壮,横切面近圆形,稍侧扁;尾柄细,平扁,每侧具发达的中央隆起嵴,尾鳍基部每侧另具小隆起嵴2条。眼特大,大于吻长之半。上下颌各具细小尖齿一列。鳃耙正常,第一鳃弓上之鳃耙数为23-31。体被细小圆鳞,头部无鳞,胸部鳞片特大,形成胸甲。第一背鳍具硬棘XIII-XIV,与第二背鳍起点距离相当近,其后具8-10个离鳍;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皆不特别延长而略呈镰刀形,远短于胸鳍长;胸鳍较头长为长,幼时延伸至第一离鳍基底之下方,成鱼则延伸至第二背鳍起点之后方;尾鳍新月形。体背侧蓝绿色,腹部银白色。第一背鳍黄色;第二背鳍、臀鳍为淡黄色;离鳍淡黄色而具黑缘;胸鳍及尾鳍灰黑色。

栖息环境

大洋、深海、近海沿岸。大洋中上层洄游性鱼类。常依季节之变化而在水表层或跃温层的水域活动,常出现水域之水温约在13℃-29℃之间,常因水团温度之改变而有垂直分布现象。以洄游性之小型鱼类,如鲭等为食,亦捕食甲壳类及头足类等。

地理分布

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各热带及亚热带海域,其范围涵盖北纬40°-南纬30°间,唯地中海缺如。台湾各地均产,尤以东部及南部产量最多。还分布于台湾北部、东北部、小琉球、兰屿、绿岛、南沙等。

渔业利用

热带及亚热带带海域是重要之渔获物,全世界年产量在100,000-500,000公吨。一般渔法包括延绳钓、围网及流刺网等。可作生鱼片或加工以及各种烹煮调理皆宜。

台湾有许多远洋渔船捕捉此鱼,年产量十万公吨,主要外销日本。2005年11月大西洋国际鲔类保育委员会指责台湾补鱼量超过配额、使用“洗鱼”手段。该会以此为由删减台湾在大西洋捕捉此鱼之配额,由一万四千九百吨降到四千六百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