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8 16:42

矰,汉语三级字,读作矰(zēng),其本意为古代射鸟用的拴着丝绳的箭。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作滕切《集韵》《韵会》咨腾切《正韵》咨登切,𠀤音增。《说文》隿䠶矢也。《玉篇》结缴於矢也。《周礼·夏官》矰矢用诸弋射。《注》矰,高也,可以弋飞鸟。《史记·老子传》飞者可以为矰。《班固·西都赋》矰缴相缠。《吴越春秋》吴师中军素羽之矰,左军朱羽之矰,右军乌羽之矰。《注》矰,短矢。韦昭曰:矢名。

又《韵会》通作缯。《三辅黄图》佽飞具缯缴,以射凫鴈。《注》箭有纶曰缯缴,卽纶也。 《集韵》或作𢎒。

说文解字

【卷五】【矢部】矰

隿䠶矢也。从矢曾声。作滕切

说文解字注

(矰)隿射矢也。周礼司弓矢云。矰矢、茀矢、用诸弋射。注云。结缴於矢谓之矰。矰、高也。茀矢象焉。茀之言刜也。二者皆可以弋飞鸟刜罗之也。前於重又微轻、行不低也。诗云。弋凫与鴈。从矢。曾声。作滕切。六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