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石城中学

更新时间:2023-12-27 13:20

江西省石城中学创建于1939年9月,是基础教育的全省名校,江西省省级重点中学,地处石城县。学校占地面积122.8亩(818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33628.1平方米。教师办公室38个,普通教室84间,学生寝室三幢共计226间,内部设施完善。建有56座的化学实验室4间,56座的物理实验室4间,56座的生物实验室2间,电教器材室2间,理化仪器室15间,理化生准备室各1间,内部设施达到国家标准。计算机房6间共384台学生电脑,录播教室一间及一套录播系统。图书馆建筑面积达1000余m2,设藏书室3间、资料室2间、阅览室5间,藏书达 187762册。有通用技术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心理咨询室各1间,塑胶运动场1个,塑胶篮球场多个。

历史沿革

石城中学最初名为石城县立初级中学。1939年9月,石城县立初级中学创办,校址为琴江书院(现石城第二小学),校长廖鼎新,教职工共11人。当年招生2个班,计88人。由于学校规模太小,设备简陋,不能满足石城子弟求学之需,县长刘益静、县人江西钨砂局局长陈襄平、原国民革命军军需处长赖巨川与石城名流黄有志、廖鼎新、何逢春、陈郁芬等64人,向全县发出为中学募捐建校舍的倡议,得到许多人响应。陈襄平慷慨解囊,独捐银圆2万块,陈郁芬、黄有志、廖鼎新、何逢春各捐银圆500块。当年组成校舍建筑委员会,并择城北太极观(即石城中学今址)为学校新址,建造新校舍。1943年,一幢拥有10间教室的二层教学楼和一幢礼堂相继竣工。翌年,学校从琴江书院迁入新址。

1944年,石城简易师范部并入,学校规模有所扩大。至1945年,已有教学班8个,学生416人。1946年,重组校舍建筑委员会,县长沈遇春兼任主任委员,校长何逢春亲自主持建筑工作。经多方筹资,新建师生宿舍28间,图书室、厨房各一间,浴室一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49年10月上旬,县人民政府派员接管学校,并将私立峭山中学并入,校名改为“石城县立联合初级中学”。1950年3月,县长罗林兼任校长,下设教导、总务两处,恢复“石城县立初级中学”校名。是年招收新生48名,加上原有学生共164名;教职工11名。当年毕业学生36名。

1952年,县长唐荣彰兼任校长,县政府拨款2423万元(旧币),供学校扩建校舍、增添设备。是年,教学班已增至10个,学生增至513名,教职工增至37名。1953年,建成教学楼一幢(10间教室,现名为“思源楼”),建筑面积906平方米。8月,遵省规定,校名改为“江西省石城县初级中学”。

自1953年至1957年,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各项工作有一定起色。1953年开始学习凯洛夫教学法,贯彻老师负责制,探索教学规律。1957年新建礼堂一幢、厨房一套,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是年一场整风和反右斗争在校园中激烈展开,10名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1958年秋,学校增设高中部,首招高中两个班,成为完全中学,校名改为“江西省石城中学”。在“大跃进”的年代里,片面地实行以体力劳动代替教学,教学工作受到了严重干扰。这种偏向,到1960年才基本得到纠正。

1961年7月,首届高中生毕业,参加当年高考,有19人被高等学校录取,这是石城中学历史上直接为高等学校输送的首批新生。

1962年2月,石城初级师范(学生54名)并入,当年7月毕业。

1966年“文革”开始后,领导权被“红革会”所夺,学校工作处于瘫痪状态。1967年、1968年,军宣队、工宣队相继进驻学校。1969年1月,学校革委会成立,学校管理权被下放,由城关公社领导,校址迁至城关公社杉柏大队原学校校办农场,校名改成“石城县五七中学”,实行半耕半读。1969年收回县管。1970年3月,改“三·三”学制为“二·二”学制,高、初中均修业两年。同年恢复学校党、团组织。1971年迁回现址,恢复“江西省石城中学”校名。

1977年,学校逐渐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并被列为江西省重点中学之一。全校有教学班21个,学生1117人,教职员工70人。是年,全国恢复高考,有19人考取高等院校。年终被评为赣州地区“红旗学校”。初中、高中分别于1976年秋、1981年秋恢复三年学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教学为中心的轨道上,石城中学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学校紧跟时代的步伐,锐意进取,不断自我完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978年,校舍建筑面积为8613.52平方米。至2008年,校舍建筑面积增至36798.07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增至116.8亩。2019年,校舍建筑面积33628.1平方米,校园面积达122.8亩。

1978年,全校有教学班26个(初中18个班,高中8个班),学生1419人(初中941人,高中478人)。2002年停止招收初中生,2004年最后一届初中生毕业,学校成为独立高中。(2003年、2004年,石城实验中学各招生2个班,挂靠石城中学,由石城中学代管。) 2005年、2006年学校扩招,每年招收高一新生30个班。至2006年9月,学生人数增至5799人,教学班94个(含8个补习班(5理3文),2个初中班)。至2007年9月,教学班增至95个(含9个补习班(5理4文),486人),学生5576人。此后,招生规模略有缩小。2008年秋季停止招收补习班,2010年恢复招收补习班。2019年9月,学校在校学生4803人,82个教学班。

1978年有教职工83人,其中教学人员70人,本科学历22人,专科学历24人。2008年9月,教职工增至330人,其中教学人员306人,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260人。2019年9月,全校教职工312人,其中专任教师259人,在职教师中研究生学历27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29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91人,县首届教学名师7人,县第二届教学名师9人,县第三届教学名师8人。

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初、高中毕业生4万多人,为高一级院校输送学生2万多人,培养清华、北大学生11人,为我国一 流大学(985工程大学)输送优秀学生400多人。1979年,许晓明同学成为学校录取北京大学第一人。1984年,陈明志同学成为学校录取清华大学第一人。1987年,聂新平同学高考总分列全地区第1名,是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石城县首个市文科状元。2015年,许星宇同学以694分高居赣州市理科第1名,列全省第7名,是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石城县首个市理科状元。2019年,吴佳翌同学高考总分列全市理科第2名,应届生第1名;同年,赖经浩同学录取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成为建校以来录取的首个空军飞行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提出“石中梦”的构想,决心把学校建设成为赣南一 流、全省知名重点高中。“石中梦”是全体师生协力同心、团结奋斗的共同目标,是全体师生的不懈追求和责任担当,具体内容是:到2019年石城中学建校80周年时,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全市中上水平;到2029年石城中学建校90周年时,建成赣南一 流省级重点中学;到2039年,石城中学建校一百周年时,基本建成全省知名重点中学,再奋斗十年到本世纪中期,建成全国知名重点高中,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和风催得桃李芳,细雨滋润青苗壮。在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学校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大力实施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行高效课堂改革,努力培养师生良好习惯,积极点燃师生激情,全面构建优良环境,大力加强特长教育,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步入了科学发展快车道,赢得了“家长信任、领导肯定、社会欢迎”的教育口碑,打响了“学在石城”的教育品牌。

2017年6月29日,石城中学新校区(含西城体育中心)奠基,项目总投资预计约9.1亿元。

2017-2018年对校园进行了全面提质改造,2019年学校所有建筑立面和坡屋顶改造完成,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自强不息,追求卓 越。2017年,县委、县政府大手笔谋划,高起点定位,投资9亿元建设高标准石城中学新校区,2020年将落成搬迁。

建筑设施

学校对建筑物和道路进行了统一命名,行政楼命名为“德正楼”,四栋教学楼分别命名为“致远楼”“庆 同楼”“求真楼”“育贤楼”,校友捐赠修缮复原的十间教室命名为“思源楼”,三栋宿舍分别命名为“娴静楼”“雅静楼”“宁静楼”, 四条主干道分别命名为“博学路”“厚德路”“自强路”“创新路”。

办学理念

以“让师生享受幸福教育”为宗旨,坚持“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核心理念,坚持“把感恩当成习惯”的德育理念。坚持“管理就是沟通、服务和引 领”的管理原则和“任之必专,信之必笃,唯才是举,各尽其能”的用人观念。奉行“业绩说明一切”的质量理念和“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发展理念。推行“五定五分五转”的管理模式,实施“高中三年一盘棋”的管理策略。恪守“厚德励志,求是尚新”的校训,履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天职。努力锻造“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校风、“敬业爱生,合作竞争”的教风、“自强不息,追求卓 越”的学风和“主动积极,开拓创新”的行政作风。办一所“学生乐学、教师善教、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现代化优质学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有激情、有情怀的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使石城中学成为赣南一 流、全省知名的重点高中。

所获荣誉

建校八十年来,学校不断发展壮大,获得市级以上的荣誉主要有: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江西省人民群众满意学校、江西省中小学和谐校园、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全省教育系统“规范管理年”活动先进集体、赣州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赣州市“十一五”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先进学校、赣州市文明单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中国创新教育示范学校、中国教育创新百强中学。

高考成绩

2019年,一本上线270人,实际录取303,二本上线686人,实际录取635人。

2018年,一本上线286人,实际录取199,二本上线632人,实际录取628人。

2017年,一本上线211人,实际录取144,二本上线546人,实际录取540人。

2016年,一本上线172人,实际录取123,二本上线464人,实际录取464人。

2015年,一本上线78人,实际录取67,二本上线230人,实际录取259人。

2014年,一本上线74人,实际录取49,二本上线189人,实际录取197人。

2013年,一本上线109人,实际录取99,二本上线226人,实际录取266人。

2012年,一本上线72人,实际录取63,二本上线191人,实际录取223人。

2011年, 一本上线116人,实际录取125人,二本上线365人,实际录取284人。

2010年, 一本上线74人,实际录取76人,二本上线224人,实际录取191人。

2009年, 一本上线74人,实际录取67人,二本上线223人,实际录取179人。

2008年,一本上线81人,实际录取75人,二本录取288人。

2007年,提前本科录取55人,一本录取112人,二本录取263人。

2006年,上二本线以上的人数301人,按万人比排前市第五位,上三本线以上人数777,达参考人数的55%。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