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

更新时间:2023-11-23 19:31

石泉(1918-2005),原名刘适,字蘧孙,祖籍安徽贵池。1938年入读北平燕京大学历史系,1944年秋考入燕京大学研究院,师从陈寅恪。1948年8月在华北解放区学习。1949年2月参加北平解放后的接管工作。建国后,在教育部高教司及高教部任职。1954年2月调至武汉大学历史系任教。1980年晋升为教授,1986年任历史地理学科博士生导师,2004年被评为武汉大学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主要著作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古云梦泽研究》(合著)《楚国历史文化辞典》(主编)等。

人物生平

石泉教授,原名刘适,祖籍安徽省贵池,1918年1月出生于北京。1954年到武汉大学任教至今,1980年晋升为教授,1986年任历史地理学科博士生导师。现任历史系“荆楚史地与考古”研究室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历史学分组成员,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理事长,湖北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此外,还担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七届中央常委、民进湖北省委员会主委、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石泉早在读中学时,就对历史地理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938年进入北平燕京大学历史系学习。1944年夏,在徐中舒教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春秋吴师入郢地名新释》,通过对《左传》所记20几个相关地名逐一考定、重新定位之后,对于吴师入郢的行路线和楚昭王奔随的途程,得出了与流行说法全然不同的新解:最后归结于楚郢都只能在今宜城县南境、蛮河以北、汉水中游西岸的宜城平原上,从而打开了本课题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成为他后来为全面开辟荆楚历史地理研究新途径的起点。

1944年秋,石泉考入燕京大学研究院,成为陈寅恪教授指导下的硕士研究生,受以陈教授多方面的熏陶、指导,这对石泉日后的治学态度与方法有着极大影响。

由于参加地下党领导的民主运动,石泉于1948年夏被国民党政府列入黑名单,遭到搜捕。在地下党和师友帮助下,脱身奔赴华北解放区。1949年2月北平解放,参加接管工作。建国后,在教育部高教司及高教部任职,1954年2月调至武汉大学历史系任教。

石泉长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和中国史的教学和研究,尤以古荆楚地区的史地研究见长。1956年写出了《古郢都、江陵故址考》初稿。从正面论证楚郢都及其后继城市江陵以及邻近的古沮、漳二水下游皆在汉水中游西岸宜城县南境,而非在长江边今江陵县北一带。这就触动了千余年来形成的对古代荆楚地理传统解释的根本格局。此后,他对于有关的重要山川城邑位置,进行了全面地深入探讨、论证和重新定位,提出了自成体系的独到见解,并在此基础上修订、充实旧作,写成专著《古代荆楚地理新探》,于1988年10月出版。全书约40万字,核心是最末一篇《楚郢都、秦汉至齐梁江陵城故址新探》(第一次正式发表)。其次是《齐梁以前古沮漳源流新探》、《从春秋吴师入郢之役看古代荆楚地理》和《古鄢、淮、涑水及宜城、中庐、县故址新探——兼论楚皇城遗址不是楚鄢都、汉宜城县》(第一次全文发表)以及《古竞陵城故址新探》、《云杜、绿林故址新探》等几篇力作,都是从古郢都、江陵的外围诸地重新定位着手,落脚到与核心论点配套,加强古郢都、江陵城在今宜城南境的论证。书中的《自序》仿顾颉刚《古史辨》自序的写法,对于自己40余年来从事荆楚历史地理研究的全过程,都作了较具体的轮廓介绍。反映出本文学术工作与学术见解的全貌。

此外,石泉教授还对古“云梦泽”的地名渊源、地望变迁及最后的消失,作了返本探源的深入研究,指出古“云梦泽”在同一历史时期往往不止一处(但只有一处最著称),不同历史时期最著称的云梦泽又常不在一地。历史上不存在跨江南北的大云梦泽。这一新见解同自然地理学者根据野外钻孔材料研究所得的结论不谋而合;也是同考定古郢都、江陵及相关地名的系列研究相互呼应的又一中心课题。

他还对封建后期两湖平原垸田之兴起与发展,如何带动了这一地区农田水利的全面开发并引起相应的地理变化这一课题较早地进行了探索,并指导青年教师开辟了这方面的研究领域。

总之,在荆楚地区历史地理的学术领域内,他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新义的见解,指明先秦至六朝齐梁时期本地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城邑山川湖泽位置并非如流行说法所认定的那样,分布在长江边,而当在汉水中游地区。只是由于南朝晚期梁陈之际,遭逢大动乱,政区兴废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一系列原在汉域的地名随人流徙,移至江域,后世不察,常以陈(周)隋唐以后的地名位置套用于齐梁以前同名异地的城邑山川湖泽等,遂以致误。这一问题得到澄清之后,整个古代荆楚地理面貌将为之一新,先秦至六朝的荆楚地图将需重绘,古荆楚地区开发层次的规律,将重新作出解释,并将有助于两湖平原农田水利建设、石油资源丰瘠的预测、湖北地震带的历史定位,以及历史地名学的发展。

1987年春,石泉应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邀请赴美讲学,颇获好评。1988年11月,由他与中外学者发起在湖北省召开了国内外首次举行的“楚国历史与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获得成功,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石泉学风严谨,知识渊博,文思清新,为人正派,因而深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