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3 12:07
据《遂宁县志》载,石琴的开凿者为寺僧。从洞中所存的19则题刻的镌石者名姓来看,仅4则不为寺僧所刻,其余多尾署“本山住持惠杲镌”、“住持了义镌石”、“本山修造具戒比丘智能镌”、“本山住持悟放”、“本山住持□□”等。所刻字体有篆、隶、楷、行、草、无不齐备;字迹或大有尺许,或小如樱桃,皆笔划清晰、雕刻细致,一丝不苟。从雕刻技法看,虽称不上十分高明,亦非一般的匠工所能及。从这些镌刻者的留名看,说明当时庙中能做较精细一些石活的和尚已经为数不少,而做那些开山采石等粗活的寺僧也就更多了。因此,开凿这一石洞的工匠为寺僧也就令人置信的了。
从石琴岩壁上的碑刻题记可以看出,石琴的建造年代为明宣德(公元1426-1435年)年间,建造者为大佛寺僧,与县志记载是相吻合的。
石琴傍寺面江,处大佛阁右侧25米,座南向北,偏东约30度,为一个凿自江岸陡峻高峭完整无缝之岩壁的石洞,古称“大佛洞”。俯视呈黑体“I”形,纵向为主洞,洞口第一级石磴距岩顶高7米,岩上又以不等的条石砌筑,使洞口最高处达11米,洞口沿岩凿就石磴计24级,每级高低宽窄不等,一般高25至30厘米,踏步宽38至45厘米;横向为侧洞,有石磴12级,较主洞石磴略低略窄,通过侧洞便可直达山顶。整个石洞全长25米,宽3.2米。洞外,砌有高27厘米,踏步宽45厘米的石梯18级,组成垂带踏道与江边古道相连。这层层阶梯自山顶直达山底,似从空而下,大有“天阶谁向空中起,婉转千层叠鱼鳞”之概。
在石洞中的转角处,有用条石砌成的两道券形门拱,组成高4.1米,宽2.1米,深4米的单拱门洞。拱座均高2.9米,长1.3米,为9块,厚薄不一的条石叠建。左座宽65厘米,右座宽55厘米。左右两拱座之上用高40厘米的券石13块砌成弧径为1.2米的石券,券上用厚18厘米,长短各不相同的6块薄券石镶砌,两旁则用方石砌平。两道拱座相距1.4米,其上,覆7块长2米、厚12厘米的板石,板石之下置径17厘米的方木为梁。从木梁的腐朽程度和石料的风化程度来看,此门洞非属现代所建。民间传为凿洞时造就,还设有木门2道。经实查,于第一道拱座内侧,离地面高1.15米处的两石壁上皆凿有一圆孔,左壁孔径12厘米,深38厘米,右壁孔径11厘米,深14厘米,为当时插门杠之用,又于地面清理出一条宽17厘米,深18厘米的石槽,显然,此槽用以镶嵌门槛。其它地方并未见安制大门的痕迹。因之,古时曾于第一道拱座后仅设置有能够关启的双扇木门1道,并非两道。门洞究竟建于何时,在门洞拱座的石壁出露1则不完全的题记,仅见楷书2行“明嘉靖壬寅春吉四川按察司佥事前监察御/ 史蒲坂舜原杨瞻书遂宁县知县杨泰主簿李守维立”。正文全被拱座遮掩,据此可知,这座石砌拱门的建造时间,其上限年代应为明嘉靖壬寅(公元1542年)之后。
大佛寺原分上、下二庙。上庙居南山之巅,下庙依山面江,两庙无道路可通。明宣德中寺僧选择这堵距大佛阁右侧25米处完整无缝的陡峭岩壁,按回音原理开凿石洞,沟通了两庙,且又不直接通向山顶,使大佛洞前与鉴亭对峙,内有转角石壁,洞壁夹立,平整高耸,产生很强的回音共鸣。特别是寺僧在开凿石磴之时,有意增加石磴的高度,使人上下石梯时脚步异常沉重有力,因而使岩壁较高处的第5级到第19级的石磴,凡步履所触,其悠扬的琴声便在洞中久久回荡。古时,洞顶两侧各植有1株古老的黄桷树,盘旋虬曲,枝叶交错,兰天一线、白云浮空,娇阳透过枝叶间隙洒下缕缕金光,不仅为环境增色不少,还使回音效果大增。足踏石磴,有的发声若高山流水般清澈幽远,有的发声竟如龙吟虎啸般宏亮深沉。历代墨客骚人觅胜至此,莫不赋诗勒石,赞景咏胜。明监察御史陈讲写下“飞磴横琴本无弦,高山流水步躞边”的名句。遂宁令范府更是多次重游,对美妙的琴声倍加赞誉:“重登更得山前意,缓步犹闻云外声。岩半月明孤鹤泪,江边风细老龙惊”。古代文人学士留下的诗咏题留,鳞次栉比,镌满岩面,细细赏玩这些壮丽诗篇,眼观琳琅满目的书法珍品,耳闻清幽飘摇的古琴仙乐,令人心旷神怡,游兴倍增。真有“萦回小洞底,豁然异尘寰”之感。
潼南大佛石琴,距今已有500多年,是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她以声音宏亮,音色优美,年代较早,题刻繁多等特点,吸引了不少古代文人墨客以及如今广大的中外游客。游人每每至此,尽情揽胜探幽,欣赏借鉴,耳目一新,飘然欲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