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2 21:45
位于日本山阴地区的岛根县。该矿床发现于16世纪,曾是十七八世纪世界上代表性银矿床之一。到石见银矿上世纪20年代闭坑。石见银山从1526年开始了400多年的开采历史,从日本战国时代后期到江户时代前期都是日本最大的银矿山。17世纪,这里的银产量占世界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石见银山的开发时期与日本经济史上的商业发展时期重叠,因此,这里冶炼加工的白银当时不仅作为货币在日本国内流通,而且还支持着日本与葡萄牙、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及中国商人之间的贸易往来。在日本“石见银山”也极受重视,显示了其存在的重要性。
石见银矿产于第四纪火山岩地区。区内广泛发育大江山英安质火山岩(约1.6Ma),形成若干火山弯窿覆盖于古近系一新近系的绿色海相凝灰岩(所谓的greentuff)之上;山坳处堆积了与后期剥蚀作用有关的都野津组砂岩。区内构造以近东西向和北东向张性断裂为主,并控制了矿化热液的活动。
石见银矿是由两套矿化脉系组成。一套为被称作永久铜一银矿床的含铜一银石英脉;另一套被称作福石矿床的细脉浸染状银矿化带。两者相距不到1km。
永久铜一银一石英矿脉位于矿区西部,海拔一100~200m的范围。围岩为英安质浅成岩与熔岩。矿脉呈近东西及北东向展布,主矿脉长近千米;Ag品位多100~200 g/t。脉石矿物除石英外,还见有丰富的重晶石和菱铁矿及少量绢云母;矿石矿物以黄铜矿为主,少量黄铁矿、赤铁矿、铅锌矿物与铋矿物;含银矿物主要为螺状硫银矿、银金矿和含银砷黝铜矿等。
福石银矿脉分布于矿区中部、海拔300~400m的范围。成矿热液沿发育在英安质凝灰岩中的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充填交代,形成多条长数百米、宽数十厘米到Zm左右的细脉浸染状矿化带。根据保存在博物馆和矿区残留的矿石样品分析,含Ag品位达150~350g/t。矿石矿物主要为菱铁矿、方铅矿、赤铁矿和螺状硫银矿。
研究表明,成矿热液在较深部的永久铜银矿脉的周围形成绢云母化晕,而浅部的福石银矿脉则产在一个冰长石蚀变带中;所有这些又被一个宽达数百米乃至上千米的以石英、蒙脱石和绢云母/蒙脱石混层矿物为主及少量黄铁矿的青磐岩化带所环绕。
根据Ar一Ar法定年结果,其矿化年龄为1.44Ma。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表明,永久铜一银矿脉的成矿温度为250~270℃,盐度为5%~10%。由于矿脉中脉石矿物以菱铁矿为主,包裹体测温结果主要来自对矿石中残留的高温石英中的二次包裹体的观察。由此推断福石银矿脉的成矿温度为180~220℃,盐度约为5%。
石见银矿区产出的两套矿化脉系属于同一个矿化体系。矿液沿断裂在深部形成含银的铜矿脉和绢云母蚀变晕,然后在浅部由于沸腾形成富银的银矿化脉及冰长石蚀变晕。向外,由于温度下降,进一步形成富含混层矿物的青盘岩化蚀变带;混层矿物的比,随距热液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降低。与其他地区的含金银石英脉相比,该区成矿热液具较高的氧逸度与盐浓度。富氧利于成矿元素沉淀,但是,高盐浓度则不利于金的沉淀;所以,在这一地区只出现了铜银矿床而不是铜金矿床。
根据《石见银山旧记》一书所载,早在1309年(延庆2年)时周防国大名大内弘幸往访石见国时,在参拜北斗妙见大菩萨之际便有采银的纪录,后来臣从于大内义兴的出云国田仪村铜山主人三岛清右卫门帮助大内家在1526年(大永6年)3月开掘出地下的银矿脉,其子大内义隆继位后在1533年(天文2年)透过博多的商人神谷寿贞招徕工匠,以从海外学习的精錬技术灰吹法大幅提升银的产量。
在石见银山产量上升后,四周大名大内义兴、大内义隆父子,尼子经久、尼子晴久祖孙以及毛利元就为争夺银山主导权爆发多起战争,直到1562年(永禄5年)时尼子家臣服于毛利元就,才以毛利家的胜利告终。后来元就之孙毛利辉元在1584年(天正12年)臣服丰臣秀吉,成为毛利家与丰臣家各派家臣担任奉行共管,与秀吉后来侵略朝鲜时的主要资金来源。后于1600年(庆长5年)毛利辉元在关原之战失败,被德川家康大幅减封,石见银山被江户幕府纳为直辖领,派驻银山奉行管理,第一任银山奉行就是有名的大久保长安,他以对矿山了解极深的安原传兵卫为助手,急速开发银山,提供幕府对外推动朱印船海外贸易的财源,在1602年(庆长7年)时仍有高达4~5千贯的产值,但此后产量逐渐下降。
明治维新后,石见银山曾交由民间团队经营,但效能不彰,最终在1943年(昭和18年),完全封山。银山在1969年(昭和44年)时成为日本国指定史迹。为使石见银山进一步注册世界遗产,当地居民组成了“银道振兴协议会”,举办了各式各样的宣传活动,在2007年(平成19年)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石见银山遗迹位于岛根县中心位置的大田市,跨温泉津町、仁摩町在内的大田市大部分地区。遗迹大致由三部分组成——“银矿山遗迹与矿山町”、“街道(石见银山街道)”、“码头与商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