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8 18:13
石鼓区,隶属于湖南省衡阳市,位于衡阳市城区西北部,东临湘江与珠晖区隔江相望,南以解放大道为界与雁峰区毗邻,西沿蒸湘北路蒸水桥并沿蒸水河而上先后与蒸湘区和衡阳县接壤,北与衡阳县樟木乡和集兵镇相邻,总面积112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石鼓区下辖6个街道、1个镇。截至2021年末,石鼓区常住人口22.21万人。
今城北区地域,古为抇越地。
商属荆楚。
周属荆州。
春秋属楚。
西汉属酃县县治设蒸湘河流处,隶长沙国。永建三年(128年)治所迁至酃湖东岸。
东汉献帝(196年)建安六年荆州刺史刘表割酃县南部东北境、烝阳县东境置临烝县,县治从酃湖东岸迁回原酃县治所。临烝县,隶零陵郡。
三国时,始属蜀,后属吴。西晋属湘东郡酃县。东晋酃县并入临烝县,属湘东郡临烝县。
南北朝时代,衡阳地域先后归宋、齐、梁、陈各朝所有。属湘东郡,分别称临烝县、临烝伯国、侯国和新城县。
隋并临烝、新城、重安3县,始置衡阳县。州、县同治,属衡州衡阳县。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分衡阳县置临蒸(改“临烝”为“临蒸”)、新城、重安3县,隶衡阳郡。七年(624年),州治从湘江东岸迁至境内。新城县入临蒸县。属临蒸县。天宝元年(742年)后,州郡并称,属衡州衡阳郡衡阳县。
五代,属衡阳县。
宋,属荆湖南路衡州衡阳郡衡阳县。
元,确定行省制度,省下设路。属湖广行省衡州路衡阳县。顺帝至元三年(1337年),分衡阳县东南复置新城县。
明洪武十年(1377年),并新城县入衡阳县。属衡州府衡阳县。
清康熙三年(1664年),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初二日,吴三桂在衡阳称帝,改衡州府为定天府,立都建宫境内(今衡南县政府所在地)。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以蒸水为界分衡阳县东南境置清泉县。属衡州府清泉县。
民国初期,隶衡永郴桂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废道制,属湖南省衡阳县。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十二月,湖南省实行行政督察区制,属第五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五月,改为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一月一日,析衡阳县城区和环城地域置衡阳市,为省直辖,设8个分区。第三区为今属地。
1949年10月8日衡阳解放后,境内先后称第三区、第二区。1955年6月,属衡阳市。
1980年2月20日经湖南省委批准,衡阳市升为地级市,由省直辖,石鼓区属之。
1996年,城北区辖6个街道:人民街道、五一街道、合江街道、青山街道、蒸湘街道、潇湘街道。
2001年4月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衡阳市江东区、城南区、城北区、郊区,设立衡阳市珠晖区、雁峰区、石鼓区、蒸湘区。石鼓区因境内石鼓山而得名。辖原城北区的人民路、潇湘、青山、五一、合江5个街道和原郊区的黄沙湾街道、松木乡、西湖乡的五一、建设、友爱、江霞4个村(建设村划归五一街道管辖,五一、友爱、江霞3村划归合江街道管辖)以及原属衡阳县的角山乡。原城北区的蒸湘街道划归蒸湘区。
至2005年12月31日,石鼓区辖6个街道、2个乡。
2015年,衡阳市石鼓区乡镇区划调整,将松木乡、黄沙湾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黄沙湾街道。调整后,衡阳市石鼓区共撤销1个乡级建制,现辖角山1个乡,青山、人民、潇湘、五一、合江、黄沙湾、金源7个街道。区人民政府驻黄沙湾街道(原区人民政府驻地)。
截至2022年10月,石鼓区下辖6个街道、1个镇。石鼓区人民政府驻黄沙湾街道。
石鼓区位于衡阳市城区西北部,东临湘江与珠晖区隔江相望,南以解放大道为界与雁峰区毗邻,西沿蒸湘北路蒸水桥并沿蒸水河而上先后与蒸湘区和衡阳县接壤,北与衡阳县樟木乡和集兵镇相邻。介于北纬26°54′00″—27°01′13″,东经112°31′40″—112°38′59″之间,东西最宽距离12千米,南北最长距离13.3千米,总面积112平方千米。
石鼓区地处湘中盆地腹地,出露的最老地层为中生界的白垩系,此外有新生界的下第三系、第四系。其中白垩系是在前期地壳剧烈抬升形成的山间盆地型沉积,为衡阳盆地红色岩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多分布在盆地较边缘一带;经过此期的剥蚀、充填与沉积,地形高差逐渐缩小,构成石鼓区境内主要地质构造格局。至下第三系,地壳不均匀下降,沉积盆地重新出阻,此期为下第三系零星盆地沉积,分布于石鼓区境内北部的黄沙湾一带。至第四系地壳进行剥蚀,沉积物分布广泛,主要发育于湘江和蒸水两侧及角山镇一带。石鼓区境内最高标高103米,一般标高55—70米,一般相对高差10—30米。平均海拔在50米左右,处于河谷平原西高东低和北高南低的地势。在各个地质时期不同内外营力长期作用及湘、蒸二水的汇流冲击下,形成了以平原为主、岗地穿插的地貌特点。平原面积占60%,丘陵岗地面积占25%,水域面积占15%。
石鼓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寒潮频繁,雨季明显,夏秋多旱,夏暑期长,冬寒期短的特点。气候资源表现为: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冷热变化大,降水充沛,分配不匀,干温季明显,光能充足,太阳辐射强,光能潜力大。四季特征是,以候(5天)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标准,候(5天)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介于两季之间为春、秋季。
日照
石鼓区境内所处纬度较低,太阳入射角度大,日照时间较短,但辐射很强。光资源具有季节变化大而总量值不高的特点,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63.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8%,一年中,7月最多,2月最少,3—7月逐月增多,8月至次年2月逐月减少,3—4月平均每天日照数只有2.8小时,5—10月,各月日照数均在143.3小时以上。
降水
石鼓区境内属河谷盆地和丘陵地带,受城市效应影响,常年降水较周围地区稍少,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333.8毫米,最多时达1750.2毫米,最少为956.1毫米,80%的年份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降水强度以夏季最大,春秋次之,冬季多连绵细雨,但强度很小。年内降水量月季分配极不均匀,4—6月降水量为562.3毫米,占全年雨量的42%,7—9月降水量249.0毫米,占全年雨量的18.6%。年降水日数为162天。
霜雪
石鼓区历年平均霜雪日为14天,最多为28天。历年平均无霜雪期为293天。石鼓区境内历年基本上都有降雪,一般是当年12月至次年2—3月,降雪日少则1—4天,多则5—15天,最多年份在15天以上(如2008等年份),积雪曾达16厘米。降雪平均初日为12月15日,降雪平均终日为2月23日,平均积雪日为4.2天。
石鼓区境内河道属湘江、蒸水两大流域。其中湘江流域面积112平方千米,蒸水流域面积15.1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级河流1条,石鼓区境内总长11.2千米;二级河流有蒸水、横江铺河等5条,石鼓区境内总长27.8千米;三级河流3条,石鼓区境内总长32千米。河流总长度67.3千米,河网密度66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8700万立方米,年排涝量7000万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7300万立方米。
石鼓区境内土壤分为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共9个土类,20个亚类,85个土属,261个土种,111个变种,地带性土壤主要有山地草甸土、黄棕壤、红壤、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有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紫色土、水稻土、河潮土。
石鼓区主要自然灾害为旱灾、水灾、冰冻及地质滑坡等。地质灾害点有角山镇前进村桐花组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湘南电机厂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黄沙湾街道松木村、五一街道北香苑等处。
石鼓区境内水资源主要为地表水,水系结构主要为湘江、蒸水,二级支流杉旭河、横江铺河等,以及城区周边的水库、池塘。湘江为一级大型河流,属外流河、地上河、常年河,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海洋圩的海洋山西麓,广西石鼓区境内部分亦称海洋河。湘江在石鼓区境内的流段沿城南北上,从解放路江边的铁炉门码头起,经沿江北路、石鼓嘴、杨家坪码头、合江套至松木经济开发区东北端流出,石鼓区境内长约11.2千米,年径流量525.84亿立方米,为城区中心地带主航道和轮渡、客货运深水码头区。所跨石鼓区境内行政区域有人民街道、潇湘街道、五一街道、合江街道、金源街道(松木经济开发区)。由于汛期降水较集中,非汛期降水偏少,湘江丰枯流量悬殊,年水量水位变化较大。一般高水位出现在4—7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60%以上,低水位则出现在10月至次年2月,湘江干流水位变幅达11.00—15.51米。每年平均流量衡阳站为1370立方米/秒,最大流量为181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30立方米/秒。石鼓区境内天然水质良好,多年平均含沙量一般为0.1—0.5千克/立方米,衡阳站0.15千克/立方米,ph值大都在7.2左右。蒸水古名承水,俗称草河,属湘江一级支流。源于大云山西麓邵东县毛荷殿乡郑家冲雁鹅川。自西向东从角山镇入境,流经铜钱渡、辖神渡、演武坪、双园路、青草桥、石鼓嘴汇入湘江,石鼓区境内长约5.3千米。年径流总量15.14亿立方米,下游河道最宽处约200米,为河漫滩平原。蒸水属山溪型河源,夏汛冬涸,易涨易落,石鼓区境内常受洪涝危害。河流级别为大型,河流类别为外流河、地上河、常年河,所跨石鼓区境内行政区域为角山镇、黄沙湾街道、五一街道、潇湘街道。杉旭河为蒸水二级支流,因杉桥河与旭东河汇合而得名杉旭。全长8.2千米,流域面积22.1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1.1秒立方米,所跨石鼓区境内行政区域为角山镇。前进河为蒸水二级支流,起源于角山镇银杯水库,全长12.1千米,年排涝量210万立方米,流域面积19.1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0.9秒立方米,所跨石鼓区境内行政区域为角山镇。旭东河因河流主要流经旭东村并在旭东村与杉旭河交汇后注入蒸水,故名旭东河。20世纪70年代将原先老河道裁弯取直并命名。长度7千米,所跨石鼓区境内行政区域为角山镇。横江铺河发源于岣嵝乡石鼓区境内白石峰南麓,因河中横卧一条拦河坝,且经横江铺流入湘江,故名横江铺河,全长34.4千米,流域面积135.8平方千米。属湘江二级支流,所跨石鼓区境内行政区域为黄沙湾街道。水库池塘主要用于养殖、灌溉,主要分布在石鼓区境内角山镇和黄沙湾、五一、合江等涉农街道范围内。其水库、池塘水面,约占总面积的9%。2021年末中心区域仅留有西湖公园、青少年宫、莲湖广场三处池塘,总面积为0.819平方千米。石鼓区境内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分布于湘江、蒸水的河谷阶地及河漫滩一带,岩性多为二元结构。地下水主要存在于一、二、三级阶地的砂、砾石层孔隙中,受河水及降水补给,一般埋深2—10米,标高约44—50米。
截至2019年末,石鼓区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23266.65亩(1551.11公顷)。
其中,水田20085.15亩(1339.01公顷),占比86.33%;旱地3155.25亩(210.35公顷),占比13.56%;水浇地26.25亩(1.75公顷),占比0.11%。
(二)园地1520.25亩(101.35公顷)。
其中,果园910.20亩(60.68公顷)占比59.87%,茶园14.70亩(0.98公顷),占比0.97%,其他园地595.35亩(39.69公顷),占比39.16%。
(三)林地36414.15亩(2427.61公顷)。
其中,乔木林地18109.65亩(1207.31公顷),占比49.73%;竹林地688.20亩(45.88公顷)。占比1.89%;灌木林地5451.90亩(363.46公顷),占比14.97%;其他林地12164.40亩(810.96公顷),占比33.41%。
(四)草地1134.15亩(75.61公顷)。
其他草地1134.15亩(75.61公顷),100%。
(五)湿地191.55亩(12.77公顷)。
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2个二级地类。其中,沼泽草地7.65亩(0.51公顷),占比3.99%;内陆滩涂183.90亩(12.26公顷),占比96.01%。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6077.85亩(4405.19公顷)。
其中,城市用地50052.15亩(3336.81公顷),占比75.75%;建制镇341.40亩(22.76公顷),占比0.52%;村庄用地14337.30亩(955.82公顷),占比21.70%;采矿用地231.90亩(15.46公顷),占比0.35%;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1115.10亩(74.34公顷),占比1.69%。
(七)交通运输用地7669.35亩(511.29公顷)。
其中,铁路用地821.70亩(54.78公顷),占比10.71%;公路用地4333.65亩(288.91公顷),占比56.51%;农村道路2464.80亩(164.32公顷),占比32.14%;港口码头用地49.20亩(3.28公顷),占比0.64%。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9403.40亩(1293.56公顷)。
其中,河流水面6846.75亩(456.45公顷),占比35.29%;水库水面688.65亩(45.91公顷),占比3.54%;坑塘水面11014.35亩(734.29公顷),占比56.77%;沟渠653.70亩(43.58公顷),占比3.37%;水工建筑用地199.95亩(13.33公顷),占比1.03%。
(九)其他土地1463.10亩(97.54公顷)。
其中,设施农用地212.40亩(14.16公顷),占比14.52%;田坎1249.95亩(83.33公顷)占比85.43%;裸土地0.75亩(0.05公顷),占比0.05%。
石鼓区境内植物资源近400余种,主要有银杏、杜仲、厚朴、白兰花、杉树、马尾松、柳树、白杨树、樟树、梧桐树、楠竹、油茶、板栗、枣、桃、李、梨树等。粮食作物有水稻、麦类、豆类、薯类等。
石鼓区境内有兽类、鸟类30余种。野生动物主要有穿山甲、果子狸、蛇、蟾蜍、泥蛙、树蛙、猫头鹰、麻雀、喜鹊、山鸡、竹鸡、野鸽等。饲养动物主要有猪、牛、羊、兔、狗、猫、鸡、鸭、鹅、鸽等。水生动物中主要有鱼类(草、青、鲢、鲤、鲫等8目20科67属120种)、虾蟹(6种)、贝类(主要有三角帆蚌、厚壳蚌、田螺)等。
石鼓区境内已探明的地下矿产,主要有岩盐、钠长石、芒硝、煤、铁、铅、锌、钨、锰、铜10余种。其中岩盐为华南之冠,总储量达149亿吨,矿床规模巨大,构造简单,矿层稳定,有用组份均匀,主矿层达-51至335米氧化钠平均品位46.62%,含矿率达86%。钙芒硝矿储量达4.4亿吨,矿层厚度达6.57至52.73米。省级工业园松木经济开发区位于金源街道范围,矿区面积1.4平方千米,年产量300万吨。
截至2021年末,石鼓区户籍人口19.19万人,常住人口22.2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82‰。
截至2022年末,石鼓区出生人口1002人,死亡人口1457人,人口出生率4.57‰,人口自然增长率-2.07‰,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126.76。
2022年,石鼓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41亿元,增长5.2%。三次产业结构为1.1:10.0:88.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0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65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8.06亿元,增长5.7%。
202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26亿元,增长3.7%。三次产业结构为1.1:9.5:89.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8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44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9.14亿元,增长3.7%。
2023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609元,增长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611元,增长4.1%。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石鼓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3.09亿元,增长4.6%。其中,产业投资完成120.4亿元,增长14.0%;高新技术投资完成47.4亿元,增长30.6%;制造业投资完成26.4亿元,增长20.7%。重点项目主体地位稳固,全年完成5000万以上重点项目投资135.5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0.0%。5000万以下投资项目均以民间投资为主,侧重在第三产业投资,全年完成投资额29.63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7.9亿元。
2023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9%,重点项目主体地位稳固,完成5000万以上重点项目投资75.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3.2%。民间投资日渐活跃,5000万以下投资项目均以民间投资为主,侧重在第三产业投资,全年完成投资额6.0亿元,投资项目个数11个。房产市场逐步回调,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1.7亿元,增长73%。全区房屋新开工面积7.7万平方米,房屋施工面积220.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41.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7.7万平方米。
财税收支
2022年,石鼓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77亿元,其中税收收入23.4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94.66%。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8亿元,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70%。其中,为保障疫情防控支出,优先安排疫情防控专项资金2934万元;为服务实体经济缓解企业压力,提供贷款贴息资金88.07万元,拨付企业各类惠企奖补资金771.6万元,发放稳岗返还补贴等67.64万元,减免101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租金177.27万元。
人民生活
2022年,石鼓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617元,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29元,增长7.0%。
2022年,石鼓区新增现代农业园区面积0.23万亩,增长10.2%。年末全区新增农业企业2个,共有各类农业企业29家,市级以上龙头农业加工企业5家,建成农产品基地20个,建成蔬菜基地300亩,建成标准化生猪养殖场1个,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4611人。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0.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完成0.12万亩;争取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248万元。
2023年,全年新增现代农业园区面积0.07万亩,增长12.5%。年末全区新增农业企业2个,共有各类农业企业31家,市级以上龙头农业加工企业5家,建成农产品基地22个,建成蔬菜基地700亩,建成标准化生猪养殖场1个,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4728人。
农业
2022年,石鼓区粮食总产量0.66万吨,增长0.9%,其中夏粮产量0.28万吨,秋粮产量0.38万吨。种植商品蔬菜面积完成1.2万亩。
2023年,全年粮食总产量0.67万吨,增长1.5%,其中夏粮产量0.32万吨,秋粮产量0.35万吨。种植商品蔬菜面积完成1.24万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0.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完成0.15万亩;争取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1365万元;出栏肉猪17200头,减少1.04%;出栏牛115头,减少1.37%;出笼家禽61.38万羽,增长1.02%;禽蛋产量0.08万吨,增长1.33%;水产品产量0.24万吨,增长1.04%。
畜牧业
2022年,石鼓区出栏肉猪17900头,增长1.02%;出栏牛158头,增长0.8%;出笼家禽60.34万羽,增长1.01%;禽蛋产量0.06万吨,增长1.0%。
渔业
2022年,石鼓区水产品产量0.2303万吨,增长1.02%。
工业
2022年,石鼓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44亿元,增长7.06%。分注册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2.64亿元,增长2.0%,其他类型企业完成增加值0.17亿元,增长88.9%;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6.0亿元,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大支柱行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7.45亿元,增长10.17%,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85.37%。
202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99亿元,增长8%。分注册类型看,股份制企业产值1.2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产值分别为3.61、0.04亿元,增长17.7%、33.3%;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实现产值3.61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24.1%。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产值0.31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2.06%。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大支柱行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4.34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28.95%。
建筑业
2022年,石鼓区共有承包和专业承包资格建筑业企业29家,其中,一级资质2家、二级资质6家、三级资质21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0.82亿元;签订的合同额35.6亿元,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4.8万平方米;完成竣工产值23.18亿元,完成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26.06万平方米。
2023年,全区有建筑业资质等级企业32家,其中,一级资质2家、二级资质6家、三级资质24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2.2亿元,增长4.5%;签订的合同额23.8亿元,增长6.6%;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0万平方米,减少2.3%;完成竣工产值20.4亿元;建筑业企业在外省完成建筑业产值4.8亿元,增长8.0%。
国内贸易
2022年,石鼓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78亿元,增长2.4%。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额平台增速5.2%,限额以上零售业零售额平台增速6.2%。基本生活类商品增势较好。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三个增速最快的行业)饮料类、石油及制品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47.6%、24.7%和15.3%。汽车类消费需求日益增长,限额以上汽车类消费零售额59.22亿元,增长12.2%。
2023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88亿元,增长0.4%。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13亿元,限上批发业零售额增长59.82%,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31%。基本生活类商品增势较好。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三个增速最快的行业)石油及制品类、日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31%、143.8%和96.6%。汽车类消费需求日益增长,汽车类消费零售额48.19亿元,增长23.2%。
对外经济
2022年,石鼓区实现进出口总额33219万元,增长378.6%,位列五城区第一。其中,出口33207万元,进口12万元,贸易顺差33195万元。实际利用内资到位资金57.5亿元,荣获全市“外贸先进单位”。
2023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220万元,其中,出口2220万元,进口0万元,贸易顺差2220万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0万美元,增长100%,实际利用内资到位资金23.3亿元。
公共预算
房地产业
2019年,石鼓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2.0亿元,增长10.7%。全区房屋新开工面积34.3万平方米,增长-78.7%;房屋施工面积407.7万平方米,增长2.3%;商品房销售面积37.7万平方米,下降49.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5.7万平方米,下降51.0%。
旅游业
2022年,石鼓区旅游总人数达247.182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22亿元。年末共有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1家,省五星级乡村旅游景区3家、四星级乡村旅游点1个、三星级乡村旅游景区2家;省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
2023年,全年旅游总人数达381.1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47亿元。年末共有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1家,省五星级乡村旅游景区3家、四星级乡村旅游点1个、三星级乡村旅游景区1家;省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湖南文旅新业态示范基地1个。
环境保护
2023年,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方面显著,空气优良率90.6%,饮用水水源环地质达标率100%,水质达标率100%。
石鼓区是衡阳城区的北大门,衡阳市各交通大道纵横交错,南岳高速公路和邵武高速公路在区内交汇。国道107线贯穿南北。石鼓区紧邻京广高铁,距衡阳东站仅10余千米。
截至2022年末,石鼓区共有高新技术产业企业35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4.4亿元,增长7.67%。市科技局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5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以上工程中心(实验室)3家,市级以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0家。
2022年,石鼓区全年专利申请359件,发明专利申请量179件,占比49.8%,专利授权量243件,发明专利授权量45件,有效发明专利138件,专利行政执法案件在规定时限内结案率达100%。
2023年,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产业企业48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8.25亿元,增长10.2%。市科技局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8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以上工程中心(实验室)5家。
截至2022年末,石鼓区共有文化馆1个,美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总馆1个、分馆7个,镇(街)文化站7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48个,农家书屋16家,镇(街)覆盖率100%。
2022年,石鼓区共建居民健康档案规范档案化人数28.29万份,建档率124.37%;活产数953人,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7.38%,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0%,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7.5%。
2023年,全区共有卫生医疗机构182所,医疗机构床位数640张,执业(助理)医师493人,护理人员3478人;共建居民健康档案规范档案化人数22.71万份,建档率100%;石鼓区常住地活产数1006人;石鼓区辖区机构活产数2206人,住院分娩率99.9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7.51%,孕产妇死亡率99.4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96‰,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7.9%。
2022年,石鼓区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852.62万元,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5.5192万人次,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0993万人次,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4199万人次。补助困难残疾人16674人次,补助生活补贴125.055万元,护理重度残疾人27480人次,补助护理补贴206.1万元。
2023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591人,基金收入8187.61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44万人。全面保障参保居民的门诊和住院待遇,全年城乡居民享受待遇130907人次,基金支付7790.52万元。全区职工享受待遇66403人次,基金支出2553.26万元。全面落实医疗救助政策,资助困难群体参保4705人,资助资金113.11万元,困难群体参保率达100%。年度医疗救助3177人次,救助金额282.72万元,其中门诊医疗救助1671人次,救助金额34.04万元,住院医疗救助1506人次,救助金额248.68万元。
2023年,全年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543.3165万元,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5.0809万人次,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6767万人次,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4042万人次。补助困难残疾人16026人次,补助生活补贴128.208万元,护理重度残疾人27428人次,补助护理补贴219.424万元。
2022年,石鼓区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起(其中生产经营性火灾1起,通讯施工物体打击1起,物业维修触电1起,道路交通事故1起),死亡9人,受伤8人,直接经济损失1004.5万元。
2023年,全区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起(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4起),死亡8人,直接经济损失540万元;发生工矿商贸生产安全0起,亿元GDP死亡率为2.9%。
2022年,石鼓区共开展社会调查56例,累计接收社区矫正44人,解矫56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33件,调解组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06件,调解率100%;调处成功399件,调处成功率98.0%。
2023年,全区共开展社会调查66例,累计接收社区矫正68人,解矫47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86件,调解组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90件,调解率100%;调处成功384件,调处成功率98.46%。
2023年,全区全年专利授权量243件,发明专利授权量45件,有效发明专利138件,专利行政执法案件在规定时限内结案率达100%。
因石鼓书院位居城中而得其名。
截至2022年末,石鼓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3个、省级2个、市级5个、区级2个,非遗展示中心1个。
2023年,全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3个、省级5个、市级4个、区级4个,非遗展示中心1个,文化馆2个,公共图书馆总馆1个,分馆7个,镇(街)文化站7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48个,农家书屋16家,镇(街)覆盖率100%。
石鼓书院原名李宽中秀才书院。唐元和中(806—820年)李宽中于石鼓山寻真观结庐读书。
刺史吕温曾访之,并作《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日记其事。
宋至道三年(947年)宽中族人士真据其故事,复修书院,“会儒士讲学”其中。景祐二年(1035年)知州刘沅(一作刘阮)秦清仁宗皇帝赐学田及“石鼓书院”额,遂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其后,改为州学。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为中学堂,三十一年改称南路师范学堂。民国时改为女子职业学校。抗日战争中,毁于战火。今辟为公园,尚有明清碑刻留存,有明新版《石鼓书院志》3种。
石鼓书院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石鼓区,海拔69米,面积4000平方米。
石鼓书院是一座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六朝的千年学府,书院屡经扩建修葺,苏轼、周敦颐、朱熹、张栻、程洵、郑向、湛若水、叶钊、邹守益、茅坤、旷敏本、赵大洲、林学易、王敬所、蔡汝南、胡东山、李同野、罗近隐、王闿运、曾熙等人在此执教,在衡阳培育了王居仁、夏汝弼、管嗣裘、邹统鲁、朱炳如、伍定相、曾朝节、陈宗契、王夫之、曾国藩、彭玉麟、彭述、杨度、齐白石等一大批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名人。罗含、郦道元、齐映、宇文炫、杜甫、吕温、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范成大、辛弃疾、文天祥、徐霞客等接踵至此,或讲学授徒,或赋诗作记,或题壁刻碑。
石鼓山
石鼓山位于石鼓区境内蒸水和湘江汇合处,海拔68米,面积4000多平方米。一山雄峙伸入江中,东南北三面临水,拱湘揖蒸,形若半岛,江水猛涨时,水断西端,便成一圆形山峦,波涛击岩,浪花飞溅,有如鼓鸣;一说山形如鼓,一说浪击石崖若鼓鸣,故名。
青草桥
俗称“草桥”。位于中山北路北端的青草桥,横跨蒸水,靠近蒸水注入湘江的河口。此地原有渡口,称青草渡。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四月,衡州知府薛柏瑄始建木桥于青草渡,费银800缗,米70担。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日寇犯衡时被炸毁,后架木桥以通汽车。1949年5月9日,木桥被洪水冲垮,仅余桥墩。衡阳解放后,在旧桥墩上架设临时木桥。1956年7月,衡阳市人民政府拨款在原临时木桥下游10米处新建桥墩,加高路基,桥面扩宽至10米,其中车行道宽7米,两旁人行道各宽1.5米,成为石墩石拱、8孔中型公路桥,长166.35米,1957年元月15日竣工通车。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该桥数次维修加固。2009年大修一次。距今青草桥已成为市区内重要交通要道,是石鼓区境内临江风光带的主要景点之一。
来雁塔
来雁塔位于城区北部3千米的合江套下矶头。据《衡阳县志》载:此处水流急湍,矶碍舟行,为利济河道,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衡阳人礼部尚书曾朝节倡议除矶兴塔,以城南有回雁峰,故此处取北雁南来之意而名来雁塔。清同治十年(1871年),衡阳人兵部右侍郎彭玉麟重修此塔,并书“来雁塔”三字嵌于正门之上。该塔高28米,七层八棱,拱门劵窗,石雕飞檐,石板楼面,斗拱楼顶,正门东南向,左右两侧门;基层门内,端坐石佛一尊,塔内石级,分两路盘旋,可上顶层;塔旁建双练亭。来雁塔拔地撑天,庄重雄伟,是衡阳市仅存的明代大型砖石结构建筑,已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因日寇侵犯衡阳而脱落的半截铜制塔顶,现存于市博物馆内。
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位于中南重镇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是湖湘文化发源地和湖南第一胜地,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
衡阳市文化艺术中心
衡阳市文化艺术中心位于石鼓区蒸水河以北、华源路以南,由大剧院、小剧院、文化馆、非遗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美术馆组成,总投资约14.3亿元,总建筑面积约9.4万平方米。
衡阳市博物馆
衡阳市博物馆是我省成立的第一家地市级综合类博物馆,2005年被国家文物局定为全国重点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近2万件,其中有多件馆藏文物先后在国外及1990年北京亚运会、2008年奥运会文物展览中展出。
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