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镇

更新时间:2023-03-13 13:25

石鼓镇,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地处渭滨区南部,东邻马营镇,西接神农镇,北临渭河金台区东风路街道相望,南连太白县靖口镇。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8.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2.6千米,区域总面积111.99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名称来历因境内有石鼓山而得名。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部分村归鸡峰乡。

1949年,境域称宝鸡县神农区,辖李家槽、孙家庄等4个(小)乡。同年3月,撤区并乡后,成立石坝河乡。

1958年9月,石坝河乡与鸡峰乡合并,成立卫星公社。

1959年,改称益门(大)公社石坝河管理区。

1961年9月,更名石坝河公社。

1964年3月,划归宝鸡县管辖,曾先后改称李家河公社、“五一”公社。

1970年11月,划归宝鸡市郊区;同年12月,改名石坝河公社。

1971年12月,划归宝鸡市渭滨区管辖。

1984年5月,改社为乡,辖19生产大队。

1998年8月,撤乡设石鼓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石鼓镇辖石坝河、庙沟、沙家湾、石嘴头、李家槽、张家沟、陈家堡、甘沟、党家、高家河、窑院、刘家、相家庄、赵家庄、王家河、孙家庄、中岩山17个行政村;下设91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2年10月31日,石鼓镇辖3个社区、11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石坝河街道43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石鼓镇地处渭滨区南部,东邻马营镇,西接神农镇,北临渭河与金台区东风路街道相望,南连太白县靖口镇。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8.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2.6千米,区域总面积111.99平方千米。距渭滨区政府2.5千米。

地形地貌

石鼓镇地处渭河以南,地势南高北低。境内地形自北向南,呈川道丘陵区和浅山区的阶梯分布,海拔560—1200米。

气候特征

石鼓镇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冷热干湿分明。多年平均气温为12.9℃,年平均降水量65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以8月最多。

水系水文

石鼓镇境内主要河道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茵香河、石坝河、瓦峪河、龙沙河等。境内最大河流茵香河,从张家沟村至石嘴头村流经境内的庙沟村、沙家湾村等,境内流长16.3千米,流域面积20.9平方千米,年均流量0.42立方米/秒。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石鼓镇辖区总人口2387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071人,城镇化率38%。另有流动人口71人。总人口中,男性12560人,占52.62%;女性11311人,占47.38%;14岁以下3638人,占15.24%;15—64岁18640人,占78.09%;65岁以上1593人,占6.67%。总人口以汉族为主,达23856人,占99.94%。2011年,石鼓镇人口出生率10.07‰,人口死亡率4.75‰,人口自然增长率5.3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9.5人。

2018年,石鼓镇户籍人口1863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石鼓镇财政收入310.7万元,财政支出总额315.3万元,人均存储84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37元。

2018年,石鼓镇有工业企业152个;其中,规上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10个。

第一产业

2011年,石鼓镇耕地面积2.0万亩,林地面积7.0万亩。2011年,石鼓镇农业总产值5345万元,比上年增长9.2%,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002%。

石鼓镇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石鼓镇粮食生产4549吨,其中小麦3123吨、玉米1243吨。

石鼓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石鼓镇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807亩,产量235吨;蔬菜种植面积2876亩,产量5793吨,主要品种有黄瓜、西红柿、白菜、白萝卜等,其中大白菜1348吨,白萝卜548吨、黄瓜1235吨、西红柿1231吨。

截至2011年末,石鼓镇累计造林12000亩,其中防护林6800亩,经济林52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2.5万株,林木覆盖率65%,活立木蓄积量6.8万立方米。2011年,石鼓镇水果种植面积3971亩,产量5312吨,主要品种有桃、猕猴桃、苹果、梨,其中桃4731吨,猕猴桃277吨,苹果1050吨,梨76吨。

石鼓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石鼓镇生猪饲养量10836头,年末存栏5760头;羊饲养量1429只,年末存栏631只,牛饲养量476头,年末存栏374头;家禽饲养量9.2万羽,上市家禽5.7万羽。2011年,石鼓镇生产肉类541吨,其中猪肉406吨,牛肉15吨,羊肉12吨,禽肉108吨;禽蛋128吨,鲜奶129吨;畜牧业总产值117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2%。

石鼓镇渔业以鱼类为主。2011年,石鼓镇鱼塘养殖面积20亩,水产品总产量1吨,渔业总产值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0.02%。2011年,石鼓镇大型农业机械32台(辆)。

第二产业

截至2011年末,石鼓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00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职工43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590万元,比上年增长18.6%。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石鼓镇商业网点105个,从业人员4326人。2011年,石鼓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

截至2011年末,石鼓镇邮政网点1个,乡村通邮率98%;征订报纸1600份、期刊1200万册,业务收入3.2万元。固定电话用户1090户,移动电话用户10023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79万元。

交通运输

石鼓镇境内县乡(镇)级公路7条,总长28千米。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石鼓镇有技能人才1.03万人,农村实用人才0.96万人。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石鼓镇有小学5所,在校生1434人,专任教师13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石鼓镇有民间文化艺术团体2个;电影公司1个,年放映190场次,观众达3万人次;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45平方米,藏书950余册;档案室1个,建筑面积36平方米;文化从业人员170人,占全镇社会从业人员的46%。截至2011年末,石鼓镇电视入户率71%。安装“村村通”电视设备1696套,电视信号覆盖全境。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石鼓镇有体育场地17个,6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员2370余人,占常住人口的59%。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石鼓镇有乡村卫生机构17个:其中乡卫生院1个。卫生技术人员43人,执业医师15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8人。2011年,石鼓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6万人次,出院病人0.043万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6375人,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截至2011年末,石鼓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7户,531人,支出65万元,比上年增长1%;农村临时救济183人次,支出7万元,比上年增长3%。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1万元;社会福利费11万元,比上年增长20%;社会服务单位1个。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9651人,参保率80%,60岁以上享受养老保险待遇2077人。

基础建设

截至2011年末,石鼓镇镇区铺设干线水管115千米,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2千米。

截至2011年末,石鼓镇镇区拥有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71台。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8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100%,供电可靠率95%。

历史文化

石鼓镇原为石坝河乡,后因于该镇石嘴头发现大量石鼓文而更名。石鼓文,亦称猎碣或雍邑刻石,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无具体年月,唐人韦应物和韩愈的《石鼓歌》都认为是周宣王时期的刻石。石鼓文比金文规范、严正,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金文的特征,它是从金文向小篆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书体。传说在石鼓文之前,周宣王太史籀曾经对金文进行改造和整理,著有大篆十五篇,故大篆又称“籀文”。石鼓文是大篆留传后世,保存比较完整且字数较多的书迹之一。

在石鼓镇境内有秦岭著名山峰鸡峰山。鸡峰山景区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位于天台山主峰景区的东北方,宝鸡市区的东南方,距市区10余千米,主峰元始天尊峰海拔2014米。古称“陈仓山”、“宝鸡山”,或称“鸡山”。宝鸡地名即源于此。宝鸡原称“陈仓”。相传春秋时,秦文公在此狩猎,获雌鸡,后飞至山上化为石鸡,立祠祀为“陈宝”。“得雌者霸,得雄者王”。到秦穆公时果得霸业。唐至德二年(757年),陈仓山复闻神鸡啼鸣,声传10余里,皇帝以为这是瑞祥之兆,便下诏改陈仓为“宝鸡”。所以宝鸡的名称也是源于此。

石鼓山墓地

石鼓山墓地南北长约800米,东西约300米。根据墓葬聚散程度,整个墓地可划分为北区和西南区,呈现大稀疏、小聚集的分布态势。

墓向分南北向和东西向,多数墓室口小底大,墓底多有熟土二层台,个别为生土二层台;中型墓还有数量不等的壁龛。木质葬具,或一棺、或一椁一棺、或一椁两棺。葬式可辨者均为仰身直肢,墓主头朝地势较高的方位,即朝向台地中脊。小型墓大多于头端二层台上随葬一、两件陶器,或单鬲、单罐、或1鬲1罐,少见青铜器。随葬陶鬲以高领袋足鬲为主。石鼓山墓地出土的92件青铜礼器,不仅数量多,种类丰富,而且铸工精湛,装饰绮丽,也不乏形制新颖、造型异特之器,或属罕见器或首出,皆弥足珍贵。如禁、簠、四耳簋、圆腹簋、方座簋、牺尊等都极具特色。其中,簠近长方形,侈口,斜壁,长方形圈足。壁饰竖向瓦楞纹及夔龙纹。两端有耳,一侧系铃。盖身形态近同。是考古发现的此类器中第一件西周早期器。牺尊,似鹿,有爪有翼,体饰云雷纹衬底浅浮雕的龙纹母题纹样,形态逼真。更重要的是,青铜器上发现了包括户、亞羌、父丁、史母庚等26组铭文及符号。总体而言,这批铜器具有商器的一些因素,但又有差异。从组合上看,相对于商墓而言,少酒器而食器突出,体现出一种重食轻酒的文化特色。

2019年10月7日,石鼓山墓地被国务院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

中华石鼓园

中华石鼓园是国家AAAA级景区,坐落在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石鼓出土地的宝鸡市石鼓山上。东临茵香河,南靠秦岭主峰鸡峰山,西望市区,北瞰渭河。是融“遗址保护、青铜器展览、石鼓文化展示、园林观光、考古研究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生态公园,中华石鼓园2014年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石鼓阁是中华石鼓园的两大标志性建筑之一,高56.9米,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仿秦汉建筑风格,采用外五内九的层级设置,喻示着周秦文明在中华民族史上的尊崇地位,主要展示石鼓文化和历代优秀书法作品,并供游人鸟瞰市貌,是宝鸡市地标性建筑。石鼓阁建成后,对弘扬石鼓文化,完善宝鸡周秦文化体系,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现已更名为国家青铜器博物院,它是中华石鼓园内的另一个标志性建筑,是全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院,也是全国惟一的以青铜器命名的专题博物馆,2010年9月28日落成开馆。包含数十件国宝级青铜器在内的1500多件青铜器珍品将免费与游人见面。 宝鸡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市内文物古迹众多,而尤以出土数量众多、造型精美的青铜器最为著名,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晚清四大国宝的散氏盘、虢季子白盘、毛公鼎、大盂鼎均出土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落成,将使陕西形成“东有兵马俑,西有青铜器”的旅游新格局。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位于宝鸡中华石鼓园内,建筑面积3.48万平方米。展厅分为“青铜器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路”“智慧之光”四部分,展出1500多件各时期在宝鸡地区出土的青铜器文物,从不同角度诠释宝鸡灿烂的历史和青铜器文化。

荣誉称号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石鼓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