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接替资源

更新时间:2024-02-03 11:37

矿山接替资源(reserved resources of mine),矿山所在矿区的深部、外围及至邻区可以经济开发的一定范围内存在的,但是尚未列入现期开采设计的矿产资源。它是可以为矿山所用的且能保证矿山企业资源接替的矿产资源。

资源概述

释文:

在21世纪初,很多大中型矿山经过几十年的开采,资源或面临枯竭,或开采年限所剩无几。影响到国家的资源保障和矿山企业的生存,面临着矿山职工的就业安置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根据2004年国务院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2004~2010年)》和会议精神,国土资源部会同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成立领导小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联合发布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项目管理办法;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有关中直企业、有关地勘单位与项目办公室紧密配合;矿山企业和勘查单位积极协作;地方政府努力为项目实施营造良好环境。形成了“政府企业共同出资、主管部门精心组织、勘查开采紧密结合、一流专家监审指导、突出技术方法创新、严格项目全程监管”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矿山情况

国土资源部对煤、铁、铝、铜等30个矿种1010座大中型矿山开展了资源潜力现状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开采年限不足15年的危机矿山有632座,有色金属、黑色金 属及金等矿类(种)矿山危机程度相对较高。392座矿山具备开展危机矿山找矿工作的条件,约占危机矿山的62%。通过调查,初步查明了矿山资源潜力家底,从而对开展危机矿山找矿工作,做到了“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为全面科学部署全国危机矿山找矿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矿山资源潜力调查成果对科学部署矿山地质工作、制定矿业城镇发展规划、了解国内矿产品可供情况及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等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矿产储量

在矿山资源潜力调查基础上,分期分批实施了230个危机矿山找矿项目和96个矿产预测项目和新技术新方法项目。找矿项目中,有色金属63项,煤炭45项,铀矿4项,黑色金属37项,金67项,磷矿及其他矿种14项。累计安排资金3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0亿元,地方财政补助资金2.8亿元,企业匹配经费13.2亿元。累积安排坑探工作量37万米,钻探工作量249万米。230个勘查项目中48个取得突破性进展,探获资源储量达到大型或超大型矿床规模,76个取得重要进展,探获资源储量达到中型矿床规模,94个项目探获资源储量达到小型矿床规模。新增资源储量原煤53亿吨、铁矿石10.5亿吨、锰矿石1126万吨、铬铁矿5 4万吨、铜金属量327万吨、铅锌金属量849万吨、铝土矿1641万吨、钨金属量41万吨、锑金属33万吨、金669吨、银8541吨、磷矿石量2.7亿吨。

矿业技术

关键深部探测技术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

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围绕找矿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开展了96个矿产预测和新技术新方法项目的研究。组织院士、专家精心指导,“会诊”解决找矿技术难点,取得突出效果。关键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和大深度钻探等技术,在湖北大冶铁矿、河北迁安铁矿、云南个旧锡矿和江西山南铀矿等矿山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找矿效果。通过危机矿山深、边部找矿工作,取得了许多新的发现和认识,丰富了成矿理论,加深了对深部矿床成矿规律的认识,对指导中东部深部找矿意义重大。在800-1000米范围内探明了一批资源储量,证明了深部找矿潜力巨大。这些发现带动了矿床成矿理论的发展和深部勘查技术方法的进步,促进了我国固体矿产勘查向深部拓展。

矿山危机

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发现的资源储量,地质控制程度较高,可全部为矿山企业直接开发利用。新增资源储量静态工业总产值达万亿元,潜在利润数千亿元。平均延长矿山开采年限17年,稳定职工就业60万余人,一大批老矿山重新焕发生机,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危机矿山找矿工作资金投入少,见效快。新增资源储量达到大型矿床规模的投入是一般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发现大型矿床平均资金投入的23%,万米钻探工作量探获的资源储量明显优于一般矿产资源勘查项目。

政府投入

危机矿山找矿工作中央财政投入资金20亿元,拉动了国有大中型矿山企业投入找矿资金80亿元,有效地调动企业主动投资找矿的积极性,增强矿山企业的“造血功能”,对促进矿产资源勘查新机制的建立具有深远意义,也为矿山企业和地勘单位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

政府作用

此外,在中央、地方和矿山企业等多元投资找矿的新形势下,形成了以运行机制创新为“主线”,以资金和技术两轮为“驱动”,以严格规范管理为“保障”的管理思路。专项的运行从以往国家一元投资转变为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矿山企业多元投资,合理划分工作定位、相互协调促进、加快找矿突破的运行新机制。通过中央财政投入潜力大、资源危机程度高的矿山,增强了矿山企业投资的信心。通过专家现场指导、技术把关,科学布置工程、合理安排工作量,提高了找矿效率。通过制定管理办法明确项目参与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充分发挥了省级项目主管部门和专家监督管理的作用。坚持矿山企业、地勘单位和科研单位相结合,充分利用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调动了各方的找矿积极性,开创了新时期地质找矿工作的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找矿效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