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1 10:49
砂井路总管府故城,又称大庙古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红格尔苏木布拉莫仁庙村,为元代砂井路总管府故城。
砂井,在古代的含义主要指的是矿井,最晚从金代开始,这一带一直开采铜矿砂,到了元代已经形成相关规模且经济效益良好,因此元廷在此设立相当于地级市建制的“砂井路”,其性质相当于“铜矿等有色金属专业化开采区”。
清朝早期,红格尔苏木大庙一带,依旧有铜矿砂井。
1975年,内蒙古文物工作队郑隆、田广金等对砂井路总管府故城作过调查。
2011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使用GPS-RTK全球定位系统对砂井路总管府故城作了测绘。
砂井路总管府故城,又称大庙古城,坐落在一个西南高东北低的坡地中。东侧约100米为锡拉木伦河,南侧为东西向的山梁,古城南北两侧各有一道东西向的、西高东低的冲击沟,北侧约500米有一条东西向的草原路。城址大致呈正方形,南、北城墙的长度均约565米,东、西城墙的长度均约565米,面积为31.9225万平方米。墙宽均约15米,墙高1~3米不等,东、西、南、北墙的中部均有城门,其中,东城门、北城门均为瓮城门,城门宽度约25米,城门进深约20米。
砂井路总管府故城东瓮城门南开,北瓮城门东开。东墙筑有6座马面遗迹,东城门南北各有3座,马面底宽约12米,在城墙外侧凸出约4米。马面与马面之间相距60~70米不等。四角有角楼,角楼存宽为14~18米不等。西北角的角楼的遗迹已被洪水冲毁,西南角角楼遗迹存高约6米以上,东南和东北角角楼的存高为2~3米不等。城墙外侧四周筑有两道护城河,河宽约8米。城内有“十”字形大道,南北街道宽约75米,东西街道宽约80米。俯看整座古城,呈半浮雕状田字形,把整个城内分成了大约相等的四个小城区,每个小城又都呈正方形。在距西门约60米处的街道上有一较大的建筑台基。
砂井路总管府故城内地表遗物主要为各式瓷片。
砂井路总管府故城是金代西南路固守边疆的前沿指挥部,它对边疆稳定、互市贸易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据标本认定该城址的时代应为金、元时期,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2006年5月,砂井路总管府故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砂井路总管府故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红格尔苏木布大庙附近。
自驾:自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砂井路总管府故城,路程约66.2千米,用时约58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