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力学与工程防灾减灾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更新时间:2024-08-01 22:30

四川大学“破坏力学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主要涉及力学、结构工程、桥梁工程、水电工程、矿山工程及防灾减灾等学科领域。

基本介绍

重点研究灾害环境下材料-结构-工程的破坏力学、灾变规律、灾害预防与控制的理论及技术问题。“破坏力学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将是四川省更积极主动应对自然灾害,更好更快培养高层次灾害科学与技术人才,利用四川大学在上述领域的研究基础和优势,采用理论分析、试验分析、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研究强地震、随机过载、长期荷载、突变荷载、交变动载等动力作用及其多场环境耦合下重大工程损伤破坏演化过程,揭示重大工程的灾变机理和损毁机制,实现对重大工程的动力灾变过程从简单效应分析到多效应耦合的全过程分析的重点跨越和理论升华。利用四川大学多学科优势资源和平台条件,系统研究灾害环境下重大基础设施及工程的破坏力学、灾变规律、灾害预防与控制的理论及技术问题,发展防灾减灾科学和技术,对促进四川大学学科交叉、建设破坏力学与防灾减灾科研创新团队和高水平科研平台,全面提升我国,特别是四川省综合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信息

(一)基本情况

实验室重点针对新型材料与结构在时变和灾变环境下的全寿命周期安全服役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长期荷载、突变荷载、交变动载、强地震、随机过载等动力作用及其多场环境耦合下材料及结构损伤破坏演化过程,破坏力学机理及其安全控制。实验室主任王清远教授,国家杰青获得者,领导的团队以留学回国教授为主体,骨干成员7名,研究生30余名。近五年团队先后获得国家杰青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教育部创新团队及国际、地方合作等项目30余项课题支持。超长寿命疲劳研究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二)平台条件

实验室包括能源工程安全与灾害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破坏力学与工程防灾减灾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依托于固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国家“985”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西南资源环境与灾害防治”)和“211”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三)仪器设备

通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目前已拥有实验室总面积8890m,拥有各类大型设备300台(套),如:美国MTS815实验系统(460吨,高温高压,三轴及动静态)、日本岛津EHF疲劳试验机、岛津超高周疲劳试验机、岛津MMT疲劳试验机、岛津高温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TKS四试件超长寿命疲劳试验机、DMA热动态力学仪、电磁振动疲劳系统、电液伺服万能实验机、电子扭转实验机、日本岛津电子万能实验机、500吨、200吨压力机等,ISS高精度微震监测微振监测仪,冲动载作用下材料力学性质SHPB实验装置。另外还拥有:ANSYS、ABAQUS、+FE-Fatigue、FLUENT、FLAC3D等计算软件。仪器设备总价值约4252余万元。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