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10:46
碌碡又称“碌轴”,中国农业生产用具,是一种用以碾压的畜力农具。总体类似圆柱体,中间略大,两端略小,宜于绕着一个中心旋转。用来轧谷物(通常需搭配石碾作底盘)、碾平场地等。在中国内蒙古、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安徽、河南、山东等省份的农村大量使用。
碌碡liù zhou,陕西发音lǒuzhǒu。山东某些地方方言中“碌碡”又被称作lv zhuai(绿拽阴平),在台湾某些地方方言中“碌碡”又被称作lù dú。
不要小看这个笨重的石质农具,它是有通用规格的。
选好花岗岩、石灰岩或片麻岩等石材,经放样后人工凿除多余部分。形成圆形的母胎,然后进行细部加工。
木框是基本的碌碡配套工具。木框是木工根据碌碡的通用规格,做好横梁(2道)、边梁(2道)、圆木销子(2个),在边梁上凿长方洞,榫接而成。很少用木制的木框了,基本全部改用铁制的了,因为在拖拉机等机器后面木制的很容易断。
一般而言,光有碌碡是不完整的。必须有配套的木框才算完整。在北方农村碌碡随用随弃,农民收工的时候,只是把木框带回家中即可。
拉碌碡分为人拉、畜拉和拖拉机等拉。以前在晒谷场用牲畜拉的较多,人拉的较少,基本全部改成拖拉机等机器拉。还有一种方式,把碌碡把拴上一条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拴住一条木棍,一人抱住木棍的末端,其他人推着木棍转,碌碡便绕着一个很大的半径飞速旋转,功率得以提高,可花费的人力也多。这种集体拉碌碡的方式很热闹,喜欢这活的人都是年轻好动的小伙子,他们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碌碡却飞快地旋转,他们身上的汗水也不停地挥洒。
有时也用畜力拉碌碡,这要给牲畜戴上“笼嘴”(竹篾子或者铁丝编制的半球形器物),蒙住嘴巴,以防牲畜吃粮食。牲畜拉碌碡倒是很轻松,可是走得慢吞吞的,功率低下。
有时在刚播完种子后用来压实土壤,使地下水通过毛细现象来供给种子生长所需水分。
碌碡
(1)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之六:“治打时稍难,唯伏日用碌碡碾。系牛莫碍门前路,移系门西碌碡边。”
(2)《金史·赤盏合喜传》:大兵用炮则不然,破大硙或碌碡为二、三,皆用之。
(3)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吾待君墙外车屋中,枣树下系一牛,旁有碌碡者是也。
(4)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生宝他妈趴在街门外土场上的碌碡上,放声大哭。
(5)鸿渐出校长室,灵魂像给蒸汽碌碡滚过,一些气概也无。
若要具体了解碌碡的详情,应参阅《中国农具发展史》中的《碌碡的发展与演进》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