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8 12:33

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是莲科莲属的水生草本植物。莲的根茎肥厚,横生地下;叶盾状圆形,伸出水面,叶柄中空,经常带有刺;花单生于花葶顶端,萼片早落,花瓣多数为红、粉红或白色;果为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黑褐色;种子卵形或椭圆形,为红或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关于莲名字的由来,《说文解字》中有记载:“莲,芙蕖之实也。”清人徐灏说之所以叫莲,是因为莲蓬形状像蜂巢一样相连。“莲”本义是莲子,后来用来称莲花。

植物学史

关于莲名字的由来,《说文解字》中有记载:“莲,芙蕖之实也。”清人徐灏说之所以叫莲,是因为莲蓬形状像蜂巢一样相连。“莲”本义是莲子,后来用来称莲花。

分类学

莲属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较早的种属之一,和水杉、银杏、中国鹅掌楸、北美红杉等属于未被冰川吞噬而幸存的孑遗植物。古植物学家研究证明,在一亿二千五百万年以前,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就有莲属植物的分布。当时,全球气候温暖,环境舒适,莲在五大洲均有分布。后冰期来临,导致全球气温下降,莲属植物被迫漂迁,大部分种群在此时灭绝。经此劫难,莲属植物在世界上仅存2种。分布在亚洲和大洋洲的为中国莲,漂迁至北美洲的为美洲黄莲。

栽培史

莲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在1973年发掘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有莲等的花粉化石,距今己有7000年的历史,说明人类在新石器时期就己经开始种植莲等水生植物。

在新石器时代的后期,先人就以采集莲子为食,同时作为审美对象。年前以藕做菜,使莲逐渐从人工防护到引种野生莲栽植、驯化,食用与观赏并举。花莲在中国至少有2700年的栽培历史。每当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时,莲的研究也相应得到发展;反之社会动乱阴霾,经济萧条萎靡之际,莲花研究便衰落不前。花莲的栽培史大致可分为初盛时期,渐盛时期、兴盛时期、衰落时期和发展时期五个阶段。

初盛时期:人们赏莲主要以湿地湖沼自生者为主,虽有人工砌池栽培,但仍以大株型、单瓣类的野生红莲为主,莲花的育种还未启动。莲作为观赏植物引种到园池栽植,最早是在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在他的离宫(即现在的苏州灵岩山)为宠妃西施赏莲而修筑的“玩花池”。但从吴越以后的千年里,莲花仍多居旷野大湖。

渐盛时期:由于盆栽莲花的兴起,人工池栽和莲花专类园的发展,以及人们掌握了播种繁殖技术,再加上人们有浓烈的赏莲情趣,客观上对新品种的选育提出了强烈要求。尽管在此时期人们还缺乏莲杂交育种方面的知识,但在栽培实践中,无意的选育工作潜移默化地进行着。于是,晋隋时期出现了雄蕊瓣化的花“百叶”、“千叶”等复瓣、重瓣品种,直到雌雄蕊全部瓣化的“千瓣莲”。唐代出现了重台型莲,甚至在红色花瓣的瓣端,还染有金黄色,可惜后湮没。花色变异的另一重大突破就是出现了单瓣类白色、重辧类白色的莲花。宋时还一度出现红白的跳枝品种(后湮没)。

兴盛时期:唐宋时期社会安定,推动了造园活动的进行。再加上此时期的诗文绘画对莲推崇备至,更加促使元、明、清时期大兴赏莲之风,从而使莲品种的选育由听任自然变为自觉行为,各地培育的新品种层出不穷,如金边的白色莲花、大株型单瓣类和重瓣类的黄莲花。此外,王晋象的《群芳谱》还载有花瓣上洒有黄色斑点的“洒金”莲和瓣周有微条黄色线的“金边”莲等复色品种(后湮没)。此期间江南一带的育种目标主要侧重对小株型品种的培育,获得了“花大若钱”的微型莲花。清代杨钟宝《缸荷谱》是我第一部莲专著,记载了33个品种,其中小株型莲品种即达13个,且包括黄色珍品“蜜钵”(后湮没)。

衰落时期:清代后期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莲花育种事业也处于衰落时期,不仅影响了新品种的培育,而许多珍贵的莲花资源也在此时期被摧毁,如明清时期的黄色莲、复色莲丧失殆尽,不少微型莲花资源也在此时期湮没。

发展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60多年,莲育种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在全国莲育种者的共同努力下,到二十世纪初花莲品种约达600余个,其中80%是20世纪80-90年代培育的新品种。人们爱莲之风兴盛,各地及风景名胜区举办莲花展览活动,沟通内外信息、共挫栽培技艺。

形态特征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道,节部缢缩,上生黑色鳞叶,下生须状不定根。叶圆形,盾状,直径25-90厘米,全缘稍呈波状,上面光滑,具白粉,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叶柄粗壮,圆柱形,长1-2米,中空,外面散生小刺。花梗和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花直径10-20厘米,美丽,芳香;花瓣,矩圆状椭圆形至倒卵形,长5-10厘米,宽3-5厘米,由外向内渐小,有时变成雄蕊,先端圆钝或微尖;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在花托之下;花柱极短,柱头顶生;花托(莲房)直径5-10厘米。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1.8-2.5厘米,果皮革质,坚硬,熟时黑褐色;种子(莲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2-1.7厘米,种皮红色或白色。

花色丰富,主要有红色、粉红色、白色、绿色、黄色等,花型主要有单瓣,多瓣,重瓣和千瓣。叶片呈深绿色或黄绿色,全缘盾状,表面有蜡质附着,因此水很难吸附其上而呈水珠状。莲的叶片有三种类型,有初生浮于水面的钱叶,有着生在藕带的节间处、浮于水面且叶面积略大的浮叶,有着生与藕带节间处、挺出水面的立叶。莲的叶柄从淤泥中地下茎节间处抽出,表面多有倒刺;莲的根为须状根,围绕着地下茎节间生长。莲的地下茎及叶柄内均有通气的孔道。莲地下茎顶端的顶芽,又称为藕苫,其抽生出新的地下茎节间,被称为藕带。

主要品种

莲有100多个栽培变种,根在长期的人工栽培中,按莲的应用价值,分为藕莲、子莲、花莲三大类群。

藕莲(菜藕):以采收藕为主,其地上部分无花或者很少开花,叶片一般呈墨绿色且大,叶脉常突起。又可分为浅水种与深水种;前者适于生长在水深30-50厘米的浅水塘或水田中,多属早熟种如江苏花藕、沏州早白荷及杭州白花藕等,后者适于生长在水深70-100厘米的池塘或湖泊中,属中、晚熟种如湖南泡子、江苏美人红、小暗红等。

子莲:以采收莲子为主,能耐深水及成熟较晚,其成熟期一般为30-35天,莲子即可鲜食,味道甘甜,一般授粉后第十五天的莲子,口味更好;成熟的莲子,晒干脱水后,经去壳去莲子心后,可用于食用营养物质含量丰富,耐储藏。花多而单瓣,叶脉常不突起,藕细小而硬。有红花、白花2种,如红莲、湖南湘莲、白花建莲、处州白莲及武义宣莲等。

花莲:花大而美,供观赏及药用,藕细质劣。花莲开花较多,花色丰富;花莲的育种主要以杂交育种为主。品种多,如单瓣的西湖红莲、白荷头、绍红青莲子等,重瓣的红千叶、白千叶、大洒锦等,重台型的红台莲,千瓣型的千瓣莲等。小型碗栽的有自碗莲、粉碗莲及小洒金等。

生长环境

莲是典型的湿地植物,整个生长期间都离不开水,喜相对稳定的静水,不爱涨落悬殊的流水。需水量往往与栽培环境、品种及所处的生育期等因素有关。大株型品种在1.0-1.2米水中生长良好;水位超过1.5米时便只能靠浮叶维持生命,有死亡的危险;水位大于1.8米时,莲大多数绝迹,不能成活。生长初期水位宜浅,以后随着立叶次第出水而逐步提高水位。

莲是长日照植物,特别喜光,极不耐阴,在一边朝阳的半阴环境中生长,叶、蕾、花、莲蓬等均会表现出明显的趋光现象。莲在全光照的强光下生长发育快,开花早;在半阴的弱光下生长发育慢,开花晚。

莲是喜温暖、极耐高温和较耐低温的植物。在整个生长季节内,适宜莲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为22-32℃,对35-40℃的高温亦能忍耐,但气温处于16℃以下会生长极为缓慢。当气温降至10℃时处于休眠状态,不再生长;5℃以下时地下莲茎易冻伤。

莲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各种类型的土壤中均能生长。但更喜微酸性且富含有机质的粘壤,土壤pH值过低或偏高、土壤质地过于疏散,都会影响莲的生长发育。

莲喜空气流动的环境。在微风下婆娑多姿;遇6级以上大风,莲叶彼此碰撞易破损,重瓣、重台、千瓣等大花品种的花柄易折断和倒伏,碗莲则更娇,花易伤,蕾易败。

分布范围

分布范围广阔,遍及亚洲及大洋洲,在澳洲、斯里兰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等国家均有分布。其中,中国莲的分布中心和栽培中心,包括南方大部分地区、东部沿海、中部地区、北至黑龙江和吉林一带都有莲的分布;但以长江、珠江三角洲、洞庭湖、太湖为主产区;浙江则以金华、湖州最多,其次为杭州、绍兴、诸暨、衢县、兰溪、武义、丽水等地。

生长习性

不同于梅、菊、牡丹等花,花开时万紫千红一片,莲花是一朵一朵的陆续开放。单朵花期甚短,单瓣型品种的单朵花期为3天,复瓣型、重瓣型、重台型品种也只有3-4天。只有千瓣莲开花时,其内部的生长点不断生长,挤压外围的花瓣,边开边落,单朵花期可持续10天以上。但莲群体花期特别长的优点,弥补了其单朵花期短的不足。

总体而言,莲花的全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

松苞:花蕾发育至该品种应有的大小,花瓣由层层紧贴到逐渐松动,手触之有柔软的感觉。

露乳:蓬松的花苞由完全封闭到蕾端开始松动,开启一个小孔。

开放:花瓣逐渐舒展,露出雌雄蕊,在阳光的照射下柱头上有亮晶晶的粘液,表示雌蕊已经成熟,此时的花朵色泽最艳丽,姿态最优美,是杂交授粉和拍摄照片的最佳时期。然后花瓣会逐渐闭合。次日花瓣又重新开放,此时雄蕊成熟,花药开裂散出花粉,花萼开始谢落。

凋谢:花瓣陆续凋落,雄蕊花丝萎缩,花丝顶端的附属物倒下,随之枯萎。莲花属虫媒花,主要靠昆虫活动完成授粉。即使在花朵初开的前一天保留雄蕊套袋,不让昆虫进入,依然有20%的心皮能正常结实莲子,证明莲有较强的自花授粉能力,故在杂交育种实验中套袋环节不可省略。

在花放的第一天早晨,雌蕊柱头上会有透明的黏液,表示子房已经成熟,且嗅之有清香,可招来昆虫。而此时,雄蕊的花药尚未成熟,触之无花粉。花开放的次日,花药才开裂散粉。这一特征,说明莲具有以雌蕊先熟(雌雄异熟)来避免自花传粉的进化性状,同时也不排斥可以自花授粉。因此,杂交育种时要严格掌握去雄和授粉时间。

莲的两种生态类型为热带莲和温带莲,它们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地下茎的是否膨大。热带莲地下茎为鞭状,不膨大;而温带莲地下茎在进入夏末秋初时,地下茎会膨大为藕。在莲栽培种中,藕莲,以生产莲藕为目的,其育种目标是得到更多优质高产的莲藕,主要进行营养繁殖,其地上部分无花或很少开花;花莲,以开花艳丽密集为主要育种方向,主要进行生殖生长,因此其地下茎一般只有顶端膨大,地下茎膨大不显著。

繁殖方法

莲的繁殖方法有播种育苗及种藕繁殖。发展到用莲鞭进行扦插繁殖,其优点是节约种藕,加速良种繁育,延长嫩藕上市时间等。

播种育苗

一般仅限于育种,分为选种、催芽、育苗及移栽等步骤,常在气温15-25℃时进行。因莲子种壳坚硬,播种前须在种脐(凹进处)一端破一小口(注意勿伤胚芽),浸泡在15-25℃清水中催芽。每天换水1次,3-5天后等绿色胚芽露出后即可进行育苗。先将水田耕翻耙平,做好宽1-1.2米的苗床,株行距为10-15厘米,将种子平卧,播入泥中约一莲子深,然后在苗床四周插竹架,上盖塑料薄膜,苗床灌水3-5厘米深。等长出4片浮叶时,即可带土移栽,保持水深3-5厘米,在大田中每亩栽600-700株左右。

种藕繁殖

莲常与水稻、养鱼或水生蔬菜进行轮作或间作,因此种藕的选择应看与何种轮作作物决定。

与水稻轮作:则前茬为早藕,后茬为晚稻。种藕采用早熟品种,在清明至谷雨间排种,大暑至立秋问采收。

与养鱼轮作或间作:常用一年养鱼,一年种藕或一年养鱼,二年种藕。种藕应采用中、晚熟品种,于谷雨前后排种,5-6月放鱼苗,自露至秋分起鱼或采藕;间作则应在藕田四周与中间挖深水井养鱼。

如与水生蔬菜轮作:例如前作为荸荠或慈姑,后作为姑藕,前作于7月下旬种植至次年2月采收,以后种藕。同时可在湖塘四周栽茭白防风。如与茭白轮作,则前作为莲藕,于清明至谷雨间排种,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定植,10月收获。也可在秧田中套作,在4月间栽早稻秧,随后在秧田两侧套种莲藕。

排种繁殖

牵绳定位栽植称为排种。藕田需选择保水、肥沃、软糊的粘壤水田或水流平稳,水深不超过1-1.5米淤泥层厚的湖荡。种藕须选择具有本品种性状、藕头饱满、顶芽完整、藕身肥大、藕尾较粗、色泽光亮的母藕或至少有2节以上充分成熟的子藕。每亩约用种藕150-250千克。行株距早熟种为2米×1米,每亩300穴,晚熟种为2米×2米,每亩200穴左右。先把种藕斜插土中,藕头朝田中心,入土深10-12厘米,藕尾翘在水面上,使泥水不会灌入藕身,然后用泥土压实,不使动摇。排列方向以各株间三角形对空排列较好;四周边行藕头一律向田内。排种时,水位调节到5-6厘米即可,以便操作。如在深水中,则可将2-3支种藕捆把,放小船或竹筏上,人在水中走动,一手推船,一手持藕权,按株行距用脚踩开深15-20厘米栽植穴,然后用权把藕把插入穴中,踩泥盖住,插芦秆作标记。种藕如当日未栽完,必须盖草浇水,保暖保湿。

扦插繁殖

用种藕繁殖,每亩需种藕150-250千克,而产量则为250-1750(-3000)千克,繁殖系数仅5-6,成本高,良种难以扩大。中国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曹小芝等用莲鞭扦插繁殖获得成功,不但节约种藕,扩大了良种栽培面积,而且推迟了采收期,延长嫩藕上市期。所结藕体,大小均匀(750-1000克),适宜作种藕。试验用湖州早白荷与迟白荷品种;前作为水稻或小麦。扦插适期为5月底至6月上旬,插枝宜选具有2片直径约20厘米的立叶及2条侧枝的莲鞭,如操作仔细,则选完好的一叶一侧枝也可。繁殖系数较种藕可以增加3-4倍,如采用薄膜拱棚育苗则插枝数可以加倍,产量可达种藕繁殖的中上水平。扦插时莲鞭与侧枝入土深10-15厘米,用泥土压实,行株距为2米×1米。基肥须充足,生长期间田间水层保持10-15厘米。如插枝数量不大,可利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结合藕田转梢时,甜采取田边莲鞭繁殖。否则应先培育母本,选取早熟的优良品种,用薄膜拱棚覆盖,使提早育苗,促成抽鞭,这样可以提前扦插。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排种后应做好以下管理。

及时清除杂草:将水草浮萍埋入土中2-3次,夏至后荷叶封行,不宜再下田除草。

调节水位:幼苗期,保持5-6厘米浅水,生长旺盛期水深宜为12-16厘米,采收前1个月,再调节至浅水,以利结藕。夏季有台风时可提高水位,减轻风害。

施肥:一般基肥每亩用人粪尿1500-2000千克或绿肥,厩肥5000千克。多施堆肥和厩肥可以减少藕身锈斑,提高质量。追肥约施2-3次,第1次在出现1-2片真叶时,用人粪尿1000-1500千克,第2次在5-6片立叶时施人粪尿1500-2000千克。如生长不良,在半月后再施硫铵15千克。

调节莲鞭走向(转梢):在6-7月间莲鞭生长旺盛,应在中午时离田埂1米处将莲鞭梢轻提,转向田中心称为转梢,一般约5-6次。

采收贮藏

7月下旬,终止叶出现,早期出现的立叶开始枯黄时,可以采收嫩藕,一般用手工挖取。在叶片枯黄后把田水排干,用铁锹挖取老藕,在深水湖荡则用铁钩起藕。在采收前摘叶也可防止藕表面锈斑生成。采收莲子的最佳时间是莲蓬呈黑褐或棕褐色时。在7月下旬采收早子,产量少,8月上旬至9月上旬采收伏子,产量高,10月上旬采收秋子,产量不稳定。每亩可收40-50千克左右。藕不耐贮藏,晚春,早秋可贮10-15天,冬天可贮1月左右。种藕留种可在采收时按一定行距留下种藕,以便翌年萌发新株,提早出苗。如全部作留种田,则在田间保持浅水越冬或用稻草覆盖防冻,翌春随挖随裁,每亩留种田可供5-6亩田栽植。

病虫防治

主要病害为镰刀菌引起的腐败病,采用轮作或用70%托布津800-1000倍液隔10天喷一次并烧埋病叶。主要虫害是蚜虫斜纹夜蛾,用40%乐果乳剂1500倍液或用80叻敌敌畏1500倍液喷治。

主要价值

在实际生产实践中,莲又是一种重要的水生蔬菜,同时也可用于药用及园艺造景,集食用、药用和观赏于一身,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在医学上,最早记录于《神农本草经》中,“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一名水芝丹。生池泽”。在人文方面,莲被誉为花中君子,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千古佳句,同时也是佛教中的象征物。后来,根据其用途,莲在园艺学上被分为花莲,子莲和藕莲。花莲用于观赏,具有群体花期长、花型丰富,而子莲和藕莲用于食用。

食用价值

根状茎(藕)作蔬菜或提制淀粉(藕粉);种子供食用。藕及莲子为营养品,叶(荷叶)及叶柄(荷梗)煎水喝可清暑热。莲的重要食用部位是莲子和地下茎莲藕。在中国,已育成了多个子莲和藕莲品种,如中国江西广昌的太空莲和福建的建莲等子莲品种,柯卫东等培育的藕莲品种鄂莲系列,平均产量可达30000-37500千克/公顷。

经济价值

叶为茶的代用品,又作包装材料。

药用价值

叶、叶柄、花托、花、雄蕊、果实、种子及根状茎均作药用;藕节、荷叶、荷梗、莲房、雄蕊及莲子都富有鞣质,作收敛止血药。莲叶及莲子心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碱类,很多研究表明荷叶碱具有减肥降脂的作用。荷叶碱可以通过调节脂肪酸代谢来降低由高能量饮食引起的血脂异常;荷叶碱可以有效的缓解血管舒张的压力,因此推断荷叶碱可用于治疗一些由血管舒张压引起的疾病。莲子的水溶性多糖提取物能够抑制动物肿瘤细胞的生长。

观赏价值

莲花景观在中国园林造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中国浙江省杭州西湖的“曲院风荷”,河北省保定的“古莲花池”等。同时,莲也是一种重要的水环境修复植物。比如通过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的荷花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效果,发现当种植密度为3株每平米的时候,效果最佳。

植物文化

周敦颐曾落笔:“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育种方式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在中国荷花研究中心的杂交育种中,自然杂交育种占很大的比例。如从“白碗莲”(中株型、白色型、重瓣类)实生苗中选育出:“玉碗”(小株型、白色型、重台类):从“小舞妃”(中株型、复色型、单瓣类)实生苗中选育出“红领巾”(中株型、红色型、单瓣类)。但是自然杂交育种缺乏定向的培育目标,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杂交结果往往不能预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杂交育种,可以定向培育出亲本性状互补的优良品种,是莲培育的主要手段。一是进行种内杂交,如武汉东湖风景区以“红千叶”(大株型、红色型、重瓣类)为母本,“厦门碗莲”(小株型、白色型、单瓣类)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出的“杏花春雨”(中株型、粉色型、重瓣类)兼具亲本的优良性状。二是进行种间的远缘杂交,如中国荷花研究中心以中国莲“锦边莲”(小株型、重瓣型、爪红色)为母本,美洲黄莲“黄莲花”(大株型、少瓣类、黄色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出的“黄鹂”品种,其花型介于两亲本之间,花色更接近父本,而多花性胜过母本,具有更高的观赏性。中国莲加入美洲黄莲的黄色血统后,后代的诸多性状及观赏价值远远超过了亲本,姿、色均有独到之处。

选择亲本性状互补的植株进行杂交,从杂种代的性状分离中,选择观赏价值高的新品系。然后用营养繁殖(分藕)获得无性系,这样可保持代优良的遗传性状不变,是行之有效快速培育莲花新品种的捷径。

芽变是体细胞突变的一种。芽变发生在芽的分生组织细胞中,当芽萌发长成枝条时,表现出与原有性状的不同。芽变育种在莲的育种领域内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如王其超等从“东湖春晓”的自然杂种代中选育出“艳阳天”,又从“艳阳天”的群体中选育出“紫玉莲”、“大紫莲”等品种。这为重台型、千瓣型莲等不能结实品种的培育寄托了希望。及时发现芽变,并妥善的保存和繁育,是芽变育种的关键。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理化诱变方法在莲育种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培育出了“点额妆”、“丹顶玉阁”等品种。太空育种成为世纪末莲育种的最新技术,江西广昌县白莲研究所曾将莲子搭载“”科学实验返回式卫星,培育出“太空莲1号”、“太空莲2号”、“太空莲3号”、及“太空莲36号”等优良新品种。该方法可以诱导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有可能培育出“重台莲”、“千瓣莲”等用一般常规育种手段得不到的新品种。但经诱变处理后出现的变异性状,毕竟不是经过多代自交获得的纯系,从表型选择的结果,很难排除是莲自身性状分离的表现,也难以肯定是诱变育种的效果,需要观察几年后才能断定。

莲的自然多倍体品种较少,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可以增加子莲和藕莲的产量,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商业价值,同时也是培育适于湖塘美化的大株型莲品种的有效途径之一。黄国振等曾获得一些花型奇特、开花数目较多、花色艳丽的四倍体植株,后与“红千叶”进行杂交,得到了三倍体植株。多倍体植物株型较大、叶柄粗壮、花大色艳,但大多不结实。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