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09 14:03
“碰钉子”其由来有两种:一是说封建时代的衙门、官宦人家宅邸的大门上都有“门钉”,老百姓常在这地方受制于人,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被却之门外,谓之“碰了钉子,或说“碰了一鼻子灰”。元杂剧《西厢记·寺警》一折:“我撞钉子,将贼兵探知。”可见元代时已有“撞钉子”此语。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何况给别人说话,怎么好冒冒昧昧的去碰钉子?”
【事例】:他连日奔波募款,却四处~,深感懊恼沮丧。
办事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普通话说是“碰壁”,俗语则说是“碰了钉子”,意同“碰了一鼻子灰”。
二是说:“碰钉子”是青洪帮中洪门的切口(隐语行话)“碰到钉字”,意为遇见对头。“钉子”与“钉字”互为谐音,且意义又基本相同,所以,就以讹传讹将易于理解的“碰钉子”一语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