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4 07:48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节能减排术语。一般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碳”即二氧化碳,“中和”即正负相抵。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这就是所谓的“碳中和”。
碳中和也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全球碳中和描述了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这些气体的清除量在特定时期内达到平衡的状态。它通常简称为净零。在某些情况下,“排放量”是指所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在其他情况下,它仅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要实现碳中和,需要采取行动减少排放。一个例子是从化石燃料能源转向可持续能源。组织通常通过购买碳信用额来抵消剩余排放量。人们经常在具有相同含义的“净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 “碳中和”和“气候中和(climate neutrality)”等术语之间切换。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术语彼此具有不同的含义。一些碳中和认证标准允许大量碳抵消,但净零标准要求将排放量减少到 >90%,然后仅抵消剩余的 <10%,以符合 1.5°C 目标。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手段,一是碳封存,主要由土壤、森林和海洋等天然碳汇吸收储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人类所能做的是植树造林;二是碳抵消,通过投资开发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清洁技术,减少一个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抵消另一个行业的排放量,抵消量的计算单位是二氧化碳当量吨数。一旦彻底消除二氧化碳排放,我们就能进入净零碳社会。
碳抵消与信用额(Carbon offsets and credits)
碳抵消是一种交易机制,允许政府、个人或企业等实体通过支持减少、避免或消除其他地方排放的项目来补偿(即“抵消”)其温室气体排放。换句话说,碳补偿重点是通过投资减排项目来抵消排放。当一个实体投资碳抵消计划时,它会收到碳信用额,即用于计算一个实体向另一个实体带来的净气候效益的“代币”。碳信用额或抵消信用额可以在政府或独立认证机构认证后购买或出售。
为了帮助实现减排目标,碳抵消机制应运而生。与碳配额不同,碳配额是由碳市场政策制定者分配给控排单位的排放许可量,而碳抵消信用额度是由减排项目自身排放相对于其基准线排放的差额认证后获得的,是实现低成本减排的一种方式。在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符合信用签发条件的减排量可用于代替配额完成减排单位的配额清缴义务。这种做法可增加碳排放交易体系(Emission Trading System,简称ETS)制度和工具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提供更多的低成本履约指标来源,并且对减排类项目提供支持,有助于实现气候目标。
碳达峰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碳达峰与碳中和一起,简称“双碳”。
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3月5日,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碳中和”入选《咬文嚼字》发布的2021十大流行语。12月13日,“双碳”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2022年8月,“碳中和”一词被收释《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四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是人类的行为造成地球气候变化的后果。“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随着人类的活动,全球变暖也在改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
2002年,南极洲一块面积为3250平方公里的冰架脱落,并且在35天内融化消失;并且根据美国宇航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格陵兰岛平均每年要融化掉221立方公里的冰原,是1996年融冰量的两倍。
净零的想法源于2000年代末对大气、海洋和碳循环如何对二氧化碳排放做出反应的研究。这项研究发现,只有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到净零,全球变暖才会停止。净零排放是《巴黎协定》目标的基础。这表明我们必须“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人为源排放和汇清除之间的平衡”。“净零”一词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2018年发布其关于全球变暖1.5°C的特别报告(SR15)后开始流行,该报告指出“达到并维持全球人为[人为]二氧化碳净零排放量和净非二氧化碳辐射强迫的下降将在数十年的时间尺度上阻止人为的全球变暖(高信度)。”
净零排放的概念经常与“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相混淆。该术语源自1992年《里约公约》。这两个概念并不相同。这是因为碳循环不断地将一小部分历史累积的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吸收到植被和海洋中。即使当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至零之后,这种情况也会发生。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保持恒定,一些二氧化碳排放可能会继续。然而,由于深海温度的逐渐调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将持续上升几个世纪。如果人类活动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到净零,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就会下降。这个速度足以补偿深海的调整。结果将是几十年或几个世纪以来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大致保持不变。
单独使用二氧化碳比使用二氧化碳加上甲烷、一氧化二氮和氟化气体等其他温室气体更能更快地实现净零排放。非二氧化碳排放的净零目标日期较晚,部分原因是建模者认为其中一些排放(例如农业产生的甲烷)更难逐步淘汰。甲烷等短期气体的排放不会像二氧化碳那样在气候系统中积累。因此,没有必要将它们减少到零来阻止全球变暖。这是因为短寿命气体排放的减少会导致由此产生的辐射强迫立即下降。辐射强迫是它们引起的地球能量平衡的变化。然而,这些强效但寿命短暂的气体将在短期内推高温度。这可能会更早地推动温度上升超过 1.5°C 阈值。
2021年2月0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1997年问世以来,“碳中和”的概念在西方逐渐走红,实现了从“前卫”到“大众”的转变。
2006年,《新牛津美国字典》将“碳中和”评为当年年度词汇。获选主要原因在于它已经从最初由环保人士倡导的一项概念,逐渐获得越来越多民众支持,并且成为受到美国政府当局所重视的实际绿化行动。
2007年1月2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IPCC)在巴黎举行会议,历时五天的会议计划在2月2号结束后发表一份评估全球气候变化的报告。报告的初期版本预测,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2到4.5摄氏度,全球海平面将比2007年上升0.13到0.58米。报告的初期版本中还提到,过去50年来的气候变化现象,有90%的可能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也有专家表示,有可能在报告的最终版本中改变措辞,把可能性改写为99%。
2007版的《新牛津英语字典》中,“carbon neutral”这个字正式编列到字典当中。“碳中和”这个词是通过指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以达到环保的目的。
2013年7月,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提出的航空业“2020年碳中和”方案浮出水面。该方案提出航空业三大承诺目标:2009年-2020年,年均燃油效率提高1.5%;2020年实现碳排放量以2020年为顶峰,不再增长;在2050年将排放量削减至2005年的一半。该方案对各国各航空公司最实质的影响是要为2020年后超过排放指标的部分买单,交纳实际上的“碳税”。
2018年10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报告,呼吁各国采取行动,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土地、能源、工业、建筑、运输和城市领域展开快速和深远的改革。
2008年12月,中国首个官方碳补偿标识——中国绿色碳基金碳补偿标识发布。
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的两会中特别强调,要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会议决定,到2020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2018年8月1日,四川省举行了“碳中和”项目启动仪式,计划于2018年10月在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500亩“碳中和”林,用20年时间增加碳汇,用以完全抵消本次会议产生的921吨碳排放总量。
2019年10月,第一期全国A级旅游景区质量提升培训班在陕西举办,并成为全国首个碳中和景区培训班。
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2月24日,中国第一家从事碳中和基础研究的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碳中和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
2021年1月,全国首个碳中和垃圾分类站落地四川成都,居民可以投放自己日常产生的可回收物,通过回收抵消碳排放量,还能获得收益。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其中一项重要议题,就是研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会议指明了“十四五”期间要重点做好的7方面工作。在业内专家看来,这次会议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定位,尤其是为今后5年做好碳达峰工作谋划了清晰的“施工图”。
2021年7月12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为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8月,市场监管总局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9月11日,中国承诺 大国担当——“30·60”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展览亮相中国科技馆,这也是全国首个“碳达峰、碳中和”科普展。展览由中国科协和生态环境部联合指导,将在中国科技馆展出至11月14日,之后还将参加“全国科普日优质主题展览全国巡展”,服务全国更广大地区的更多公众。9月11日,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在全国首个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研讨会上提出“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
2021年12月17日,阿里巴巴发布《阿里巴巴碳中和行动报告》(下称《报告》),提出三大目标。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不晚于2030年实现上下游价值链碳排放强度减半,率先实现云计算的碳中和,成为绿色云;用15年时间,以平台之力带动生态减碳15亿吨。
2022年2月18日,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办的美丽中国·绿色冬奥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说:“北京冬奥会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
2022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脉动宣布位于武汉和邛崃的工厂成为中国饮料行业率先实现碳中和的两家工厂,这也是达能在中国的首批碳中和工厂。
2022年11月,在“成渝双城·双碳论坛2022”上,碳达峰碳中和专利信息平台启动。
2022年,江苏首个土壤碳中和项目落地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导建设的这一项目,主攻农田“土壤固碳”研究,一期工程“FACE实验平台”将于2022年12月完工。
2023年2月28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发布的《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统筹经济发展、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的压力不断加大,但“双碳”(碳达峰与碳中和)工作稳步推进。
2023年4月10日,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部署要求,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系统建设,陕西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等9部门联合制定了《陕西省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
2023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该意见提出了有计划、分步骤推动制度转变的工作安排和实施路径,将为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持。
202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等九部门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布局一批技术水平领先、减排效果突出、示范效应明显、减污降碳协同的示范项目,不仅有利于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推广,也有利于完善支持绿色低碳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商业模式和政策环境,是促进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举措。
2023年8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在这个重要日子里,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完成,并持续落地。其中,“1”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出台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在“1+N”政策体系中发挥统领作用;“N”则包括能源、工业、交通运输等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科技支撑、能源保障、碳汇能力等保障方案。与此同时,各省(区、市)基于资源环境禀赋、产业布局、发展阶段等实际,制定本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了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任务目标。
2023年10月,由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多家单位共同制定的《北京市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出台。
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发挥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对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支撑。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立将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企业节能降碳。
2023年1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包括25个碳达峰试点城市和10个碳达峰试点园区。
2020年11月6日,信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正军代表信阳市人民政府与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签订了《关于共同推进上天梯非金属矿管理区绿色发展和产业升级合作协议》。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国内首个碳中和示范园区正式启动建设。
2023年11月27日,香港交易所宣布,将致力于2024年实现碳中和,并于2040年实现净零排放。
2023年12月6日,杭州亚组委、亚残组委发布: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在亚运史上首次实现碳中和。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为“双碳”目标的达成提供了重要抓手。
2011年10月,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7省(市)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2017年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印发实施,要求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纳入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中国碳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
第一步:计算碳足迹,建立低碳体系。
碳足迹计算是针对企业所有可能产生温室气体的来源,进行排放源清查与数据搜集,以了解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源及量化所搜集的数据信息,是迈向实现碳管理的第一步。碳排放报告核查则是由第三方对盘查所得出的数据信息的担保陈述提供正式的书面声明。
第二步:减少碳排放
通过对企业排放源清查,详细了解企业的碳排放源及量,相应地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从而减少因企业生产运营等活动中所产生的碳排放。
第三步:实现碳中和
通过购买自愿碳减排额的方式实现碳排放的抵消,以自愿为基本原则,即交易的中和方式。碳中和的实现通常由买方(排放者)、卖方(减排者)和交易机构(中介)三方来共同完成。
英国最大的零售商特斯科超市的商品上,甚至贴上显示“碳足迹”的标签,消费者可知该产品从生产、加工、运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
2003年,美国电影演员迪卡普里奥就付钱在墨西哥植树,因此宣称自己是美国第一个碳补偿公民。
2007年3月31日晚上7:30,悉尼开始停电一小时,以此警醒世人,全球变暖已经是现实,每个人都应该为此做些什么。4月报道,位于英国柴郡的阿什顿·海耶斯是一个拥有1000多人口的小村庄。15个月之前,这里建成了英国的第一个“碳中和”村。10月,欧洲摇滚音乐爱好者举办了一次环保音乐节,他们在活动中推行了折椅环保方法。从而使“碳中和”这一词让更多的人所熟知。
2009年3月9日,周迅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区亲善大使的身份出现在北京倡导碳补偿活动见面会,并自掏腰包购买可抵消08年的航空里程量的二氧化碳所需要的238棵树苗。8月5日,中国第一个碳中和企业诞生。8月5日,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购买奥运期间北京绿色出行活动产生的8026吨碳减排指标,用于抵消该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至2008年底全公司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成为第一家通过购买自愿碳减排量实现碳中和的中国企业。11月17日,上海济丰完成我国首笔碳中和交易。
食品行业
全球气候变暖贡献产业的排名中,食品产业是一类贡献度较高的产业——食品产业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建立食品碳指标分级体系、加大绿色低碳食品开发、鼓励食品碳标签的开发与应用、引导消费者选择低碳产品,早日实现“碳中和”刻不容缓。
2005年,好莱坞影片《辛瑞那》成为第一部碳中和影片。
2006年,美国前副总统艾伯特·戈尔执导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时也计入了碳中和成本。
《中国能源转型:走向碳中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4月)
2022年6月27日,在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中国科协隆重发布10个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产业技术问题,其中包括“ 碳中和背景下如何实现火电行业的低碳发展?”。
作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30/60”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将会产生极大影响。易纲表示,转向绿色低碳的内涵非常丰富,集中在一点上,就是减少碳排放。排碳具有外部性,排碳企业和用户没有为排出的碳付出应有成本,所以对社会有负的外部性,排碳多的单位是以自己的低成本实现盈利,但对整个社会和公众造成了负的外部性。未来绿色交易所就是通过强化信息披露要求,让社会知道是谁排的碳,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这是绿色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
“青山科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