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8 00:51

磔,读zhé,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本义表示分裂牲畜的肢体,后引申为古代的一种酷刑,还是汉字书法之一,右下方的捺笔,还可以指代鸟鸣声。

字源演变

磔,会意字。从石,表示牲畜肢体如石裂般分解;从桀,桀有凶暴义,表示磔是分裂牲畜的肢体。许慎《说文解字》认为,磔是形声字,从桀,表示凶暴,石声。字形从战国时期到现代汉语中的楷书无明显变化。

磔字起初就是“桀”字,后来增加了“石”旁。磔的本义是裂,分裂牲畜肢体以祭祀。但古代祭祀时不但杀牲,而且杀人。杀奴隶以祭祀的事于史有征。因此,磔后来便演化为一种裂尸之刑。段玉裁说:刳其胸腹而张之,令其千枯不收为“磔”。开肠剖肚,还要晒成人干,这种残酷令人咋舌。磔字也用以表声,苏轼诗“春山磔磔鸣春禽”,是形容鸟鸣声;刘禹锡“弹琴古室中,幽响清磔磔”,是形容琴声;而“钩辀格磔”则是中原人形容南方人讲话的声音了。在孟子的时代,曾把南方人称为“南蛮鴂舌之人”,鹅舌,即以为说话如鸟叫,那么,其声当然是“钩辀格磔”了。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辜也。从桀石聲。陟格切。

说文解字注

(磔)辜也。辛部曰:辜、辠也。掌戮,殺王之親者辜之。注:辜之言枯也,謂磔之。鄭與也許合也。大宗伯。以疈辜祭四方百物。大鄭從故書作罷辜。云罷辜、披磔牲以祭。《爾雅》祭風曰磔,郭云:今俗當大道中磔狗云以止風。按凡言磔者,開也、張也,刳其𦙄腹而張之,令其乾枯不收,字或作矺,見《史記》。从桀,石聲。陟格切。古音在五部。今俗語云磔破者。當作此字,音如作。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並陟格切,音摘。張也,開也,裂也,剔也。《前漢·法志》:諸死皆磔於市。景帝中二年,改磔曰棄市,勿復磔。師古曰:謂張其尸也。

又裂牲,亦謂之磔。《禮·月令》:季春,命國難九門磔攘,以畢春氣。

又書法右下爲磔。崔瑗《永字八法歌》:硺騰峻而速進,磔憶昔以遲移。

又《爾雅·釋天》:祭風曰磔。孫炎曰:旣祭,披磔其牲,以散風也。或省作矺。

又叶竹棘切,音陟。蘇轍《除日》詩:念同去鄕里,此節已三失。楚人重歲時,爆竹鳴磔磔。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赏析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韵书集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