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1 03:30
礼林镇,隶属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地处乐平市境西南部,距乐平市区13千米,地处翥山南麓,东与接渡镇、东南与众埠镇相连,南与万年县大源镇、珠田镇接壤,西临镇桥镇、北靠塔山街道。行政区域面积163.3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礼林镇户籍人口为65231人。
旧时,礼林镇境域属永善乡二十二都、丰乐乡三十都、怀义乡三十一都与三十二都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万山、乐义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四区万山、乐义乡。
1950年1月,改属一区礼林、新庄、九林、涸田、鲍贩、朱桥乡。
1952年6月,改立礼林区。
1953年底,增设鲍皈乡,撤销戴贩、坞泥板乡。
1956年,撤区并乡,并为礼林、甘棠、涸田、长桥乡。
1957年,划入镇桥区,同时撤销长桥乡。
1958年10月,撤区并乡,成立礼林公社。
1961年上半年,归县直属;同年8月,分设礼林、甘棠、涸田公社。
1966年,改为白土峰林场礼林公社、石坑分场和白土峰分场。
1968年10月,撤区扩社并队。
1984年,改为礼林乡。
1997年,撤乡建镇。
1951年3月,一区增设匣厂、戴贩、坞头乡,二区增设万山乡。
1952年6月,增设牌楼、甘棠、后鲍、坞泥板、围渡乡,撤销朱桥、鲍贩、万山乡。
1973年8月,划出部分大队成立涸田公社。
2001年,撤销涸田乡,划归礼林镇。
2011年末,礼林镇辖礼林、洄田、桥头丘、万山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朱桥、老屋、牌楼、围渡、前鲍、洲上、陈埠、杨桥、白土、新庄、坞泥畈、铺里、鲍皈、新村、塔背、甘棠、马桥、程坂、孙塘、府前、柴家、黄家22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67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礼林镇辖4个社区、22个行政村,另辖1个村级单位。镇人民政府驻礼林村。
礼林镇地处乐平市境西南部,距乐平市区13千米,地处翥山南麓,东与接渡镇、东南与众埠镇相连,南与万年县大源镇、珠田镇接壤,西临镇桥镇、北靠塔山街道。行政区域面积163.31平方千米。
礼林镇境内属丘陵山区,地势为东南方向高,西北低,最高山峰为柴家村民委员会螟蚣岭,海拔459米。
礼林镇区域内水系发达,主要河流是安殷河,镇内达40千米,沿线流径16个村民委员会,在北部黄家村与乐安河交汇。
礼林镇境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1500~190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4~7月,约占全年雨量的70%。
礼林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山洪。
礼林镇主要矿产资源为石英石、高岭土、煤炭,木竹资源也较丰富,主要有毛竹、湿地松、杉木等。
2011年末,礼林镇辖区总人口4858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97人,男性25744人、女性22640人。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5.76‰。
2017年末,礼林镇常住人口为50813人。
截至2019年末,礼林镇户籍人口为65231人。
2011年末,礼林镇财政总收入6226万元,占年预算的106%。比上年增长51.4%;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05万元,占年预算的141%,比上年增长70.7%。
2019年,礼林镇有工业企业175个,其中规模以上1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5个。
2011年,礼林镇耕地面积5.0940万亩,可利用林地面积13.99万由。以种植水稻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涸田排粉、朱桥西红柿、坞泥畈荞头等。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2.26亿元,比上年增长24.8%。畜牧业以饲养家禽为主。
礼林镇工业以煤炭和瓷土加工为主。有建材、粮油加工等厂。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61340万元,比上年增长44.2%;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3亿元。
2011年末,礼林镇有幼儿园15所;小学23所,在校生3777人,专任教师242人;初中3所,在校生1966人,专任教师121人。2011年,教育经费达230万元。
2011年,礼林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85平方米;文化活动室24个;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桥板灯”等。
2011年,礼林镇广播电视有线电视覆盖率达90%以上。
2011年末,礼林镇有卫生院1所;病床10张,医师6人。
2011年末,礼林镇有邮政所1所,乡村通邮率100%。电信企业3家。储蓄所3所。
2011年,礼林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2户,人数107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13户,人数1947人;敬老院1家,床位60张,集中供养农村五保人53名,五保户分散供养90人;自然灾害受灾人口4.2万,紧急转移安置1.5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6万亩,倒塌房屋57间;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41人;参加城乡养老社会养老保险2.36万人,已享受5000余人。
2011年末;礼林镇有自来水厂1座。
2011年末,礼林镇有3.5万伏及以上变电所。
礼林镇已形成由铁路、公路等两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
礼林镇因镇驻地以始祖五世同堂,享誉礼仪之林而名,故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