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20 11:25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它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与受助者关系的看法等。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尊重受助者的权利和选择。它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真正的服务过程,而不是社会工作者在行使手中的权力。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这使它与其他助人活动区分开来。
社会工作价值观分有理论作用和实践作用,理论作用主要是构成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使命或目标的根据,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实践作用主要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标准这种形式,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的实践,是促使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也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价值分层理论把社会工作价值观分为三个层次,指出不同层次的价值在本土化过程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及本土化的任务。价值观本土化着重从基本原则、传统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平台等方面梳理了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整体思路,并在概括提炼中国传统助人活动价值观基础上,提出建构本土化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原则。
价值、目标、认可、知识和方法被公认为是社会实施的五大要素。其中价值和知识更被社会工作视为是两个同样重要和最优先的基石。确定了目标才能按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知识是最优先的条件了,只有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知识做基础,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知识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没有价值的人或事物是得不到认可的,其次说说五大要素中的最后一项“方法”其实也是很重要的,举个例子,如果你前面的几项都做到了,但是唯独方法错误,那么你在社会上的工作价值观则大打折扣。
包括:
协调社会和谐发展的因素,承认个人能力;
尊重与案主关系的隐私;
投身于为满足社会认可的需求的社会改变中;
愿意保持个人感觉和需求与专业关系的区别;
愿意向他人传递知识和技巧;
尊重和欣赏个人和群体的差异;
尽力发展案主的能力以帮助他们;
即使遇到挫折也愿意以案主的名义不懈努力;
承诺个人和专业工作的高水平。
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戈登、比斯台克等社会学家有各自受认可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在国际社会工作界把社会工作价值归纳为服务、社会公正、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人类关系的重要性、诚信和能力。在操作层面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概括为接纳、尊重、个别化、自决权和知情同意、保密、不批判。
我国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是依据国情,并在吸收国际社会工作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特点形成,在建设方面还要注重强调社会和谐、保持家庭和谐和稳定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家庭观念、注重服务的“人情味”、重视道德建设、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作为一种专业价值观,它的基础是社会主流价值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独特追求。一般而言,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
社会工作价值观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热爱人类、服务人类、促进公平、维护正义和改善人类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想追求,激励和指导着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工作。
社会工作体现民生的最主要问题。
“社会工作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并主要表现在。理论作用与实践作用上。在理论作用上,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构成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使命或目标的根据,同时,也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实践作用上,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标准这种形式,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的实践;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促进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社会工作价值观影响着社会主体——人的个体价值观和世界观,一个良好的社会工作价值观能让社会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提升本身的素质,进而影响到他的世界观,他会认为他是社会不可分的部分,有着相应的职责和义务,对全球各族人民团结维护地球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而言,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又可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来体现:
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应将服务对象看作是一个与自己有平等价值的人,是有潜力改变且有能动性的个体,社会工作者要充分相信服务对象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并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倾听服务对象的声音,将他们视为合作伙伴,确立与服务对象的民主工作关系。
社会工作者应坚持专业的立场,在实践中努力提高专业服务的质量,不断学习和充实专业理论、实践、技巧和知识,提高专业实践的效率和改善服务的效果,强化专业服务的标准。以达到为他人服务的目的。
社会工作者应维护服务机构的政策、立场和管理规则,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尽力做到公正合理地处理个人与机构的关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量避免在外部对服务机构进行批评。
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应不断改进专业实践,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增进总的社会福利的水平。在社会福利资源分配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注重公平正义原则,对最不利的弱势人群的需要给予优先满足。
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前途和远景始终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相信社会发展的美好未来,并愿意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通过专业实践和服务推动社会进步的进程。
我国的社会工作是依据我国国情,并在借鉴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论和方法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是在执政党和政府直接领导和推动下开始起步的,加上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因素,使得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必然有自己的特色。经过了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流价值也由计划经济时期单纯强调国家和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人利益转变为三者并重,社会生活中多元文化并存。在吸收国际社会工作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特点,在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建设方面还应当注重以下内容:
一是强调社会和谐。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应当建立于人们共同发展过程中的平等尊重、相互支持的基础上应体现于密切的社会关系之中。基于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制度,相对于西方社会对个人尊严自由的推崇,我们应该更加强调社会和谐。
二是保持家庭和谐和稳定依然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家庭观念。西方文化注重个人自由,我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的社会生活比较注重家庭的价值。因此,相比较西方强调人们的个人尊严和权利,我国应更加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彼此宽容、相互支持和相互依赖。
三是注重服务的“人情味”“人情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很有特色的内容。他一仁爱为基础,体现了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重视社会交往中的情感支持和情感依赖。当前,在以理性和社会责任为基础的民主建设中,我们的“人情味”将会是当代人类关系特征的重要补充。社会工作关注人的感受,关注人类关系,就不能不重视“人情味”在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中的作用。
四是重视道德建设。我国是礼仪之邦,是道德社会,特别注重道德的力量。当时中共中央提出的“八荣八耻”不仅是对社会公德的高度概括,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当前社会意识形态,其价值核心也一定成为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基础之一。
五是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当前最重要的目标,社会工作价值观也应该对此有所反映。社会工作价值观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而适当调整。要立足本土、着眼发展才能满足不断出现的新的社会需求和问题。
社会工作在向世界各地传播过程中,因为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经济发展阶段等不同,各地一定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工作利他主义价值观, 我们称之为“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观”。
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教育应包括“普遍价值观”教育和“本土价值观”教育。利他主义作为社会工作的普遍价值观,自应是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本土价值观”教育应由四部分组成:我国市场经济中形成的价值观;意识形态提倡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观;受西方影响的价值观。
一般来说,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应该综合各种本土的因素,充分体现本土的特征。研究表明,当前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的构成元素有:市场经济中形成的道德占40. 3%;意识形态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占25. 2%;中国传统道德占20. 8%;受西方道德影响占11. 7% 。以此结论为基础,从上述四种元素中提取出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进行整合,或许可以形成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表达。在一定意义上,它也可以看成是利他主义在中国独特的组合方式。
社会工作价值观体系构筑在对人和社会的偏好之上,因而我认为“爱”是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社会工作是具有爱心的行业,它有社会的爱、仁慈的爱、倾听的爱……可假如你是一位社工,并被指派处理以下的案件,你将如何帮助他们呢?如何来将自己的爱,社会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呢?如何指导他们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案例:
钱女士是一位农村的小学教师,收入不高,她的丈夫以前是一家乡镇企业上班,现下岗外出打工,他们有三个女儿,全家在贫困线以下挣扎。可是钱女士前两个月又怀孕了,一方面,钱女士不想再想要孩子,因为他们实在是穷了不能在要孩子了,同时,他已经超生,严重违犯了计划生育政策。可是,另一方面,由于受当地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夫妻两人都觉得不生一个男孩子就是一种罪过和耻辱,尤其是对不起家里的两位老人。
作为一位社工,你怎样帮助钱女士和她的丈夫在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提高生活水平、对老人想法的尊重,对传统价值观的认识等诸多的矛盾,问题中作出选择呢?
这个案例,包括许多案例中都有价值冲突与价值选择的问题,当两者有矛盾是你该如何选择呢?怎样做是最好的选择,我们用什么来作为判断的依据,作为指导思想,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作为一名合格的社工应该有什么样的专业价值观呢?
1、自决原则。当案主面临价值矛盾时,作为社工的我们要先帮助案主准确的确定问题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一一分析优缺点之后,由案主自己做出选择。例如:我们可以建议钱女士理出人工流产的优缺点,要她认真分析了这些理由之后再作出决定。但是,最后的决定一定是钱女士自己做出选择。这体现了是自决原则的价值观,自决原则是案主有权持有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按自己的观点行事,只要不会损害其他人的权利。
我认为社工代替案主做决定对案主来说是不利的,社工让案主自己做决定,可以培养案主的独立性,对正在成熟、成长的案主来说,他们需要为自己的生活做决定,并承担因此而有可能引起的一切后果,错误和痛苦有可能因此而产生,但这些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案主自由选择的全靠保证了他们能够选择自己合适的生活。当然,案主也许会选择不利于社会和他自己的生活,但是,真是她自己的选择,他们有这种权利。社会也可以谴责和制裁他们的选择,却不能剥夺他们选择的权利,也不能剥夺他们做人的尊严。
2、助人自助。具体说就是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助人的过程就是社工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工作过程中实现专业价值。社工助人并非单纯提供物质的帮助,而是致力于案主自信的恢复,帮助他们重新走上社会正轨。所以社工助人的过程更是对于案主一种心灵支持的过程。作为一名社工,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要反思自己的生活中的的一些问题,然后在以后的生活中指导自己,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3、尊重。对每个社会工作者来讲,人生的价值不在索取而在奉献,这就必须尊重人的价值,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特别是对老年人、残疾人、贫困者,不能把他们当作社会包袱,而应当看作是社会财富。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树立平等、互助、合作的观念,使社会工作成为沟通和调节人际关系以及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桥梁。
假如两个同性恋,其中一个已经知道他们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的理念,因而他决定改正他的做法,离开了另外一个人,然后另外一个人来求助社工,你该怎么办?帮助他吗?本来自己就不赞同同性恋,可是当他来找你帮助,成为你的案主的时候,你不可以歧视,要公平对待,人生下来就是平等的,有尊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他们。
4、保守秘密原则。保密是指社工之间的心照不宣或明言告诉的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样,案主可以放心的向社工讲述自己的真实生活,社工则要严格的位案主保守秘密,如果社工人员泄露了案主的一些秘密而给案主带来伤害,案主可以向有关部门起诉工作人员。
保守秘密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如果案主认为社工人员有可能向他人泄露秘密,案主就不会讲一些隐藏的秘密、个人的情感、思想、行为告诉社工,那么这样的话对以后工作的开展就很难进行下去;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一些特殊情况我们又该怎样处理呢?
例如:一位实习生与一个未婚妈妈建立了相互信任的专业关系,不久,这位未婚妈妈告诉实习生,她与一位男子约会,每当这位男子喝醉的时候就会打她,这位未婚妈妈还告诉实习生,她有证据表明,他的男朋友在另外一个城市犯过严重的偷窃罪。当在这种情况下实习生应该怎样做?要不要告诉警察呢?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实习生该告诉警察,再有必要打破保密原则情况就该打破。
5、换位思考。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种思想。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信任,并且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互相宽容、理解,多去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作为社工只是个重要的要素,只有你可以设身处地为案主着想,你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更好的帮助案主解决困难,走出困境。如果社工可以做到随时的换位思考,你就会做的更出色,案主会更喜欢你的。
6、独特性原则。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价值体系、个性、情感、爱好、经历及家庭关系等。社工在工作时应该尊重案主的独特性。如:一些十几岁的少年不受父母的管教而被送进了小组家庭。有时候,有的人需要的是鼓励他们的人,有的人需要的是指导他们能早学校表现的更好的人,有时需要的是呢不过理解他又对他严的人,当然,如果是在行为方面有问题的少年,社工就要找出问题并制定解决的方案。对于这个问题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要承认问题。
如果社工没有尊重一个人的独立性,这是个很危险的问题。记得有个标签理论,它说的是一个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环境就会以这个标签来看待这个人,而不是以一个人的真实情形来看代替她,就是创造了一种环境,或着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结果,被特上标签的人就会变成标签所说的人。
我认为作为一个好的社工,一个优秀的社工要具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并相信自己的直觉。而我们所学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原则,这些原则只是为社会工作者工作有指导方针,但是我认为,我们不能机械的应用这些这些价值观与原则,他们只能适应某些案主,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案主。作为一个优秀的社工,不仅仅是要掌握这些指导方针,在处理特定的问题时,能够利用自己专业的判断,在价值观的原则中作出最好的选择。但是,在生活中如果你可以把这些价值原则作为自己的一种品质,我相信自己一定是一个别人很喜欢的人,而这些东西成为自己为人处事的一种方式,将影响帮助你的一生,也会成为你成功的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