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家延西

更新时间:2023-11-01 21:36

《祁家延西》是土族民间文学中的长篇叙事诗,流传于青海省土族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祁家延西》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由民间艺人,即祁土司的爱将和百姓以“祁家元帅”祁秉忠英雄事迹为原形,口头演绎创造出来的。过去土族群众不懂汉语,在传唱过程中逐渐将“元帅”变音为“延西”,因而将“祁家元帅”唱为“祁家延西”。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形成了这种带有曲调、唱词的民间文学形式,少则三百行,多则三千行。

文化特征

内容架构

《祁家延西》流传的版本有六个,但故事主线都一样,主要讲述明朝天启年间,以互助地区的十一世祁秉忠土司为首的土族将士忠贞爱国,为了维护明王朝的统一和安宁而舍身忘家,东征西讨的英雄事迹。最初祁家延西的故事多源于前线参战归来的土族将士的亲身经历。

《祁家延西》唱词共分寄榜点兵、出征、罹难、殉身、回师互助、吊孝七部分。

《祁家延西》叙述中原的洛阳城被一帮强盗盘踞着,他们兵强马壮,杀人放火,抢劫民财,奸淫妇女,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弄得洛阳城一带鸡犬不宁。正如诗中所述的那样:“洛阳城贼寇造了反,欺压良民恶如山,受苦的百姓受熬煎。”

皇帝知道后,召大臣们商议,贴出榜文,昭示天下,谁能平定这帮强盗,官上加官,职上加职,子孙们世世受封,永享荣华富贵。有个柴总兵本事不大,但他升官发财心切,就揭了榜文,发兵去打洛阳。但三次进兵,都是大败而归。皇帝动怒,降下旨意,限他再次进剿,如还打不下来,就要对他重重处罚。柴总兵挖空心思也想不出破敌的计策,最后想起了土族老英雄祁延西。

祁延西虽须发全白,但有勇有谋,可以破敌。这时的祁家延西“七十龄来奔八十,骑不住马来踩不住镫”。但柴总兵出征受挫,不敢上告朝廷,抱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假借圣旨,连下三道军帖,逼祁延西出征。祁家延西不顾妻妾的一再劝阻,毅然出征。可是在征途中“出门遇了个秋甲子,连阴带下四十天”。柴总兵再次陷害祁家延西,故意拖延送粮人按期供给粮草,从而兵困荒滩多天。祁家延西克服重重困难,强渡黑水河,在成群的山羊角上挂上红灯笼趁夜出击,智取顽敌,大获全胜。但他在凯旋途中,遭柴总兵暗算,中箭身亡。

祁家孩子小小年纪就记住了自己的父仇,练武艺准备报仇。刚长到十三岁,就去打柴总兵,柴总兵的姑娘应战,打一次败一次,打一次就被柴总兵的姑娘捉住一次。但都放开了这位勇敢的少年。这是因为柴姑娘看上祁家孩子了,不忍心杀害他。后来约定再打三场,如果祁家孩子不能胜就得和柴姑娘成亲。结果三战皆败,让柴姑娘捉住了。祁家孩子答应成亲,但又提出条件说要见他父亲柴总兵一面,又说害怕她的父亲。怎么办?柴姑娘答应见她父亲一面,如果害怕,她可以将父亲绑在后花园里让他去见。祁家孩子到后花园见柴总兵被绑在那里,趁人不备杀了柴总兵。柴姑娘见祁家孩子杀了父亲,非常伤心,但觉得事已至此,人死不能复活,也是父亲该有此报应,再不追究,便加紧准备与祁家孩子成亲。可是,祁家孩子一口拒绝与仇人的闺女结为夫妻。他带上父亲的元帅印,上金銮殿,叩见皇上,禀明父亲遭柴总兵杀害的冤情,皇上即封祁家孩子为世袭祁总兵。

艺术特征

《祁家延西》以土族历史上的民族人物为原型创作,在构思故事情节时,真实与虚构相间。

例如在祁延西的兵马被困在黑河边上时,天降三千神鹿解决了粮草;在七月天无法过河的情况下,又出现了一座冰桥,帮助祁元帅的大队人马顺利过河。可是过河以后,“不禁回头瞧一瞧,哪见七月秋洪有冰桥,不是冰桥是鱼桥,两条神鱼千丈长,摇头摆尾两岸靠,搭成一座大桥兵马走过了。”

神鹿、神鱼,都属于神话的想象,类似的虚构在《祁家延西》中很多地方都有所体现,并且在其他的土族叙事诗中也能见到,比如《太平哥儿》中的“天兵天将”、“小白鸽”,《福羊之歌》中的福羊,《格萨里》中的“赤兔马”和“哮天犬”等都是具有神力的形象。

在土族叙事诗中的这一类形象都属于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夸张,这种虚构和创作反映了土族人民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愿望,有着浓厚的神话色彩。由此可见,神话传说和幻想故事对土族民间叙事诗《祁家延西》的产生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祁家延西》是一部热情讴歌人间英雄的叙事诗文本。《祁家延西》有几种不同的流传版本,故事情节在整体上差异不大,但演唱样式和语言表述却各具特点。全诗的演唱主角是耄耋之年的将军祁延西,其不顾年迈体弱,率众击退人侵之敌的事迹和壮心在文本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譬如,文本中有这样的描述:”祁家延西年岁高,祁家延西不服老。七十多来奔八十,骑不住马踩不住镫。挽不住弓来射不出箭,祁家延西要征战。”在这样的对比性描述中,主角虽近暮年,然壮心不止的形象跃然而现。可见的版本主要为:《青海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土族文学专集二》(1979 年编印)收入的《祁家颜锡》。《青海土族社会历史调查》收入的《祁家延西》(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还有天祝文史专集《天祝土族》介绍的《祁家延西》(1999年编印)。

演唱方式

在艺术表达上,《祁家延西》深具土族“花儿”的特点,像传承于甘肃天祝土族地区的《祁家延西》就以对唱形式为主。

《祁家延西》约二千余行,用汉语(青海方言)演唱,曲调豪迈奔放,铿锵有力,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动人,故事性很强,采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因纯属口头文学,所以各地之间、各人之间在细节和语言上有一定的差别。

传承状况

传承价值

《祁家延西》整诗节奏整齐,旋律有力,基调沉郁悲壮,呈现了土族农耕生活的广阔画卷,反映出土族人民的民族精神与独特的审美情趣,富有浓郁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学和艺术价值,是研究明末清初土族的社会状况及其历史沿革的重要参考资料。

传承现状

土族没有文字,《祁家延西》由代代心口相传。随着老艺人的过世,了解这部长篇叙事诗的人已越来越少,《祁家延西》濒临失传,亟待抢救和保护。

传承人物

席恒雄,2011年成为《祁家延西》省级传承人。 他先后带出了一批土族传统歌谣的继承者,他们和席恒雄一起讲述祖先的故事。如今,他的学生索得元也成了《祁家延西》的省级传承人。 他不仅得到了上一代传承人的真传,还在原有唱词和曲调的基础上,加入了一部分唱词,并调整了曲调,使它更容易被人们接受,从而使《祁家延西》的传唱度更加广泛。从2013年初开始,席恒雄每周给两个培训班上课,一个班唱土族传统“花儿”,一个班唱土族《祁家延西》。

保护措施

互助县文化馆为了更好地保护《祁家延西》,一方面整理了很多资料,将几代传承人辛苦搜集的唱词汇总成册,并保存了传承人所唱《祁家延西》的录音资料。与此同时,互助县文化馆还组织了《祁家延西》的培训班,席恒雄倾其多年的经验教授学员。2018年,以《祁家延西》作为背景,用秦腔艺术的形式来表现的大型秦腔传奇剧《土族元帅》首场演出上演。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互助土族自治县文化馆获得《祁家延西》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项目保护单位互助土族自治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8年5月19日,以《祁家延西》为故事蓝本的大型秦腔传奇剧《土族元帅》在青海省文化馆群星剧场上演;7月8日至9日,《土族元帅》亮相北京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受邀参加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

2019年6月,以《祁家延西》为故事蓝本的大型秦腔传奇剧《土族元帅》亮相第八届中国秦腔艺术节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