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祇园寺

更新时间:2024-10-01 10:02

九华山祇园寺,原名祇树庵,又名祇园禅寺,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九华山东崖西麓的迎仙桥东,建筑面积约6600平方米,是明朝至民国时期的建筑遗存。

历史沿革

九华山祇园寺始建于明代,清代多次重修和增建。清康熙年间为化城寺东寮之一。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祇园寺住持乏人,庵将倾颓,诸山长老议定迎请禅居伏虎洞二十多年的隆山和尚来山住持。隆山率弟子大根等人在祇园寺聚众说法,开坛授戒,大兴土木,重建殿宇,其规模为全山寺院之冠,将一座萧条古寺变成了“十方丛林”遂易今名。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住持僧大根重建,增设戒棚,安单接众。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住持僧宽扬募建大雄宝殿,时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首。

1956年,青阳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九华山祇园寺。

文革中,九华山祇园寺受到破坏。

1982年以后,九华山祇园寺逐步修建。

1984年,九华山祇园寺恢复丛林制度,仁德法师为方丈。

建筑格局

九华山祇园寺依山就势,鳞次栉比,布局紧凑,层次分明。九华山祇园寺是九华山宫殿式与民居式组合规模最大的寺院,由灵官殿、弥勒殿、大雄宝殿、客堂、斋堂、库院、退居寮、方丈寮、光明讲堂及藏经楼10座单体建筑组成,建筑面积约6600平方米。寺院中不时可见黛瓦、天井、马头墙,木雕这些鲜明的徽派建筑特点。祇园寺巧用地势,高低错落,回环曲折。九华山祇园寺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其他配殿的传统格式布局。首先是山门、天王殿偏离大殿的中轴线,因地形而异,作45°角转折,渐次升高;其次,配殿以大殿为中心,去规整而散置,采用民居形式,重点突出实用功能。寺前有古板长道,石板上刻有古钱和莲花浮雕。

九华山祇园寺寺院全部建筑分布在四层台基上。第一层台基高五米,坐落着灵官殿、弥勒殿、客堂、齐堂和退居寮;第二层台基高二米,筑大雄宝殿;第三层台基高六米,有方丈寮和库院;第四层台基高三米,为敞厅两层楼的光明讲堂。

主要建筑

山门

山门门楼宽五间,高三间。门头三层廊檐,覆盖金黄色琉璃瓦,飞檐高挑,檐角龙头伸头吐舌,有行云之势。梁栋雕饰彩绘,精致异常,有玄奘取经、水漫金山、渭水垂钓等神话故事。门额墙壁上,镶嵌着白底青花图案组成的“祇园禅寺”寺名瓷匾。山门坐北朝南,双层飞檐翘角门罩,龙头高挑。门内正中供奉护法“灵官”神,两厢威立骑虎的“哼”“哈”二将。

甬道

九华山祇园寺有一条浮雕莲花甬道,由一百多块长方形石条铺砌而成。每块石条均有等距相同的浮雕图案三个:左右金钱古幣滚圆,纵看似两串金钱;中间一路方形图案,像一条斗方画图。三步一朵盛开的荷花。其他画面有菡萏出水,有蜻蜓戏莲叶,有青蛙伏于莲茎下。佛寺建筑以莲花雕饰较多,体现僧人对“七宝莲池”琉璃世界的憧憬。

天王殿

天王殿为亭阁式重檐方殿。殿中央前供弥勒佛,背面供韦驮,两侧立有四大天王。天王殿和山门殿在同一水平线的台基上,天王殿的殿基人为抬升了0.5米,殿后的“入庄严境”的院墙基础自然抬升约1米。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再度升高约2米。大雄宝殿是祇园寺中心所在,坐东向西,面朝化城寺。大雄宝殿高约35米,阔约25米,进深约19米。檐间有“大雄宝殿”四个大字,下层檐下也悬挂“大雄宝殿”金字,在金黄琉璃瓦顶上的正脊、水线上都饰有堆花彩瓷的天王、罗汉像、或动、或静、或坐、或行,形态各异。狮、獬等“厌胜”物列于其间,殿脊、水线两端均饰以青花细瓷的鱼龙正吻,飞檐四角悬有八双镂空花蓝,檐下有17处雕花斗拱。大殿中央正面供奉有高约12米的三尊大佛,其背后有一组群像,高约30米,宽约7米,塑的是的山峦和大海,称为“海岛”,上有各种人物、动物塑像。后墙和南墙的佛龛都筑在岩石上。

藏经楼

九华山祇园寺东侧是藏经楼,楼内珍藏经书。

文物遗存

九华山祇园寺经书中有中《龙藏》,全称《乾隆版大藏经》,又名《清藏》,完成于清高宗乾隆三年(1738年),是清代唯一的官刻汉文大藏经,全藏共收经1669部,7168卷;祇园寺寺内有大小100余尊菩萨雕像。

文物价值

九华山祇园寺建筑群布局、空间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对当下提倡的低碳设计和自然设计理念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九华山以佛教寺庙建筑丰富而有典型地方特色见长的组群形态与审美,为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的多元化和多样性提供了参考。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九华山祇园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九华山祇园寺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九华山东崖西麓的迎仙桥东。

交通信息

自驾:自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九华山祇园寺,路程约19.3千米,用时约24分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