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6 18:38
祝圣桥(Zhusheng Bridge),原名㵲溪桥,又名老大桥,位于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横跨㵲阳河,是滇黔古驿道上的重要通道,同时又是湘黔公路的必经之道。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该桥始建,时名为“㵲溪桥”,由镇远当地土司奏请朝廷修建。后因土司家族内部的纷争,以及朝廷推行“改土归流”的政策,修桥工程半途而废。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该桥得以重修。
明崇祯元年(1628年),㵲溪桥竣工,前后历经约250年时间。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五月,因㵲水洪水,㵲溪桥塌。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9年)九月,㵲溪桥重修。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十二月,㵲溪桥重修完工。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㵲溪桥复圮。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㵲溪桥建成。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㵲溪桥更名为祝圣桥。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㵲溪桥又圮。
清雍正元年(1723年),㵲溪桥重修成功。
清光绪四年(1878年),在祝圣桥上增建魁星楼。
民国23年(1934年),魁星楼被烧毁。
抗日战争中,祝圣桥曾用作公路桥担负着繁重的运输任务。
1986年,魁星楼重新修复。
20世纪80年代,为保护祝圣桥和青龙洞,公路改道,此桥供观赏、人行之用。
祝圣桥位于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城,横跨㵲阳河,呈东西走向。
祝圣桥长135米,宽8.5米,高14米;七孔中间五孔拱跨15米,高12米,两边两孔拱跨12米。
1936年至1986年,祝圣桥作为湘黔公路桥梁,担负起现代交通运输使命。抗日战争时期,后方物资经此桥抵滇缅公路,据县志载,每天有一百多辆美军十轮大卡车满载军用物资驶过桥面。20世纪80年代,为保护祝圣桥和青龙洞,公路改道,此桥供观赏、人行之用。
因康熙祝寿,“㵲溪桥”更名“祝圣桥”。
祝圣桥为滇黔学子进京赶考必经之路,桥上建有三层穿斗式青筒瓦顶楼阁,名曰“魁星阁”,寓意学子金榜题名、一举夺魁,当地老百姓又称其为“状元楼”。
1988年1月13日,祝圣桥作为青龙洞的组成部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当派开山鼻祖张三丰云游至此,看到修桥的人因河底淤泥太厚,挖不到底的难题,导致工程停滞不前。张三丰说:“基脚挖成这样,已经行了,只是差一样东西垫在下面。”当晚,张三丰提着一篮豆腐来到桥基处,往每个基坑里都撒上一些。第二天众人来到工地,只见基坑里全是整块的大青石,就在青石上修砌了桥墩,非常牢固,于是桥就建成了。
民国23年(1934年)12月27日,在受到敌军的多路进攻和包抄的情况下,红军退到五里牌拗口,占据两侧制高点,激战至中午。国民党吴奇伟部诡计多端,分兵夹击红军阵地,并从马厂迂回抢占了白玉山、文笔峰,红军腹背受敌,红七团退守东关炮台垴、东昌坪,并迅速抢占祝圣桥。在祝圣桥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并成功阻断了敌人的追击,与红八团会合。祝圣桥上的魁星阁也在这场战役中被烧毁,在面对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下,为了阻止敌军的追击,为红军撤离镇远争取时间,红七团指战员忍着剧痛点燃了祝圣桥上的魁星阁,熊熊烈火将追敌阻止在㵲阳河南岸。
祝圣桥曾是镇远连接濞阳河两岸的唯一通道,也是滇黔古驿道上的重要通道,同时又是湘黔公路的必经之道。(多彩贵州网 评)
来到镇远古城,想要往返㵲阳河两岸,祝圣桥是最理想的通道。桥跨河水过,人在画中游,踏过古老的祝圣桥,古驿道上,似乎驼铃声依旧,那是从明清以来商旅往返的岁月之声。这声音,是贵州人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是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是对征服自然的不屈号角,一直激励着我们。(《贵州画报》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