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宝良

更新时间:2024-01-09 19:48

祝宝良,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高级经济师,商务部特聘专家。山东胶南人。先后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学习宏观经济和数量经济。1994~1995年,在日本国际东亚经济研究中心做访问研究员,师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系杰瑞德·阿达姆斯教授,进行计量经济模型的研制和比较工作。2000~2004年,任中国驻欧盟使团经济组组长、一等秘书。

简历

现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 参与或主持了多个国际合作和国家级研究项目。其中,《宏观经济多部门价格模型》1991年获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定量分析》1997年获国家发改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编著了《世界经济展望》《通货膨胀研究——分析与模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经济周期研究》等著作。 在《宏观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研究》《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200余篇。

观点

制约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

一是工业企业经营困难。2012年以来,劳动力成本和融资成本较高,环境保护压力加大,企业生产和经营成本上升。部分行业面临“去库存化”和“去产能化”双重压力,进入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阵痛期。工业企业效益出现较大幅度下滑,2012年1至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5%,增幅同比减缓25个百分点。部分企业出现亏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60%多。

二是局部地区金融风险显现。企业经营困难使企业资金链比较紧张,商业银行出于对自身资产的担心,加大了向企业和地方政府催债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社会资金链压力。企业在产能过剩背景下缺乏投资欲望,慎贷现象也较为普遍。

三是制造业缺乏新增长点。前几年,我国钢铁、有色、建材、化工、造船、光伏等产业投资增加较多,形成的产能已进入释放期。随着世界经济放缓和我国实施房地产调控,这些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虽然高新技术产业和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速有所加快,但总体上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无法替代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出版图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