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1 11:00

神(拼音:shén)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其古字形由表示祭台的“示”和表示雷电的“申”构成。神字的本义是天神,泛指人们身体上的精神和虚无缥渺的神灵,神由精神、神灵引申为异乎寻常的、不可思议的,如神速、神奇;又引申为注意力、精力,如劳神、伤神;又引申为表情,如神情、神采。

文字溯源

形声兼会意字。“神”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图1),商周时期也把“”作为神仙的“神”。“申”的古字形是天空中闪电的形象描绘。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极端低下,人们不可能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生理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只能听任大自然的摆布。于是,自然界日月星辰、山川土地乃至花草树木,都被人格化,成了有灵性的东西。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是至高无上的天神在操纵。后来“申”被借用为地支的第九位,于是加上“”分化出“神”字来表示“神仙”这一含义。金文的左边的示字,也就是一个供台、祭台,表形;右边的申字表声也表义。两相结合,表示供奉、祭奠、尊崇的是一个精神的东西,是一个神灵。发展到小篆(图6)时,讹变加大,已渐将“申”折伸的闪电形状变成“申”字里一直的中竖,两旁的分支渐变成“臼”形。隶书(图7)在小篆的基础上把申“臼”形的笔画合并,又将“示”的第二笔和第四笔合并成“㇇”。发展为汉隶和楷书的“神”字。

神为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对于人来说,精神也是主宰自身思想行动者,故“神”引申可指主宰人思想行动的精神。常舆“形”相对而言,表明它内在、起决定性作用的特点。如《荀子·天论》:“形具神生,好恶喜怒裒乐臧焉。”成语有“神魂颠倒”“心旷神怡”等。

详细释义

古籍训释

说文解字

【卷一上】【示部】食邻切(shén)

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

说文解字注

【卷一上】【示部】

“天神引出万物者也”注:天、神、引三字同在古音第十二部。

“从示,𦥔(申)声”注:食邻切。

广韵

食邻切,平真船 ‖申声真1部(shén)

神,灵也。《易·系辞》曰:“阴阳不测之谓神。”亦姓,《风俗通》云:“神农之后。”汉有骑都尉神曜。何氏《姓苑》云:“今琅邪人。”食邻切。二。

康熙字典

【午集下】【示字部】神;部外笔画:5

古文:𥛠

《唐韵》食邻切。《集韵》《韵会》乗(乘)人切,竝音晨。《说文》: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徐曰:申卽引也,天主降气,以感万物,故言引出万物。

又《皇极经世》:天之神栖乎日,人之神栖乎目。

又神明。《书·大禹谟》:乃圣乃神。《孔传》:圣无所不通,神妙无方。《易·系辞》:阴阳不测之谓神。王弼云: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孟子》:圣而不可知之谓神。

又鬼神。阳魂为神,隂魄为鬼。气之伸者为神,屈者为鬼。

又諡(谥)法。《史记》:民无能名曰神。

又姓。汉骑都尉神矅。

又升人切,音伸。张衡《东京赋》:神荼副焉。注:海中神名。神,音伸。荼,音舒。

又叶时连切,音禅。《焦仲卿诗》:念与世闲辞,千万不复全。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班固《答宾戏》:言通帝王,谋合圣神,殷说梦发于傅巖,周望兆动于渭滨。注:神,叶时连切。滨,叶卑眠切。○按:顾炎武《金石文字记》:曰神,古碑多作𥛠,下从旦。《礼·郊特牲》:所以交于旦明之义。郑康成云:旦当为神,篆字之譌(讹)。《庄子》:有旦宅而无情死,亦读为神。盖昔之传书者遗其上半,因譌为旦耳。此说甚是,非旦可作神也。

字形书写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❶“礻”窄“申”宽,顶部“礻”低,底部“申”低。❷“礻”,㇇(横撇)与竖相接于田字格横中线。❸“申”,“曰”上宽下窄,首笔短竖在竖中线;框中横在横中线;末笔从中线上端右方起笔,穿过“曰”中部下行。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韵书集成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