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山大帝

更新时间:2024-04-18 15:11

江南一带信奉的道教神仙,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日举行宗教活动。祠山大帝为苏浙皖交界一带(主要为江苏高淳、溧水、溧阳,浙江湖州,安徽广德郎溪、宣州、当涂湖阳,大陇、博望等地)信奉的道教神仙。

相关传说

说法之一

据《湖州风俗志》称,祠山大帝名叫张渤,其父张秉,武陵人。在山泽间有仙女自愿嫁他,并说“上帝以君家有功于吴,当世世血食于吴楚之地。”生子名渤,即为祠山大帝。据该书描述,祠山大帝塑全身站像,双手持开山大斧。其神庙内匾额题“禹后一人”,因此推想祠山大帝是对湖地开山治水建有功勋先贤,后人将其神化,立庙以祀。

在杭嘉湖一带,还有祠山大帝吃冻狗肉一说,指的是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前后几天会出现“祠山暴”,气温骤变,刮风下雨,或雨夹雪,甚至大雪纷飞,来势突然且凶猛。笔者小时候也常听母亲讲“贰月初八汛”和“祠山大帝吃冻狗肉”。据说,祠山大帝爱吃冻鱼冻肉,他有风、雨、雪、火四个女儿,每逢这个时候,四个女儿争着要给父亲上寿。如果火姑娘一上门,便要与三姐妹争吵,气温上升,冻肉也就吃不成了(或说人间要遭火灾),所以祠山大帝不准她上门。

而风、雨、雪三位姑娘参差或一齐来到,于是便有了“祠山暴”或所谓“贰月初八汛”。“祠山暴”的长短,以三位姑娘吃寿酒的天数而定,有三天四天的,最多不超过十二天。一般认为吃三天最好,吃十二天是“吃满了”、“吃完了”,预示当年年景不佳。这些说法,其实也是对这一自然现象的推原解说。

说法之二

汪志、周志所辑《广惠宫碑记》写道:“据稗史载祠山遗事,云帝姓张名棅,生而神奇,将引苕、霅二溪之水通至广德,身变猪龙,掀泥掉石,被家人窥见,遂不果。后成祠山之神。

夫六十里之水路未通,帝之所遗憾也。”

历史考证

以上两种说法大同而小异,特别是镇志之记载,十分明确祠山大帝是一位欲“引苕、霅之水至广德”的治水英雄。

根据其文字描述推断,大致应是和大禹治水相近的上古时代,或者是古越所在的先秦时期。我国远古传说中的“神”、“神人”、“英雄”,大抵都是“人首蛇身”或“豕身人面”、“人首马身”等。“猪龙”一说和远古民族图腾崇拜有不谋而合之处。

古吴越时,人们的肉食也是以狗肉为主。在安徽广德县境有祠山岗,在长兴泗安附近有祠山这么个地方,基本上可印证这种传说的源头。正如《湖州风俗志》的解说,祠山神的影响所在,当在古吴越,现杭嘉湖一带,特别是今吴兴区、南浔区及长兴、德清等地,镇志也有建张王庙后“香火繁盛,浔溪一镇,祀事绵绵”的记载。还有人认为祠山大帝的“祠”与“涂”古音相通,“祠山”即大禹之妻涂山氏。反正是民间传说,附会与否也不必计较。

溧阳河口祠山庙会

一、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

河口祠山庙会是流传于溧阳市社渚镇河口九村(河西、桥东、滨溪、上河口、蒋家、王家庄、下马塘、蔡家、巷埂)的民俗。

河口祠山庙会创始于明朝嘉靖年间,是一种民间祭祀“祠山”活动。众所周知,张渤(祠山)治水功臣,为了治水,家产卖尽,最后隐居在广德横山。古代,历代皇帝就对他加封纪念,祠山大帝也渐渐在人们心中成了神灵之位。

相传河口九村(河西、桥东、滨溪、上河口、蒋家、王家庄、下马塘、蔡家、巷埂)的农民种田十年有九年荒,水灾年年有,因听闻祠山治水流传江南各地,祠山神灵有求必应,于是九村大族先生步行广德,求来了族名叫“九村大老爷”的祠山,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出会。祠山庙会已有四百玖拾多年的历史。祠山庙会协会内仍保存着490多年的万岁牌一块,大木箱二只。

二、基本内容和艺术特征

河口祠山庙会出会古代为农历二月初八,因时代变故,外出打工人员较多,已改为农历正月初三。出会前,正月初三早晨二时,在神台前点燃蜡烛、香、黄裱纸,主持人口念:“出会一路平安,到各村收灾降福……”等词句,然后将活公鸡的头拧断,将鲜血洒在土地上,紧接着三晕三素、水果放在神台上祭祀,出会时,所有负责人个个点燃香,叩头念“保平安”,然后身穿袍,头戴傩面具,其它人员穿上黄马褂、裤,各人拿好器具,最后大小锣鼓齐鸣十分钟,主持人手拿令旗,将黄裱纸点燃,大声喊“起轿”,祠山坐八人大轿,五猖、判官、土地、和尚、道士等身披各色彩袍,头戴木雕傩面具随同祠山,两面帅锣开道,16面龙旗招扬,以“十面埋伏”和“雨夹雪”大小锣鼓音乐伴奏,共计168人参加出会,到各村跳起了和谐舞,列出“太平”图,表达人们对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硕果累累的愿望。

相传祠山从小就爱听锣鼓声。据考证,他在开河筑坝时也和着鼓,以鼓声掌握开工、吃饭、收工。为了纪念张渤治水的功绩,于是艺人们经过创造想象,经代代口传,河口村的老人们编写了一套完整的乐谱,大锣鼓单敲叫“十面埋伏”,大小锣鼓合敲就叫“雨夹雪”,“十面埋伏”有十套锣鼓谱,“雨夹雪”有大小锣鼓十二套锣鼓谱。第一乐章“十面埋伏”它有十个片段,锣鼓越敲越紧,代表张渤与洪水作斗争,开河筑坝,吃尽千辛万苦的斗争场面,第二乐章是“雨夹雪”有十二个片段,由大小锣鼓穿插在一起,大锣鼓代表“雨”,小锣鼓代表“雪”,它富有二层含意:第一表示张渤一年四季冒着风雪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第二“雨”就是代表人们渴望着年年风调雨顺、天下太平的愿望;“雪”是代表瑞雪纷飞、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

每到一村,有大小锣鼓、喇叭乐声指挥,首先是收灾降福,祠山坐落在中央,当今万岁牌坐落在祠山中央最前位,百姓们烧香叩头,求子求学,求平安,接着两位白、黑将军出列开场检查场内邪恶妖魔三圈,头圈稍慢,二圈稍快,三圈飞快,回到祠山身两侧,保护祠山。

而后由五猖登场,摆成东、南、西、北、中阵势,紧跟土地、和尚、道士登场,先向祠山、百姓拜四方礼,随后在阵势圈内,各以队形变化动作,此时“十面埋伏”越敲越紧,判官出场劝阻五猖各大神们之间的矛盾,最后达成一致,同心协力,共战灾害,最后在“雨夹雪”的锣鼓声中跳起了和谐舞,九个神灵兴高采烈摆出“太平”阵图。

河口祠山庙会有一个大会(总会)八个小会(各村),每年正月初三加入八个小会轮流出会到各村消灾降福,最后祠山座落那个村要杀牛宰羊,祭祖前唱戏三天,请祠山看戏。

三、传承谱系、代表性人物及作品

祠山庙会主要传承人大多集中在社渚镇河口九村(河西、桥东、滨溪、上河口、蒋家、王家庄、下马塘、蔡家、巷埂),其间因年代久远,传承谱系无法考证。主要传承人有:刘正元,学艺时间2002年;杨松付,学艺时间2004年;史良平,学艺时间2010年;赵阿富,学艺时间2010年。

四、保护情况

祠山庙会2011年进入江苏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溧阳市政府、溧阳市文化广电体育局多次组织表演展示活动,社渚镇政府十分重视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文化站深入调查,解决具体问题。

高淳桠溪祠山庙会

高淳地处古丹阳大泽之滨,地势东低西高,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高淳是一片易旱易涝的地区。千百年来,高淳人民一直和洪旱灾害作斗争,对汉代的治水英雄张渤十分敬仰,是心目中个祠山大帝。世世代代加以祭祀。《高淳县志》对桠溪祭祀山活动有详细记载。

有关史书记载,祠山大帝姓张名渤,字伯奇,西汉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农历二月初八生。父亲张秉,效法大禹,治水有功。张渤立志继承父业,开河筑坝,造福于民。死后就安葬在横山。乡亲们怀念他,在他墓旁建庙祭祀,并将横山改名祠山,奉他为“祠山大帝”。

祠山祭祀活动起源于西汉,鼎盛明代,桠溪祠山祭祀活动鼎盛于民国。民国年间,广德的祠山总会祭祀活动十分隆重,桠溪地区离广德比较近,桠溪老百姓都赶去烧香跪拜。后征得祠山祖庙同意,于上世纪20年代,在桠溪镇社寿村建起一座规模较大的祠山庙,桠溪一带百姓就地烧香祭祀,村村设祭台祭祀。全县各地及周边地区的人都来赶庙会,多达数万人。解放后庙宇用于办学,祭祀活动停止,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桠溪仍有会场。1996年首次恢复祭祀活动,有2000多人的出巡队伍。桠溪有18个祠山庙会,分东岳祠山会、南岳祠山会,祭祀时间不同,祭祀的方式,内容大同小异,各具特色。这种祭祀活动一直沿袭至今。

祠山庙会弘扬了张渤的治水精神,激励了青年人热爱家乡,改天换地的斗志。祭祠山活动包容了挑花篮、龙灯、狮子灯、抬阁、龙吟车、打叉、跳五猖、打莲湘、草台戏等民俗活动,集民间表演艺术之大成,对民俗文化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庙会期间,为周边地区的物资交流提供了机会,促进了社会和谐。

近年来,高淳县桠溪镇修缮了张渤纪念馆,为祠山庙会活动提供了场所。当地政府组织有关人员挖掘、整理了有关张渤的传说、故事,并汇编成册。同时,当地民间成立了祠山庙会领导班子,每年负责庙会活动的相关工作,使祠山庙会活动得到健康、有序的开展。

广德祠山文化

广德祠山文化是发生在广德且与天下英灵第一山—— 横山密切关联的一个历史文化现象,是与被唐、宋、明朝皇帝钦封为“广德王”、“祠山大帝”张渤的人文历史神话传说相关联的一个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是可与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马祖文化相媲美的、与佛道儒文化贯通交融的、名扬皖南、苏南、浙北、赣北等地的历史文化奇迹。人们怀念张渤一生开河治水、舍家奉献、造福人民的爱国爱民精神和无量功德,为祭祀怀念敬仰崇拜他,而逐渐形成了祠山寺祠山庙会、祠山商贸、祠山民间文艺、祠山神话传说等民间传统文化,即独具广德地方特色、具有民族人文精神、佛道神话传说故事、民间风俗文艺文化等特点的广德祠山文化。

据《说郛》中《三柳轩杂识》、《祠山神事要》、《能改斋漫录》、《留青日札》、《清嘉录》等记载或传说:广德军祠山广德王,名渤,姓张,二月八日生,本前汉吴兴郡乌程人,始于本郡长兴县顺灵乡发迹,役阴兵导通流,欲抵广德县,故东自长兴、荆溪,疏凿河流,欲达广、郎、南漪湖,开河贯通形成内河水网,以抗洪防暑,行船通商,造福人民。化身猪形,驱役阴兵,为夫人觇破猪形,变形未及,因生羞愧而耻之,不再见夫人,其工遂辍,河渎之功遂息,因年龄、财力和社会动荡等原因,张渤立志象大禹治水一样的愿望最终未能实现。后张渤遁于广德县城西北五里横山之巅,修炼得道,人称“禹后第一人”,死后被葬于横山顶,居民思之,在横山修建张公祠 即祠山庙于横山西南隅,夫人亦至县东二里而化,时人亦立为“娘娘庙”,与祠山庙遥相呼应,长相厮守。祠山庙宇鼎盛时期主要包括祠山殿、礼斗台、范公祠、三忠祠、广惠宫、寝宫、宸翰楼、灵佑殿、龙王庙、岳王庙等,边上还建有望月亭、攀梦亭、龙潭、天语亭、天梦亭、御诗碑、犀牛望月亭、岳王亭等,祠山庙很快名扬海内外,祠山爷显灵的传说一直经久不衰。由此历汉五代至宋元明清,遇水旱灾害,人们祷之无不应。相传因张渤二月八日生,先一日必多风,后一日必多雨,号为请客风、送客雨,甚为灵验,传为异事,祠山庙传为“小九华”,人们便尊称其为“祠山大帝”、“祠山爷”、“广德王”。

唐朝天宝年间,唐明皇念张渤治水有功,封其为水部员外郎,并封横山为祠山,为圣地,使得祠山、祠山庙、祠山爷、祠山殿等名扬天下,香火日盛。到明朝,朱元璋因战争与横山结下不解之缘,曾两次驻跸祠山,得梦知他“贵为天子,必得天下”,登基后,两次派遣钦差专程前来朝觐祠山,拨款对祠山庙修复扩建,赐诗二首《幸横山》、《幸祠山》,在得梦之处修建“天梦楼”,在南京鸡鸣山建广惠祠山王庙,按时遣官致祭,遂为各地效仿,江南以及苏南、皖南、浙江、赣北等地各州县乡镇纷纷效仿,建起许多祠山庙,仅广德境内有祠山庙50余处,尤以广德横山的祠山庙被推崇为“祠山祖庭”,并称“天下第一香火”,从此祠山寺庙的规模越来越大,香火越来越旺盛,从而使横山和祠山庙的繁荣达到了鼎盛时期和登峰造极的地步。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吟颂横山、祠山、祠山庙、祠山爷、祠山大帝等,留下了大量的赞美诗篇。祠山文化因张渤和祠山的一再加封和屡加赠赐、佛道诸家的推波助澜、文人雅士的不断渲染、对张渤由人而神的神化、因张渤、岳飞、范仲淹、朱元璋等人的历史人文名气等,不断形成、完善、丰富成博大精深、蕴含历史人文底蕴、具有独特广德地方特色的祠山庙会、祠山民间文艺、祠山埋藏会、祠山戏曲等内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间传统文化。

相传,为纪念广德王、治水英雄、祠山大帝、祠山爷张渤二月初八生日前后三天举办的祠山庙会,声势浩大,江淮、苏南、皖南、浙北之民数十万一下子齐聚祠山,善男信女们簇拥着祠山爷神像载歌载舞,绕广德老城游街唱戏,到东门娘娘庙与娘娘一年一度会合后,再沿途接受祭祀、跪拜、香火,信徒们纷纷唱颂、赶会,观看唱大戏、跳“五猖”、踩高跷、走马灯、舞狮子、撑旱船、玩龙灯、耍杂技、游街巷、赛场子、逗乐子等等,最过瘾的是从专为祭祀酬神修建的雕梁画栋、富丽瑰伟的戏台上,观看为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绯绿戏,即南戏杂剧,在传奇戏里领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祠山庙会集民间工艺、戏曲盛会、祭祀活动和商业买卖于一体,将各种民间传统技艺、民间戏剧、会社习谷、民风民俗、歌舞杂耍等融汇一体,民间艺人争相登台献艺,信徒们饱受神圣欢乐喜悦的洗礼,各种风味小吃、农产品、民间工艺品竞相展销交流,其场面热闹非凡,体现了劳动人民敬仰张渤爱国爱民崇高精神的敬仰心理和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与信念。千百年来,它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农田水利、商贸旅游、民间文化、佛道宗教、人文历史景观、修身养性静心等产生过重大影响,已成为江南重要的世界文化历史遗产之一。

祠山殿昭德宫始建于西汉宣帝神爵3年(公元前59年)。后来由于历代加封,对张渤的祭祀规模越来越高,越来越大,又在横山西麓建立了西庙,经过历朝不断的扩建,却逐渐成了正庙,而横山上的张王庙被改为看经院。

公元943年南唐时又册封张渤为广德王,把建立在山上的宫、观称谓祠山殿。祠山殿是祭祀祠山神张渤庙宇群的总称。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赐看经院为明教院,崇宁年间(约在1104年间)又改为明教禅院,变成了佛教寺庙,传说有智通禅师在此悟道后修成正果。

祠山、祠山庙、祠山爷、祠山殿等名扬天下,香火日盛。据《明史》和《祠山志》载,元朝末年,朱元璋率军渡过长江,转战南北,与横山结下不解之缘,曾两次驻跸祠山,祠山殿成了他指挥南征的最高司令部,其间梦知他“贵为天子,必得天下”。在广德打败了元军的精锐部队“长枪军”后,大将徐达、常遇春又攻克了宁国,生擒了元军统帅朱亮祖,捷报频传,朱元璋大喜,欣然命笔题诗称广德祠山为“天下英灵第一山”,在广德和广德祠山殿题有诗词四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